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中三日》系列之十五:鲁迅的方向

07-16 作者:我是小民

十五、鲁迅的方向

来到鲁迅纪念馆大门口,刚好四点。

鲁迅纪念馆位于鲁迅故居东侧,东面与鲁迅祖居相接。纪念馆外部为绍兴台门建筑形式,主入口采用绍兴传统竹丝台门,看上去既古朴典雅,又肃穆庄严。

纪念馆内的“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是一座富有绍兴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现代化展馆,造型简洁平和,朴素无华,充分体现了鲁迅精神的人文内涵。陈列厅正面墙上的“绍兴鲁迅纪念馆”为郭沫若所题。

陈列厅由序厅、南北主展厅、辅助展厅、名人文库及休闲区等几部分有机组成。

进入序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尊鲁迅先生的大型青铜塑像。躬身站在鲁迅先生的塑像前,此时我感觉就像是一位来到圣城麦加的穆斯林朝圣者,心中满是虔诚和景仰。塑像呈坐姿,坐在藤椅里的鲁迅先生双臂交叉胸前,仪态从容、神情自然、目光平视、和蔼可亲,似在等待来访者的到来,又似在向来访者微笑问候。坐像身后巨大的背景墙上镶嵌着鲁迅先生最广为人知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南展厅底层为第一部分,展出的是鲁迅在绍兴生活成长的经历。绍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熏染,三味书屋读书生活的积累沉淀,对绍兴城乡风土人情的接触了解,因家庭变故而遭受的严重心灵创伤,让观者清晰地看到鲁迅一步一步成长长大的足迹。

南展厅二层为第二部分,展出的是鲁迅在外求学和开始工作的经历。为了实现医学救国的愿望,鲁迅先生东渡日本并在自己的照片背面题诗一首“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送与好友许寿裳,以表达自己为国捐躯、矢志不移的决心。后来又“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国民)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毅然弃医学文。辛亥革命前夕,鲁迅先生回国返乡任教并积极投身于辛亥革命。

第三部分展出的主要是鲁迅先生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战斗生活和大革命高潮时期的心路历程。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先生以《新青年》等进步刊物为主阵地,通过一篇篇战斗的檄文猛烈抨击旧思想、旧文化、旧传统、旧道德,同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展开坚决的针锋相对的永不妥协的斗争。鲁迅先生仅有的两部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全部完成于这个时期。《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故乡》《药》等思想性、艺术性、战斗性都极强的经典作品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大背景下陆续闪亮登场,一举奠定了鲁迅先生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第四部分展出的是鲁迅先生一生中最最辉煌的最后十年。这个时期的鲁迅先生已经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作为革命进步文学阵营的主将和急先锋,鲁迅先生以杂文为投枪、为匕首,带领广大进步文化人士勇猛无畏地一边呐喊一边向着敌人冲锋,粉碎了反动派一次又一次文化“围剿”和文化绞杀。鲁迅先生的杂文大多数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最能体现鲁迅先生战斗精神和光辉思想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便出自这一时期的七律诗《自嘲》。

第五部分在北展厅二楼,展出的主题词是“民族魂”。一尊鲁迅先生的半身汉白玉雕像,雕像后是红色的背景墙,背景墙正中镶着“民族魂”三个金光闪闪的正楷大字。鲁迅先生逝世后,举国哀悼,送葬那天更是出现万人空巷的场面,人们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全国各大报纸、杂志纷纷在头条报道此事、发表各界人士悼念先生的文章,人们以各种方式哀悼他、纪念他、学习他、歌颂他。毛泽东更是在其光辉著作《新民主主义论》中给予鲁迅高度的评价和赞美:“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