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哉潼湖琥珀村

11-01 作者:文教--徐军

徐 军

我曾在散文《邂逅美丽》里写到:很多时候,我们谁也没有想到过刻意去和那份美丽相遇,可还是在不经意间,邂逅了。……清明节前,应黄良才和叶选平俩学生之邀,我随市文联送书下乡慰问团到潼湖镇琥珀村采风,眼前的美丽邂逅让我异常惊诧:潼湖湿地,琥珀村,……美哉!壮哉!这里隐藏着一大片极具文化与商业并举开发价值的原生态处女地!

潼湖镇琥珀村位于潼湖湿地的北面,看琥珀村的村名就知道村里隐藏了很多宝贝。潼湖镇黄冬前委员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潼湖湿地的概况:面积128平方公里的潼湖湿地,在前农垦部队、潼湖镇政府和当地居民的保护下,原生态资源保存完好,没有被现代工业所污染,还有那延绵数公里的香蕉、芭蕉园,是未来生态旅游开发的极佳选择。目前潼湖镇政府已制定出潼湖湿地的全方位开发战略,而琥珀村是开发重点村之一,湿地生态旅游、招商引资、股份制合作势在必行,如今已建好的环潼湖湿地的旅游公路已达33公里,三条高速公路纵贯潼湖湿地各角落,一条从潼湖到惠州市下角的六车道旅游公路即将连通。其它环潼湖湿地的路段正在加紧建设中。

我们来到了潼湖湿地和花果山下的环湿地公路边,眼前闪现出一片宏大的盛景,听潼湖镇黄冬前委员介绍,潼湖湿地背靠着的花果山上依然住着两个自然村,村落保留着原始的状况,登上花果山的山顶上,可以一览潼湖湿地全貌,目前花果山的旅游开发规划已经在进行,相关合作项目正在洽谈中。

远望横宽好几公里的潼湖湿地湖面上波光粼粼,潼湖湿地里每隔不远就有一片类似于海边红树林那样的景观,据介绍是水性榕树,有的榕树下会有一间简易小屋,那是渔民在潼湖湿地打鱼时的休息间,湿地湖面上有几艘撒网扑鱼的小船和渔民在辛勤劳作。

琥珀村,和这名字一样安静,在古老的村中漫步,最爱听的是两间书室的故事:南嵩书室和逑轩书室,两间书屋都建于清朝。当时仅有几百人的小村何以书香四溢?一村拥有俩书屋?清朝时,惠州地区很多千人以上的村落连一间书室都没有,像琥珀村这样仅几百人的村落拥有两间书室的情况,在整个珠三角地区都极罕见。南嵩书室和逑轩书室均具有清代的建筑风格,装饰古朴,布局独特,对研究清代书室建筑形式以及教育制度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新中国成立后,南嵩书室更名为“琥珀小学”,成为琥珀村的公办学堂。“文革”开始后,这里成了琥珀村的粮仓以及村委会的会场,现在一楼左侧课室的房梁版画上还隐约能看出三国时期诸葛亮唱空城计的盛大画面,二楼的墙壁上还保留着鲜红的毛泽东头像以及标语、语录。

如今的南嵩书室依然是琥珀村的重要集会场所,现在琥珀村每家每户若有红白喜事,都会在南嵩书室摆酒,每到过年和清明节时,村里同姓不同房的兄弟们都会来这里举行祭祀仪式,然后聚餐,一摆就是几十桌甚至上百桌。

南嵩书室的屋后有一条三米多宽的溪沟,沟里流淌的溪水来自村背后的狮子山,逑轩书室就位于溪沟的另一侧。逑轩书室的面积约为250平方米,比南嵩书室稍小,建造成本也略低,建筑平面呈不对称的曲尺形,同样是左高右低。书室门口的门楣上是一块灰塑横匾,上面楷书写着“逑轩书室”四字。屋内分上下两层,中央以天井隔开。逑轩书室内二楼墙壁边缘残留着当年的壁画,画迹斑驳却色彩分明。屋内的砖雕花窗和檐角的灰雕、木刻古朴而精美,天井的隔墙上,墨绿色的青瓷屏风的色泽依旧鲜亮,在阳光的映射下散发出贝壳般温润的七彩光芒。屏风上方的石墙上雕刻着楷体的“书香“二字。

“文革”时,逑轩书室被安排作为下放知青们的宿舍,人数最多时曾经住过三十多名知青,这些知青大多来自广州,少数来自惠州,书室内的墙上现在还留存着好几处知青们当年的字迹,比如“68.12.17,广州好”、“Made in Guangzhou”。当年十几、二十岁的知青,初到农村时非常不适应,时常想家,这个“68.12.17”估计是哪个知青来到琥珀村的纪念日。

琥珀村党支部书记张惠国带我们参观了村里的两颗巨型大树:老樟树和老芒果树。张支书告诉我们,这棵老樟树的树龄至少在八百年以上,自从琥珀村的前辈们八百多年前从中原迁到这里时,这棵老樟树就已经存在了,如今的老樟树上生长着针叶型和阔叶型两种叶片状,景色颇为奇特,只是树心快被蚜虫掏空了,老态龙钟的老樟树已经进入了迟暮年代。

