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万买两套房”是权力在使然
北京市西北郊粮食仓库开发办公室原主任许继仁,被控在本单位与城建公司合作建房过程中,仅支付6.9万余元就买下价值共计101万余元的两套住房。此案历经判决生效后的申诉、最高法指令北京市高院再审以及发回重审,后一审认定许继仁受贿只涉及一套房屋,金额为64万余元,其刑期也由原来的13年改为11年。(7月4日 搜狐网)
花6.9万居然买下了两套房,且不说是在北京这样的高房价,就算走遍大江南北,恐怕也难以买到如此便宜的套房。一套81平米,另一套150余平米,外人无法办到乃至无法相信的事情,许继仁却轻松地做到了。当然,明眼人都能看出,并非许继仁个人能力太强,或运气太好,只因其“官员”的特殊身份,才能遇到“天上掉下的馅饼”。
尽管许继仁一直声称,买房属市场行为,你情我愿的买卖,但不难看出,他所谓的“市场”已经违背最基本的市场规律,只是替自己辩解的托辞罢了。凭借粮食仓库单位与城建公司合作建房之机,身为单位开发办主任,直接参与拆迁用房的谈判等各个环节,许多事情都得由他说了算,想花几万元或者直接向城建公司索要一两套住房,又何尝不可呢!
其中的缘由并不复杂,一面是独掌大权的许继仁企图“靠山吃山”,想从搬迁中谋点私利,而一边却是与之合作的城建公司。“舍不得孩子套不到儿狼”,让出一点小利,获取更大更多利益,城建公司又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这本身就是一起利用职务之便的“揩油”行为,只是胃口有点大,市场价130余万的住房,却仅花6.9万元,便弄到手了。权力本身不值钱,一旦依附在商业活动中,就成了无底的天价,这也是许多官商勾结的“秘密”所在。官员通过贱卖公共利益等方式,让合作商人从中谋取暴利,自己再向合作方要求“回扣”,达到双方获利之目的,最终损害的还是公共利益。
类似利益输送的行为其实很普遍,只是手法高明与低劣之别罢了。而要遏制此等乱象,关键还得加大政务公开力度,给权力戴上制度的“紧箍”,形成“不愿腐”的政治生态。(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