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发展应严控数量确保质量
共产党员发展应严控数量确保质量
昨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相关发布会发布2015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8875.8万名,比上年净增96.5万名,增幅为1.1%。从党员年龄结构看,35岁以下的党员为2254.4万名,占总数超25%。(来源于《京华时报》)
恰值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纪念日前夕,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一份非常权威和详尽的统计数据,截至去年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总数为8875.8万名,同比增比1.1%。单纯从增速上看,的确已经放慢了很多,这无疑是缘于对入党标准的严格把关,对党员发展的总量控制。但从绝对增量上看,同比净增96.5万名,仍是一个不可小觑的数字。
一方面,党员发展是党的建设的题中之义和核心内容。95年前,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时,只是一支人数为50多人的弱小的党,成正通过伟大的信仰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有理想的人不断加入,迅速发展壮大,成就了今天的中国共产党非凡领导力和执政水平、今天的中国的富强、今天的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不断增加的新党员恰好说明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强大吸引力,也说明了党的信仰正在越来越多的国人血液中流淌和传承,更出中国共产党的强大生命力。新陈代谢,不断吸引新党员传承党的事业传递党的薪火,是我们党得以长期执政成为长寿之党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一味的重视数量而轻视质量,势必会导致负面后果。前苏联曾是与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更是世界上第一个成立的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二战的胜利做出了最大的牺牲和贡献,赢得了战斗民族的荣誉和自信。但后来随着党员数量爆炸式增长而对入党对象的身份和政治素养不加以控制和筛选,导致党员成份复杂,鱼龙混杂,整体素质大幅下滑,滋生严重的腐败,执政能力越来越弱,以致渐失民信民心,最终酿成悲剧,作为曾经世界第一大的国家苏联瓦解成若干个国家,势力大不如前,并陷入严重的衰退。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汲取血泪教训,总结失败经验,才能为不断提升党治国理政的能力,确保党得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今天,我们党员总数已经突破8800万,这个数是否过多?要知道,这已经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总人口,如何科学有效的管理这么大一个党?如何确保这么大的一个政党廉洁自律、永葆政治本色?这对我们党来说,的确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挑战。
共产党员发展应严控数量确保质量。基于中国庞大的人口总数,8800多万党员的确占比并不算高。事实上,如果从数据分析上来看,或会得出新的结论。这份最新的统计显示,党员的构成中,大专以上学历党员达44.3%;50岁以下党员占比超过50%,年龄结构颇符合橄榄型,日趋合理;从入党时间看,大部分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职业看,涵盖工农牧渔民、企事业人员、党政机关人员、学生等各种职业。从覆盖面上看,基层党组织的覆盖率达99%。显然,中国共产党员的发展和党组织的建设日趋科学合理,为党的科学执政和事业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今后,党员的发展须进一步严控数量确保质量,一方面要持续优化成员构成结构,另一方面坚决避免让“带病者”、“关系户”、没有信仰之人入党,更多吸引信仰坚定、有理想追求、有家国情怀的各个领域各个群体各个层级的杰出代表,将党的力量延伸渗透到各个层面各个领域,使党的影响无处不在,以根本上巩固党的领导和执政根基。(文/伍文胥)(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