点评罗锡文三首诗作

07-05 作者:河马

诗一:芦园搏浪有感

日炙卤蒸任浪侵,人无负累着无襟。

以天度海只盈尺,裂石磨礁疑有心?

起伏千帆轻败叶,奔腾万马壮回音。

惊涛未敢恣欢谑,摄魄烟波客欲醺。

诗二:风筝(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一线成规范,天涯去复归。

身无维系者,敢效逆风飞?

诗三:普宁二中曲尺楼

千里归宁梦,常萦曲尺楼。

象形擎斗柄,寓意占鳌头。

蹑足争晨读,偷光延夜修。

状元虽可贵,辜负少年游!

河马点评:

罗锡文在普宁二中就读时,

已有佛一般的行径。历经

沧桑之后,毕竟事业有成。

于是每年又默默拿出年薪

的一半,赞助深圳不少贫

困艺术家。还与一班同道,

多年来守护一份净土般的

刊物《中华诗词·月刊》。

他以评论见长,尤其能

从作品中发现“暗物质”

或潜在意涵。他的创作,

却像电脑编程,业务逻辑

过于周全和清晰,从而导致

逻各斯压抑住情感与想象力。

从这三首诗来看,《普宁二中

曲尺楼》那首,考状元与少年游

的对冲或启蒙味浓,充满游与学的

辩证张力。《风筝》那一首,传为

千古五绝,但一线的控制意识却打

破了放飞的自由。这类作品所透出

的胸怀与功力,深得已故庄世平先

生赏识。让我难忘的,是那首写海

的诗,诗人在惠来芦园搏浪,浪奔

如纯种的白,那马群的意象,一直

在我心头回响。只有这一首,突破

了自我,也补了创作短板。总体上

看,人诗还算合一,实用与审美唇

齿相依,呈现于韵律之际,虽算倚

马而成,气势上仍如惊堂木般淡定。

2016年6月30日于永安约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