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游伪满皇宫

八月三十日上午,我和妻子乘高铁送女儿到长春上大学,我们当晚十点就到达了长春。女儿的开学报到时间是九月三日,我们提前到的目的就是为了看一看长春的名胜古迹,也让女儿熟悉一下长春的环境。经过在互联网上查询,我得知长春最有名的景点是伪满洲国皇宫博物院。伪满皇宫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光复路北侧,据说它是中国现存的三大宫廷遗址之一(另两处是北京故宫和沈阳故宫)。第二天上午,我们三个人一起乘出租车去了长春市的伪满洲国皇宫。从我们到达长春的时候,天空一直就下着小到中雨。当我们到达伪满皇宫的时候,雨越下越大,好像是瓢泼一样,幸好我们准备的有雨伞。我去售票大厅买了门票,成人票每张八十元,学生票每张三十元。尽管下着雨,大厅里买票的人也不少,大多是成年人带着一个十七八岁的孩子,估计他们和我一样也是送孩子来长春上学的。大家操着各种方言,听起来很有意思。

出了售票大厅,我们随着人群往前走。大约走了三十米,前面出现一个大门。大门的右边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伪满洲国皇宫遗址,从上面的落款来看,这块碑是长春市人民政府在一三年五月九日立的。大门两边的柱子上各挂了一个木牌,左边写有伪满皇宫博物院,右边则是长春溥仪研究所。过了大门口,雨一直下着,路的两边是一些不知名的植物,我也没有细看,看到其他游客都是沿着正门前左侧的小路往前走的,我们也跟在了后面。

大约走了一百五十米,就看到了兴运门,这里是伪皇宫内的内廷入口。兴运门对面的迎晖门。两个门的中间是一个院子,左面的门的上方挂着宫内府的牌子,宫内府就是当年的伪满洲国傀儡政权的那些“政要们”的办公所在地。进了宫内府,里面又是一个院落。两侧的屋子里陈列着伪满政权的机构建制表及一些担任“高官要职”的官吏。伪满政权存在了14年,在这14年间,大大小小的官吏有一千多名,展出的只是部分“高官”。这些人中,有中国人,也有日本人,中国人只不过是这个伪政权的傀儡,军政大权都掌握在由日本人担任的次长或是顾问的手中。看完了人物介绍,到对面展厅看宫内府的办公场所,也就是他们的会议室和办公室。有游客问导游,这些会议室和办公室里面所摆放的家具是否都是当年伪满政权时期的家具和陈设,导游告知它们并不是当时的实物。算起来伪满洲国覆灭都有七、八十年的历史了,而且,这七、八十年里发生了太多的风云变幻,原物早已经成为尘埃或是不知去向了。这些家具只不过是一些复制品,不过还是尽量保持了当年的格局和式样。

从宫内府出来是西御花园,里面有一个假山,假山上是一挂瀑布,假山旁边有一个凉亭。花园里有几个花坛,花坛中种了一些花花草草,花坛不是很大,但挺漂亮。当年的伪满皇帝在这里游玩休憩的时候,心情是不是很舒畅呢?

