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隐藏在灵魂的最深处——读《七日之粮》笔记之一

02-27 作者:行动者

人性隐藏在灵魂的最深处

——读《七日之粮》笔记之一

近日读木心先生的《温莎墓园日记》,其中有一篇《七日之粮》写的非常凄美。还没有看完,浑身已经充满了凉意,尽管这时已经了孟夏季节。急急忙忙做些功课,翻到了两篇讲到这个故事的古文。

比较早的一篇是《史记.楚世家》:“二十年,围宋,以杀楚使也。围宋五月,城中食尽,易子而食,析骨而炊。宋华元出告以情。庄王曰:“君子哉!”遂罢兵去。”这里没有司马子反什么事,说,庄公二十年,楚国攻打宋国,城内粮食吃尽,人们互换亲子骨肉而食,劈开人骨当些烧。 宋国的华元出城向楚军讲明实情。庄王说:“这是君子啊!”于是撤军离去。

第二篇《公羊传·宣公十五年》讲得就比较详细了:

楚庄公派司马子反窥探宋国都城的情况。宋国主帅华元出来会见子反。子反说:“你们的情况怎么样?”华元说:“疲惫不堪啊!”子反说:“到什么程度?”华元说:“交换孩子杀了吃,拆下尸骨烧火做饭。”子反说:“你怎么对我吐露真情?”华元说:“我听说:君子看见别人困难就怜悯他们,小人看见别人危难就幸灾乐祸。我看你是位君子,所以讲了实话。”子反也很实在,“我军也只有七天粮食了,粮食用尽就撤退了。”说罢两人拱手告别。(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司马子反回去见楚庄王。庄王问:“敌情怎么样?”子反说:“疲惫不堪啊!交换孩子杀了吃,拆下尸骨烧火做饭。”庄王说:“好!马上攻打宋城。”司马子反说:“不行,我已告诉对方,我们也只有七天的口粮了。”庄王大怒:“我叫你去侦察敌情,你怎么向敌人泄露军事秘密?”司马子反说:“小小一个宋国,尚且有不肯骗人的大臣,难道楚国的大臣就应该骗人吗?”庄王说:“虽然军粮不足,我还是要攻下宋城。”司马子反说:“既然如此,就请君王攻打好了,我请求回去了。”庄王说:“你回去了,我依靠谁打仗呢?”于是带领军队退回楚国。

木心先生采纳了第二个版本的说法,因为它具有浪漫的色彩,有一个完整的喜剧情节:宋楚两国兵戎相见,双方已经杀得精疲力竭,但两国的大将还能坦诚相见,守城一方刚坦白完自己人困马乏,攻城方立即告诉对方,我们这里也顶不住了。还有一个软弱的楚庄王,只凭大臣的一句话就带领着大军回家了,一场战争莫名其妙地结束了。为什么要打仗?难道就为了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易子而食、劳民伤财?

木心先生关心的可不是这个,他用细腻隽永的笔调写了战争的残酷、人性的悲悯,写了潜在人类心灵深处的诚实、善良、信用、博爱的美德,即使在最恶劣的环境下也可以展现出来。木心先生是学贯中西的大家,在他笔下《七日之粮》的故事充满了人文主义的精神,子反和华元两员杀人如麻的大将,站在满目疮痍的战场上,面对着堆积如山的死尸、面对形如槁木的士兵,他们反思了,难道眼前的一切就是我们要的结果?古代战争的目的无非是两个,一个是攫取对方的财物,一个是迫使对方的屈服。显然这两样东西,战胜方都得不到。那么,这场仗还怎么打下去?面对自己不想要的结果,最应该做的事情是审视自己的内心,在人的本性中寻找答案。

木心先生给这个故事添了一个凄凉伴随着悲壮、庄严夹杂着诙谐的结尾:

护粮官上前敬了个礼:

“大人的尊意是……”

“说过了,留一半下来。”

“那,我们自己只有七日之粮,路上可能要走八天……”

这时宋城的门徐徐开了一条缝,挤出十来个高矮不等的人来,远望越加显得骨瘦如柴,为首的白髯,无疑是华元。

司马子反向他们走去,却见他们停步,横排成一行。

他也立定。

古礼送者长跪注目,行者作揖挥手。

应得有一点声音,

一点声音也没有。

月亮。

我们仿佛看见,月光下,曾经厮杀得眼睛冒血的两队士兵,一队横排长跪不起,低头无语。一队竖排偃旗息鼓默然离去……,他们身后都是无尽的悲伤、无言的痛苦、无穷的贫困、无奈的人生……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大师就是大师,笔触入木三分。

共 2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