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缕生命体的意识流

07-29 作者:海上遥远

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发展而来的,是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是自然界演化的必然产物。恩格斯曾给生命下过一个科学定义,那就是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

遗传学家认为,生命过程就是蛋白体不断的自我更新、自我复制、自我调节的过程。蛋白体内部的遗传、变异的矛盾运动,即新陈代谢、自我繁衍,就是生命发展的基本规律。

《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叫做“天地合气,命曰人”。意思是说,人是天地之气组成的,人体的物质基础都来自天地,所以人的一切都离不开天地。既然如此,人的生养与养生,当然也不能离开天和地了。

根据化学家的分析,人体的化学成份是这样的:60%是水,18%是碳,3%是氮,1.5%是钙,1%是磷。另外,还有一些微量的矿物质:如铁、铜、锌、硼和硅等。这些东西相当于34升开水,一袋12千克的木炭,一根长1.2米的导火线中的磷,一枚6.5克重的小铁钉等等。

人类学家认为,这些化学物质的价值,充其量不过几十元,但是它们一旦形成细胞,组成器官,进而成为顶天立地的人,拥有了创造性智能思维之后,就变成了难以估量的无价之宝!就会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世界奇迹!

在生命的长河之中,作为一个生命体,人生如同一杯水,请不要急匆匆地一饮而尽,而需慢慢地细细滋润。作为一介平民,一生中尽管没有大富大贵,大红大紫,但只要本着淡泊世观、宁静安己、平和对人,就会达到心境平衡、与体态平衡的自然佳态。(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在生命的长河之中,从原始氏族,到现代家庭,演绎了人类的聚分组合,演绎了家庭的无奈与精彩。客观地讲,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家,家中的每个人,都只是一个匆匆的世间过客,都只是一个在世的临时户口。

我对儿子坦然地说过,我们彼此相差三十岁,大约应有五十年的相处时光。粗粗算来,除去三分之一的睡眠,三分之一的学习与工作,以及零零碎碎的其它时间,我们大约只剩不到十五年的相处时间。而这还只是个理论推算,不包括儿子娶妻生子,与我们分开居住的等等因素,所以真真的相处时间,其实少之又少。

我对儿子坦然地说过,生命来之不易,我们彼此都应倍加珍惜,这段千载难逢的珍贵时光;彼此都应倍加珍惜,这段来之不易的命运交叉点。在我的百年之后,一切又将回归自然,分解成为地球的尘埃微粒。根据物质的不灭定律,这些尘埃微粒依然是献爱地球生态、促进地球演化、参与地球循环的,活跃的物质分子。

圣经上说,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按中国的俗话说,就是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也许不恰当地,借用徐志摩的一句诗:“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诗中的潇洒,也许真是一个坦然面直人生回归的,理想境界了。

作为一介平民,虽然学问难及徐志摩,财富遥落李嘉诚,但只要带着这种诗意般的开朗心态,身后不费一坯土,潇洒融归碧海天,就是我最美好的理想归宿了。

作为一介平民,没有非份的奢望,只盼留存一个微型空间,一份数字遗存。尽千年的沧桑之后,我的数字生活遗存,也许就会成为珍贵的数字文物。

未来的史学家,也许将在恒温的太阳能建筑内,一边轻轻地哼赏着千百年前的古曲,即我们现在的流行歌曲,一边轻轻松松地,对千百年前普通先民的邮件、日志、博文、相册、视频,进行高速智能筛选、自动比对考证。他们将不再面对繁琐的甲骨文、竹书简、碑石文、帛锦书、线装书;他们将不再面对肮脏的棺椁、腐烂的尸骨、以及泥泞的黄土。

未来的考古学,也许会成功地分支出,一个数字生命交叉学科,并能成功地将我们的数字思维激活,升华到智能水平,象银行的复息那样,日益积累。

到那时,在父母与子女的数字遗存中,往日的音容笑貌、行为意识、生活情感、思维逻辑,将统统被智能化,被数字克隆,并被有效激活,形成一个个“智能数字体”,并组成一个个“智能数字体”的家,父母与子女由此而重获相逢。

到那时,我们“智能数字体”的家,将安置在一个公共数据库中,将有一个公共数字账号,那才是一个永永久久的长期户口呢!而数字化了的我们,将不再是一个匆匆的世间过客了,我们将拥有一个永永远远的相聚时光。或许还能通过这个智能平台,与未来的远孙们交流沟通,向他们请教未来世界的,点点滴滴。

到那时,我们“智能数字体”的家,就定居在数字博物馆里,并由政府主导管理,采用最新的纳米技术,存储的体积仅仅只是一张邮票的的百分之一,而我们“智能数字体”的意识流,就在这个细微的空间里,通过超导运算,也会象原始蛋白体那样,具有自我更新、自我复制、自我调节的功能,也会跟外界进行信息的交流,也会定期更新升级。

而“数字化”的我们,也会越来越“聪明”,我们将在这个“智能数字体”的纳米境界里,通过超导自动运算,超越生命体,得到永生。

共 2 条文章评论
  • 人类对生命的思考和追源,总会让自己不由自主地珍爱一切,生命的过程总要留下一丝痕迹方不算白来。感谢作者的美文,学习了!推荐阅读!2016-07-31 11:30
  • 回复@杨国鹏:谢谢先生的关照。老人不因对生命的句号有过忌,有恐惧,而应开朗地面对现实,这就是我的初衷。2016-08-01 2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