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论文学的边缘化
文字:摆渡居士
摆渡不止一次看到或听到朋友有这样的观点:“诗歌正在被边缘化。”其实,岂止是诗歌在被边缘化,其它类型文学作品同样正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文学作品的边缘化,这个话题有点儿大,要说得头头是道有理有据生动形象是摆渡所不能及的,如同黎明前的星辰正在失去其隐隐的星光,谁也留不住。
看了一篇诗歌边缘化的文章,一向神神道道唠唠叨叨的摆渡禁不住又想唠叨几句。说说玩而已,权当消磨课余闲暇时间(摆渡今天白天上四节语文课,其中有三节是同一个班级,晚上又是这个班的晚自习。不知是上得越多越兴奋还是其它什么原因,看到这个话题后,居然一直没有睡意,有唠叨的冲动。)
好久好久以前,摆渡以看书为乐,说得冠冕堂皇美妙些,是爱好文学,是积极上进。其实,说得不好听些,是闲得无聊,是到虚构的小说情节中寻找寄托。当然,偶尔也读读诗歌或者散文之类非虚构文字。
文学,有明显的阶级性,常常被统治阶级服务。文学,在许多所谓的文人看来,更有神秘的高雅性,是不是真如他们所言?也许只有他们才知道。而摆渡倒觉得,文学最大的特点不是阶级性,也不是高雅性,而是其欣赏性、娱乐性与安慰性。试想茫茫人海里的芸芸众生,有孤寂的灵魂是在所难免的,而这些可怜无依孤寂落寞的灵魂,如果没有文学的慰藉安抚甚至麻木,那该是多么痛苦的事,简直会感觉苦海无边。所以,文学可以拯救或慰藉许多孤寂、消极的灵魂,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离不开文学。
在物质条件匮乏的年代,许多已经解决温饱或基本解决温饱的物质条件不很差的人们,常常通过文学寻求精神寄托或替自己锦上添花(有时候,也可能会雪中送炭,有点儿什么稿费之类的),从而助长了文学的繁荣。(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与发展,人们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人们精神家园的精神消费品不再匮乏,人们娱乐的方式也变得丰富多彩,加之人们欲望的不断膨胀和人生观世界观的逐步改变,以前人们赖以为寄托、消遣、欣赏或以之为荣耀的文学,逐渐被人们冷谈甚至是遗忘,也就成了必然。
文学作品中唯一尚能让一些人痴迷的差不多只剩下小说了,而且也大多是能够满足当下人好色或猎奇欲望的低俗甚至庸俗的小说。纯文学陷入了被人遗忘的尴尬境地,本来应该有浓郁文艺气息的影视作品和舞台作品也同样常常落入一味迎合大众“口味”甚至低级趣味的商业模式,在枕头、丫头、奶头、拳头、魔头、鬼头、枪头、弹头等等里头上蹿下跳,低笑点引人发笑罢了。
文学边缘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虽然所谓的文学圈小说圈诗人圈内的许多文学爱好者还在辛勤耕耘苦苦挣扎甚至不惜靠相互鼓吹彼此增加人气,仍然改不了边缘化的命运。
流星划过,会留下瞬间的美丽。集体陨落的流星雨,更是被文学赋予了特别温馨诗意的象征义。正在边缘化的文学作品,同样在浩渺的宇宙中散发着独特的艺术之光,尽管这光可能很微弱,但是很温馨。
不必为文学的边缘化过于忧心忡忡甚至杞人忧天。如同天下的久分必合久合必分一样,岁月长河中人们精神生活的方式也同样在不断变化,尽管万变不离其宗,但有时候也难免变得太离谱。变也罢,不变也罢,都有其必然与偶然,都会散发出精神之光,何况真正的文学曾经甚至至今都还不乏其内在的高雅。
无论社会怎样发展,无论人们的物质满足达到怎样的一种顶峰,人们总有各自的精神需求,文学作为人们精神需求中的一种特殊需求,永远不会消失,因为茫茫人海芸芸众生,总有人在人群或在纵情物欲肉欲之后更觉得孤独和寂寞,这时候,难免有人会走进文学的精神家园。
只要文学欣赏的需求存在,文学创作的源泉就永远不会枯竭,只要高等动物的人在动物界不会完全被边缘化,文学即使被边缘化,也不会消失,甚至在某个历史时期又会出现新的文艺复兴与繁荣,如同春天里怒放的灼灼桃花,总会让许多人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