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水文化】2015年至今,王村镇群众文化活动“白皮书”
【卫水文化】2015年至今,王村镇群众文化活动“白皮书”
已跻身全国评估一级站、省先站的河南省新乡市牧野区王村镇综合文化站,在镇群众文体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和众多乡镇文化志愿者的大力支持下,正满怀信心创建“国先站”。下面是该镇2015至今将近两年来新一轮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情况的概述,向社会做一汇报,以便扩大文化交流、接受社会监督,同时感谢各界支持帮助和鼓励鞭策。
一、文化团体、文化基地活动方面
开展戏剧演出:
2015年春节大型演出100场;牛村、周村、西冀场、窑场、大里5个业余剧团小型兼现代60场,10~12月份演出最多,受众共达4万人次。
2016年8月9日止,大型110场;加之西王村6个业余剧团小型兼现代35场—其中周村剧团6场含现代2场,受众4万。(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2016年8月9日止,累计:大型220场;6个业余剧团大中小型95场,其中现代戏2场,受众7万人次。
大型广场文化:
2015年早晚活动1000场次,牛村、寺庄顶两社区和周村、大里、栗屯三个村及花卉城活动最为活跃。
2016年8月9日止,累计约1600场次。其中花卉城首届大型迎春系列庙会活动16场,受众达10万人。
书画摄培训班:
2015年全年开课44期,2016年1~8月7日止开课24期,累计68期。平均每期20人,受益1360人次。
文化沙龙主题月会:
自2015年5月成立王村镇卫水文化沙龙、建立《章程》并开辟网页、6月确立每月首个星期六为主题月会以来,截止2016年8月9日,理事会已成功举办各类正能量主题月会、研讨会14期次。引起社会反响,有新乡“百家论坛”之誉。
送书送影下乡:
2015年配合上级送书下乡10村次,安排送电影下乡54村次108场;此外送文化义写对联1村次。受众3万。
2016年8月9日止,送书下乡3次6村,送电影下乡30村次60场;此外送文化下乡义写对联1次。受众2万。
2016年8月9日止,累计送书下乡16村次,电影84村次168场;送文化义写对联2村次。受众5万。
王村镇合唱团:
2015年以来,每周活动两次,每年举办一次“迎七·一”大型汇报演出。
大里、周村广场舞队:
前不久参加了牧野区“庆七一”广场舞大赛,大里队荣获三等奖、周村队荣获二等奖。此前,周村队曾在全市36个代表队广场舞大赛中夺得第三名。将于近期参加“双城”创建文艺汇演和新乡市第十一届运动会暨全市首届全民健身大会。
王村镇武术班:
2016年4月成立以来,截止6月初,已举办10期培训。暑期放假。
镇民乐乐队:
2016年7月4日王村镇民乐乐队成立以来,每周活动两次,已报名参加“双城”创建文艺汇演。
栗屯老年健身队:
该队长年坚持健身活动和队伍建设,在提高技能上狠下功夫,屡屡得奖,最近荣获市区老年健身赛三块奖牌。
大里女子舞龙队:
该舞龙队,改革开放以来,在新乡久负盛名,多次应邀参赛参与社会活动屡获奖项。
大里、栗屯盘鼓队:
这两支盘鼓队,旗鼓相当,在新乡久负盛名,多次应邀参赛参与社会活动屡获奖项。
二、文化基地、体育建设方面
环宇桥花卉城:
花卉城是镇综合文化站而外的又一综合文化活动基地,这里平时不断组织一些乒乓球、拔河、羽毛球、健步走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和赛事。
牛村体育场:
牛村体育场,是全镇最早最规范乃至全区较为前卫的农村体育场地之一。设施、灯光齐全有效,2016年牛村花大力气、立足长远,已经动员相关群众配合村上完成房屋拆迁,正进行场地西扩工程。
善河村镇级灯光球场:
实际总投资31.5万元的善河村镇级高标准灯光球场,2016年经过大半年施工配套,已经基本成型、投入使用。其旁另有民建练足场。
西马坊文体活动中心:
2015年动工、2016年目前基本竣工、由市区相关单位协调资助的西马坊文体活动中心(俗称戏楼),将是全镇继周村、寺庄顶、东马坊之后第四座现存可用戏楼兼地面文体活动场所。
寺庄顶综合文化大院:
集戏台影剧场、农家书屋、老年活动中心、少儿舞蹈培训中心、集贸市场、健身健美舞场为一体的寺庄顶综合文化大院,是全镇乃至全区面积最大的农村综合文化活动场所。
其他:
目前,全镇18村1社区,均有各自的条件各异的文体活动场所和相关活动器材设施,以及文体队伍。鉴于有的器材年久失修或超越8年保险使用年限,2016年,结合目前“双城”创建,就健身器材配备,市区将统筹兼顾,实施“阳光雨露”。大里村正争取一项国家投资的老年体育(镇级)工程,但愿成行 。
中国首家乡镇文坛 卫水文化沙龙 领事
中国散文网“迟夫的文集”专页赢得者
新乡环宇桥·花卉城民间文化大使
牧野“城管”精神的倡导者
红旗区政协特聘文史委员
牧野区地名专家
牧野区法院陪审员
卫水垂钓友协之友
~~牧野大地天仙真人空名君观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