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柔情陌上花赖建青
铁 骨 柔 情 陌 上 花
赖 建 青
金戈铁马,霸业纷争。
在分疆裂土称雄割据的乱世时期,烽烟四起英雄辈出,胜者王侯败者寇。
一个凭着“匹夫之勇”在群雄并起中夺得一席之地的枭雄,在神州大地的东南角建立起了自己的王国,励精图治偏安一隅,孕育了灿烂的吴越文化,成为历史长河中滔滔激流中一朵飞溅不逝的浪花。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一句后来被清代学者王士祯誉为“艳称千古”的诗语意味深长,把我们的思绪带回到一千多年前遥远的岁月,带回那个群雄逐鹿争霸疆土动荡的年代……让我们联想到春暖花开的阡陌大地,令人产生出无穷的遐思……
千百年来,人们都认为柔情缠绵、怜香惜玉似乎全是文人雅士才会有丰富的情感,武士军人都是冷酷蛮横不懂情愫的铁石心肠。可令人惊诧的是那句“艳称千古”的诗语却出自于一介武夫一代枭雄之手,正因为如此,并非是特别有文采特别有韵味的“艳称千古”诗语才会“艳称千古”……
浴血疆场、万箭射潮神……他自幼与诗书无缘,偏好习武,贩过私盐当过义兵,凭着不怕死的一身楞劲,参军鏖战出生入死,从一个普通士卒爬上吴越王位。
难能可贵的是贵为王侯时的钱镠依然钟情于结发妻子,为了王妃往返娘家的安全,他不惜耗费巨资凿山开路立护栏,陡峭弯曲的“栏杆岭”见证着钱王对妻子的一往情深,千百年来为人们传为佳话,而那句“艳称千古”的诗语也体现着钱王另一番缱绻情愫。
一个喋血疆场的铁骨硬汉用诗语和行动展示出了人性的另一面,展示出了铁骨硬汉的款款柔情……
吴人被他们国君真挚的爱情深深地打动,用信中语编成歌曲,四处传唱,其韵凄恻,含思宛转,听者恻然。
北宋熙宁年间,苏东坡任杭州通判,听到里人之歌后,颇有感触,即兴写下了三首《陌上花》诗,其引曰:游九仙山,闻里中儿歌《陌上花》。父老云,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王以书遗妃曰:‘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吴人用其语为歌,含思宛转,听之凄然,而其词鄙野,为之云。
三首诗云:
(一)
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似昔人非。
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
(二)
陌上山花无数开,路人争看翠辇来。
若为留得堂堂在,且更从教缓缓归。
(三)
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
已作迟迟君去鲁,犹教缓缓妾还家。
苏东坡在诗里表达了对吴越兴亡的凭吊,后来,他的学生晁补之又和了三首《陌上花》:
其一
荆王梦罢已春归,陌上花随暮雨飞。
却唤江船人不识,杜秋红泪满罗衣。
其二
归安城廓半楼台,曾是香尘扑面来。
不见当时翠辇女,今朝陌上又花开。
其三
云母蛮笺作信来,佳人陌上看花回。
妾行不似东风急,为报花须缓缓开。
清代学者王士祯在《香祖笔记》中写道:“武肃王(吴越王)不知书,而寄夫人诗云‘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不过数言,而资致无限!”
人的情感是极其丰富的,每个人都会有双重甚至于多重的情愫。
被毛泽东誉为“没有丝毫奴颜媚骨”和“中国文化革命主将”的鲁迅十分疼爱自己的儿子,这位以笔作“投枪匕首”“ 骨头最硬”的斗士的怜子情愫被一些人很不理解,认为作为“斗士”只能是冷面铁心“马革裹尸”,根本就不应该儿女情长。为此鲁迅先生特意赋诗一首: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试观兴风狂啸者,回眸时观小菸菟。
他在诗中以“百兽之王”老虎呵护幼虎为例,说明即使是最凶猛的野兽也有其柔情的一面,这是所有具有情感的动物之共性,如果一昧地冷酷无情只知杀戮,那就丧失了起码的人性。
古语云: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唐代诗人白居易也在《庭槐》诗中云:“人生有情感,遇物牵所思。”
铁骨柔情是人类情感中的一枝奇葩……
有了情感,世界才更加丰富;有了情感,人类才多了一份温馨;有了情感,社会才更加璀璨多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