相遇是段缘,邂逅是首歌。所有的美丽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赏心悦目,更是自己对自己心情的一种宽慰。……走到大芒果树下,这颗芒果树之大让大伙眼睛放光,所有来参观的人从来都没见过这么大的芒果树,我们俩个成年人牵手三米多长合抱大树,才能抱住芒果树的一半。据张支书讲,这棵芒果树至少有六百多年的树龄,现在芒果树每年依然还在开花、结果。记得1968年的《新闻简报》纪录片里播放的西哈努克亲王送给毛泽东主席的那个柬埔寨大芒果,想必种那个大芒果的那颗柬埔寨芒果树,也没有琥珀村这棵芒果树这么大吧。

离开老樟树和大芒果树,来到琥珀村张氏宗祠和老年活动室前的广场,这里是村民们平时集中开大会的地方,广场边的榕树下有几位老人在乘凉叙话,另有几位老人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老年活动室里还有一些老人在摇着扇子喝着茶下棋、打牌,甚是休闲。广场正前方有个大鱼塘,大鱼塘的水域面积,相当于惠州市丰诸园水域的面积。张支书介绍说:这个大鱼塘的水源主要是狮子山流下来的溪水,狮子山是琥珀村的靠山,村里的许多居民饮用的都是狮子山上流下来的溪水,水质纯净而甘甜,没有任何的污染。未来几年,村委会干部们决心把这个大鱼塘建设成为潼湖湿地的丰诸园,塘边规划楼亭和护栏,塘里栽满莲藕荷花,生态自然养鱼,让村里的老人和妇女儿童们惬意休闲,让旅游观光的朋友们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沿着大鱼塘边漫步,我们走到了琥珀村惠君饭店的湿地前,眼前的美景让大家激动起来:“哇!美哉琥珀村也!”只见上百只白鹭、鹧鸪等水鸟们旁若无人的绕着我们在优雅的翻飞,水鸟们的嘴里不时地发出“佳!佳!佳!”的欢叫声,好似在热烈欢迎我们这些前来拜访他们的朋友们。有些水鸟时不时地会滑漂在湿地水面上叼上一口小虫或者小鱼,飞累了的水鸟会在湿地里面的树林里小憩,湿地树林里的植被品种繁多,千姿百态,风情万种,大家情不自禁的拍照、合影、深吸、呼唤,愉悦的摆出各种不同的美妙姿势,期望能为自己的潼湖琥珀村之行留下美好的景致纪念。

天渐渐地暗下来,大家仍然余兴未了,随即在琥珀村惠君饭店品尝潼湖湿地的美味佳肴,张惠国支书的夫人亲自下厨,为我们做了一桌色香味俱全的潼湖琥珀村的原生态美食,有清蒸潼湖鲫鱼,琥珀碌鹅,客家酿豆腐,潼湖鲜生汤等。当清蒸潼湖鲫鱼端上来时,大伙惊呆了:一般的鲫鱼都是十五至二十厘米长,而这个鲫鱼至少超过三十厘米长,张支书说这是潼湖湿地的鲫鱼,在没有外界干扰和水质污染的前提下,就长得特别高大健硕。

当琥珀碌鹅端上桌时,大家伙都颇感兴趣:“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天下第一鹅吗?……”“是的!”黄良才接过话题:“当年仲恺高新区举行自行车暨碌鹅美食节大赛,潼湖镇琥珀村惠君饭店的掌勺大师傅个人报名参赛,拿了第一名,张惠国支书也代表我们琥珀村参赛,拿了第二名。”说这话时,张支书和琥珀村的村官们都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这桌菜搞得实在是太美妙、太丰盛、太多了!”送书下乡慰问团的成员们有些盛情难却,叶选平模仿着作家鲁迅笔下的书生孔乙己那样调侃敬酒:“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看到此景,盯着桌上的美味佳肴,大家伙禁不住开怀畅乐,互诉衷肠。……

美丽的东西大家都喜欢,因为有太多的美丽,世界才会变得如此可爱和精彩。乡野原始的芬芳,和风拂面的舒爽,都体现在夜色已降临的美丽的琥珀村,潼湖湿地里的飞鸟们开始休息,田园乡野的虫蛙们开始活跃起来,交叉的欢歌着,仿佛在欢送和祈祷着我们安全的返回家园。

走了,美丽的潼湖湿地,到处是鸟语花香、芳菲四溢,我记住了你的美丽,下次我会再来,看望那时更加美丽的你!……美哉,我留恋的琥珀村;快哉,这里善良的人们,改日再来看你,再次品尝美味佳肴!……

作者简介:徐军,大学教师,中国铁道出版社《现代推销实务》主编,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鲜早世界栏目首届最受听众和读者欢迎的十五位作家之一,在全国数十家报刊杂志和国家级网站上发表了数百篇作品,其中数十篇作品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等各项征文大赛中获奖。

共 1 条文章评论
  • 走了,美丽的潼湖湿地,到处是鸟语花香、芳菲四溢,我记住了你的美丽,下次我会再来,看望那时更加美丽的你!2016-11-03 0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