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荪愚:反面典型是一剂不可或缺的“防腐药”
近日,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纪检组召开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警示教育会,指出住建部党风廉洁建设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住建部下属单位违反廉洁纪律、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典型问题进行通报。(10月24日中纪委网站)
自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出台,配合“零容忍”反腐态势,查处了许多“苍蝇”“老虎”,形成了强有力震慑,使“不敢腐”的氛围初步形成。但不可否认,“四风”形为、腐败问题远未到彻底根治之时,依然有一些顽固分子在伺机违纪违法,与监管“躲猫猫”,企图蒙混过关。结果,还是在追责“无禁区”的严密监督下,落马受审。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违纪典型也是一剂不可或缺的“防腐药”。从中纪委到地方纪检部门,不间断通报违纪典型,其用心不难理解:一是表达党中央的反腐决心,不铲除党内违纪违法行为不罢休的执着;二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善意警告,腐败没有“后悔药”,也不会有好下场,清正廉洁才是正确的为官路。
一直以来,党内的廉政教育从未停步,但大部分流于形式,在会场上提要求,在文件上做文章,在制度上用苦功,可偏偏忽略了“落实”二字,也成了一种机械式的说教,效果虽有但并不明显,因而才会出现如此多的贪腐行为,尤其是广大基层早已沦为“重灾区”。通过一例例的违纪典型,让广大党员干部在案例中体会腐败的危害,给社会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及个人付出的沉痛代价,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倒逼效应,让党员干部不得不扎牢拒腐的思想防线,不重蹈腐官覆辙。
当前,纪检监察机关的重心已经转移,预防腐败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执纪监督“四种形态”在唱主调,要让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成为大多数而非司法处置,就必须加强腐败的预防工作,在抓早抓小治“未病”方面下功夫,让批评与自我批评、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常态。这些工作的开展,既离不开正面的党性教育及理想信念培养,更离不开反面典型的警示与倒逼。
在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背景下,越往后执纪越严,反而典型理应成为一种常态化教育,成为党员干部不能缺少的“预防药”。(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