我们接着进入了勤民楼,勤民楼始建于一九一四年,建筑面积一千四百平方米,是一座欧式建筑风格的二层楼房。勤民楼原为吉黑榷运局办公楼,经改建维修成为溥仪的办公楼。一九三二年二月,溥仪就任伪满洲国“执政”后,认为复辟清朝、恢复祖业的时机已经到来,于是取其祖训“敬天法祖,勤政爱民”中的“勤民”二字命名此楼。一楼主要有四个候见室,是日伪官吏有资格者等候溥仪召见的场所。帝室御用挂吉冈安直办公室也设在一楼。二楼有举行登极大典的正殿勤民殿,还有东便殿、西便殿、赐宴殿和佛堂等。令人吃惊的是,勤民楼的院子中有一棵山杏树,不知是当年有意栽种的,还是无意为之。勤民楼里的西便殿,是溥仪日常办公、学习、非正式接见日伪官吏以及重要来宾的地方。伪满初期,雄心壮志的溥仪非常“勤政”,天天跑到这里来办公,但当后来他终于明白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傀儡皇帝时,就很少跑到这来了,甚至连勤民楼都很少来。墙壁上挂着的西便殿记事,记载着在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一些“大事”,从中可以了解到溥仪于一九四二年曾在这里与时任伪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会面,两个卖国求荣的民族罪人凑在一起,对日本主子表明效忠,也算是“惺惺相惜”吧。勤民殿是勤民楼里的正殿,一九三四年三月一日在这里举行了溥仪一生中的第三次登基大典,正式成为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听导游介绍说,溥仪一开始是身着光绪皇帝曾经穿过的龙袍,在当时的长春南郊杏花村祭天。日本人得知以后很生气,把他“请回”这里,让他身穿伪满洲国的大元帅服,正式举办登基大典。让你做的只是个傀儡皇帝,你还在妄想什么承继光绪皇帝坐大清朝的江山?据说勤民楼的承光门就是此意。勤民殿平时用屏风隔成两部分,后面为仪式谒见室,前面为通常谒见室,也称为东便殿。一九三二年九月十五日出卖东北主权的《日满议定书》就是在这里的这张桌子上签订的。

然后我们又走进同德殿。同德殿始建于一九三七年,一九三八年末竣工,建筑面积近六千平方米,是一座集政治活动、日常生活和娱乐为一体的二层 宫殿式建筑。溥仪为了表示与日本侵略者同心协力,取“日满一德一心”之意命名为同德殿。一楼是溥仪处理政务与娱乐的场所,主要有广间、叩拜间、候见室、便见室、中国间、钢琴间、台球间、日本间、电影厅等。二楼原本设计为溥仪和末代皇后婉容的寝宫,因溥仪疑心日本人在同德殿安装窃听设备而从未使用。叩拜间,这是同德殿的正殿了,这里是溥仪处理政务,召见日伪官吏,会见来宾,接受朝贺的地方,但一直没有正式启用。溥仪在重大的节日时,溥仪在这里接受家眷,皇族子弟以及三拜九扣之礼。日本人在叩拜间又耍了个心眼。皇帝的正殿应该坐北朝南,但这间叩拜间却是坐东朝西,日本就在中国的东面,叩拜时,大家向坐在东面的皇帝叩拜,也就相当于向日本天皇叩拜了。这说明日本人无所不用其极地要让溥仪感受到“儿皇帝”的身份。(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走出同德殿,令人无限感慨:遥想当年,当大清国覆灭、末代皇帝溥仪被迫退位以至于后来被逐出紫禁城的时候,还有不少的遗老遗少曾经为他惋惜、抱不平,但当他甘当日本帝国主义者的奴才、成为伪满洲国皇帝时,却为大多数正义人士所不齿。溥仪及其追随者利令智昏,为了一己私利,甘当中华民族的败类,沦落为日本人的忠实走狗。不知道溥仪是否想过,日本人煞费苦心占领了东北怎么会平白无故地让给他做皇帝。从他自天津到了东北,就注定他已经上了日本人的贼船,再无回头的机会。

从同德殿出来,我们走进了缉熙楼。缉熙楼始建于一九一四年,建筑面积有一千多平方米,是一座青砖铁皮房顶的欧式二层楼房。听一旁的导游说,缉熙楼原为吉黑榷运局办公楼,一九三二年四月之前经改建维修,成为溥仪及其后妃婉容、谭玉玲居住的寝宫。溥仪取《诗经·大雅·文王》中“於缉熙敬止”句为此楼命名。一楼的西侧原为溥仪的会客厅,一九三七年谭玉龄入宫后,改为谭玉龄生活区;一楼东侧为宫女、太监生活区。二楼西侧为溥仪生活区,东侧为婉容生活区。二楼有溥仪的中药库。溥仪身体不好,经常吃药,久病成医,没事儿就自己鼓捣些中药来喝,估计都是一些温补之类的代茶饮。溥仪卧室的对面是卫生间,溥仪的卫生间之所以有名是因为他在伪满时期有“马桶皇帝”之称。所有的文件奏章都是日本人写好的,虽然是呈上来让他批阅,但他没有更改或反对的权利,只能是签字画圈,久而久之,溥仪对这傀儡的把戏也厌倦了,况且他本人又有便秘的毛病,于是就坐在马桶上办公,批阅文件,签字画圈。二楼的东侧是婉容的客厅和卧室。婉容是达斡尔族,属满洲正黄旗。婉容的父亲郭布罗.荣源是位开明人士,清末任内务府大臣,一向主张男女平等,认为女孩子应该和男孩子同样接受教育。婉容从小受过很好的西洋教育,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琴棋书画无所不精。从婉容的传世照片中,可以看到婉容的温婉秀美。一九二二年十一月三十日,溥仪和婉容完婚。在一九一一年,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帝制结束,国家从君主制走向共和。由于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给予清室的优待条件是“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尊号仍存不废,中华民国以各外国君主之礼相待。”因此,逊帝溥仪的婚礼还是完全照搬皇帝大婚的礼仪,民国政府特准皇后的“凤舆”从东华门抬进紫禁城的后半部,婉容也成为名义上的皇后。溥仪在她初进宫时十分宠爱她,为她聘请过英文老师。但由于溥仪不能人道,两人婚后一直无子。一九二四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十一月五日,溥仪被驱逐出紫禁城,婉容也随之离宫。随溥仪前往天津居住后,婉容对鸦片成瘾。随着时间的推移,溥仪性格上的弱点逐渐暴露出来了,而他生理上的缺陷最终更是导致了淑妃文绣提出离婚,可是溥仪却把这场给他带来奇耻大辱的“刀妃革命”的所有过失都推到了婉容的身上。一九三一年年底,日本特务川岛芳子奉关东军命令将婉容接至满洲,居住于新京(今长春市)的执政府。在长春,婉容一切都要听从日本人的安排,她的一举一动都受到秘密监视,甚至不能走出大门一步。一九三四年三月一日,婉容被册封为满洲帝国皇后。在长春,婉容遭溥仪厌弃,吸食鸦片烟度日。后来婉容与侍卫通奸,暗结珠胎,诞下一个女婴(降生半小时后夭折),此事更加激怒了溥仪,从此将她打入冷宫。经过这一次打击之后,仅仅两年的时间,昔日如花似玉的婉容成了一个完全不能控制自己的疯子。但她偶尔也有清醒的时候,每逢这时,她就哭着骂她的父亲荣源,骂他为了自己要当国丈而断送了女儿的一生。一九四五年八月,苏联红军在“八月风暴”行动中迅速攻占满洲,婉容在十一日随宫廷人员自新京撤至通化大栗子沟,后被占领当地的共产党游击队俘虏,先后运至通化、长春、永吉、敦化、延吉,最后于一九四六年八月下旬死于吉林省延吉的监狱里。这样一位美丽又有才气的女子,因为溥仪的圈点,成为了他的妻子,走进紫禁城,走进张园,又走进了满洲的皇宫,但是最终却落得个如此悲惨的命运,不禁令人扼腕叹息。

从缉熙楼出来,我的思绪还停留在缉熙楼的一个展厅内标题叫“彰显奇迹的公民用品”的展品,那些展品展示了溥仪从末代皇帝转变成一个新中国的自食其力劳动者的实物和图片。它们有溥仪穿过的衣服、溥仪在特赦所写的日记、《我的前半生》部分手稿以及溥仪一九六五年的国庆管理证等,展品显示了新中国在战犯改造上的巨大成功,也只有新中国才能把一位毫无生活自理能力的“皇帝”改造成一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溥仪在政治上是一位失败者,但比起历史上大多数的末代帝王,他无疑又是一位幸运者。

我们最后参观的是怀远楼,它是于一九三四年建成,是一座二层青砖楼房,是溥仪祭祀祖先的地方,溥仪取《礼记》中“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句命名,恐怕这也是溥仪的一厢情愿吧。一楼为侍从武官处及宫内府帝室审查局、近侍处、掌礼处办公室。二楼是溥仪祭祀祖先的奉先殿和还有尚书府办公室和清宴堂。透过这些美轮美奂的建筑以及建筑之中一件件的实物陈设和一幅幅的图片材料,我们依稀还可见当年富丽堂皇气势磅礴的景象。这些景象只是日本侵略者对其控制下的傀儡政权的装点,任凭再华美的宫殿也掩盖不了以溥仪为首的伪满傀儡政权效忠日本、卖国求荣、奴役残害东北人民的累累罪行。行走在伪满皇宫博物院中,过去东北沦陷的历史仿佛又在眼前浮现,这片黑土地上人民所受的痛楚、他们发出的声声哀鸣仿佛又响在耳畔。日本军国主义者觊觎我东北已久,在一九三一的九月十八日,日寇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对于不到两万人的日本关东军,将近十七万人的中国军队却执行张学良的“不抵抗”命令,不战而退,把东北拱手让给了日本人。“九一八”事变之后,我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落入残暴、贪婪的日寇之手,广大东北同胞生活在日本法西斯的铁蹄之下,被蹂躏、被践踏,他们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他们当中有工人、农民、手工业者、商人。而此时,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亡国奴!我的耳畔仿佛又想起了“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哀婉的曲调......在为日本侵略者累累罪行感到愤怒的同时,我的心中又充满了深深的悲哀与沉痛。“落后就要挨打”的训诫轰然炸响在脑海之中,在伪满皇宫,你所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伪满洲国傀儡皇帝的消极与颓废,更是中华民族尊严被践踏的一段屈辱历史。

时间已过中午,我们结束了参观的行程。走在通往出口的路上,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我想: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那页历史虽然已经掀过,但我们全体中国人民应该永远铭记那一段屈辱的历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一定要奋发图强,努力去创建一个与其他国家相比都毫不逊色的综合国力,提高国防能力,才能永远在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现如今,境外一些国家亡我之心不死,他们担心我国的强大,千方百计给我们制造麻烦,费尽心机地阻止中国各项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我们一定要时刻保持警惕,并且也要教育我们的后人永远记住过去惨痛的历史。

在返回宾馆的途中,我在出租车上不禁想起了海峡对岸的宝岛台湾。在二十世纪末,在甲午海战中战败的腐朽无能的满清政府把台湾及附属的澎湖列岛割让给了日本,许多有识之士闻之以泪洗面、痛不欲生。清代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一诗中这样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一九四五年,日本战败后,台湾重回祖国的怀抱。在随后的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在中国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政权败走台湾。在以后的几十年时间里,“两蒋”政府推行“三不”政策,拒绝与祖国大陆接触。在蒋经国统治末期,台湾当局才允许部分符合条件的老兵回大陆探亲,海峡两岸才开始有了接触。后来掌权的李登辉、陈水扁之流大搞“渐进台独”、“隐性台独”,试图把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但遭到了来自包括海峡两岸的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坚决反对,但他们播下的“台独”种子在台湾青少年心中毒害不浅。在祖国大陆的有力推动下,2008年上台的马英九政府顺应历史的潮流,两岸实行了“三通”,掀开了两岸交流的新篇章,为祖国的和平统一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而现如今,在台湾执政的蔡英文政府罔顾历史、逆潮流而动,拒绝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九二共识”,妄图一步一步地把台湾从中国的版图独立出去,结果在台湾闹得天怒人怨、民怨沸腾。“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台湾回归祖国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任何开历史的倒车的人,只会被历史的车轮碾得粉碎,把自己的名字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架上。

2016-8-31

共 2 条文章评论
  • 欣赏佳作,为友点赞,推荐阅读,问候文友,遥祝中秋快乐! 2016-09-14 20:55
  • 欣赏佳作,为友点赞,推荐阅读,问候文友,遥祝中秋快乐! 2016-09-14 2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