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都去哪儿了”
“姑娘都去哪儿了”
——临城县西竖镇农村待婚青年状况调查
一、事情起因:“一幅毕业照的故事 ”
学校放暑假,妻子拿回了一张毕业照,临城县第二小学六年级一班的毕业合影。相片上有56名可爱的同学,其中男同学31名,女同学25名。可能是职业原因吧,习惯性地算了一下性别比:124。
怎么这么高?按联合国标准,年度出生性别比正常值域应为102~107呀!问,“你班照相时还有学生没参加吗?”答,“还差一个男生,住院了。”天啊!加上这个男生,性别比就是128了,太高了吧。其他班级、其他学校呢?我们辖区的农村情况呢?
这应该是一个问题了,绝对是一个问题了,调查调查吧!(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二、深入调查:“我被现实撞了一下腰”
从今年8月份,我安排西竖镇80多名计生专干一边开展生殖健康服务工作,一边查看历史资料、深入村户实际调研男女比例情况。通过调查,形成了几个数字。一是西竖镇从1995年到现在20年来出生小孩性别比情况;二是在西竖镇上学的学生性别比情况。西竖镇辖区内有2个校区:管等校区和西竖校区,其中管等校区只有小学。表格如下:
表一:管等校区1—6年级性别比调查情况表
调查时间:2015年8月
班别 学生数 男 女 性别比
屯院村1年级 14 6 8 75
屯院村2年级 18 12 6 200
管等中心校1年级 52 32 20 160
管等中心校2年级 36 19 17 112
管等中心校3-1 47 27 20 135
管等中心校3-2 47 24 23 104
管等中心校4-1 48 23 25 92
管等中心校4-2 50 27 23 117
管等中心校5-1 45 23 22 105
管等中心校5-2 45 23 22 105
管等中心校6-1 36 18 18 100
管等中心校6-2 37 17 20 85
合计 475 251 224 112
表二:西竖校区1—9年级性别比调查情况表
调查时间:2015年8月
班别 学生数 男 女 性别比
西竖村1年级 11 6 5 120
2年级 7 3 4 75
东竖村1年级 30 13 17 76
2年级 28 11 17 65
东柏畅村1年级 27 14 13 108
2年级 23 11 12 92
南三岐村1年级 13 5 8 63
2年级 12 8 4 200
北中皋村1年级 15 6 9 67
2年级 9 7 2 350
彭家泉村1年级 24 6 18 33
2年级 30 12 18 67
西竖中心校3-1 64 34 30 113
西竖中心校3-2 63 35 28 125
西竖中心校4-1 50 26 24 108
西竖中心校4-2 50 25 25 100
西竖中心校5-1 46 22 24 92
西竖中心校5-2 50 33 17 194
西竖中心校6-1 50 26 24 108
西竖中心校6-2 51 29 22 132
西竖中心校7-1 44 21 23 91
西竖中心校7-2 42 21 21 100
西竖中心校7-3 45 23 22 105
西竖中心校7-4 44 24 20 120
西竖中心校8-1 45 21 24 88
西竖中心校8-2 42 17 25 68
西竖中心校8-3 42 24 18 133
合计 957 483 474 102
表三:西竖镇1995——2014年出生小孩性别比调查情况表
年份 出生人数 男生数 女生数 性别比 备注
1995 107 56 51 110 这五年性别比为119
1996 93 48 45 107
1997 118 66 52 127
1998 153 84 69 122
1999 162 88 74 119
2000 198 119 79 151 这五年性别比为120
2001 227 126 101 125
2002 251 128 123 104
2003 192 104 88 118
2004 238 127 111 114
2005 298 150 148 101 这五年性别比为97
2006 309 165 144 115
2007 312 145 167 87
2008 331 171 160 107
2009 353 157 196 80
2010 321 165 156 106 这五年性别比为116
2011 382 216 166 130
2012 456 222 234 95
2013 361 191 170 112
2014 388 208 180 116
总计 5143 2680 2463 109 这20年西竖镇性别比为109
我们调研完后集中开会。我说:“从报表上看,性别比的确是显偏高的,但还算在心理接受的范围内,没有网上说得那么悬乎儿。”
一个计生专干说,“从报表上看是这么回事,我们也一直是放开二孩乡镇,但实际上没有这么简单,群众现在都反映村里男光棍特多,对象特难找”。
“怎么回事?网上也说2020年有什么“光棍危机”,那咱们再调查调查咱们镇农村的未婚男女青年吧。调查区间范围初步定为25岁到35岁。这类人群咱们也不能叫未婚青年,更不能把男青年叫“光棍”,我认为应该叫待婚青年。”
通过调查,我们又得到了一个数字,如下表。
西竖镇25-35周岁待婚青年调查表
村 名 人口数 待婚男青年 待婚女青年 性别比 合 计
东柏畅 1983 45 30 150 75
西柏畅 844 25 15 167 40
北三岐 1236 40 15 267 55
中辉山 260 8 2 400 10
西竖 1028 46 32 144 78
东竖 1302 59 61 97 120
屯院 1128 70 45 156 115
南辉山 338 10 2 500 12
北辉山 100 9 1 900 10
东菅等 1503 57 28 203 85
水峪 762 23 19 121 42
北中皋 547 17 17 100 34
南中皋 612 20 13 153 33
南三岐 1158 28 28 100 56
西菅等 713 22 18 122 40
后台 525 15 11 136 26
下峪 155 4 7 57 11
彭家泉 511 16 8 200 24
乱木 409 10 6 166 16
山南头 959 15 10 150 25
瓮城 411 20 6 333 26
上中皋 355 5 6 83 11
程阳 1221 48 27 177 75
北沟 338 21 11 191 33
前台 513 20 8 250 28
合计 19063 653 426 153 1080
调查完后,看到结果,说实话我有被撞了一下腰的感觉,觉得比想象的严重。全镇1.9万人,还有一千多二、三十岁以上的青年没有结婚,男女青年性别比高达153!是真的吗?
我给性别比最高的北灰山村支书打了一个电话。北灰山是100来口人的小村,但调查结果是还有9个男青年、1个女青年没有结婚,性别比900。村支书回电话说:“你们调查的数字现在变了,那个女青年前几天出嫁了,现在我们村只剩下9个男青年没有结婚了。”
这是一个问题了,绝对是一个问题了。不是简单的性别比问题了,而是农村青年,尤其是男青年的婚姻问题了,更应该算是一个社会问题了。待婚男青年增多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不是真有“光棍危机”了?
三、调研分析:“姑娘都去哪儿啦”
通过进村入户深入调研,与村干部、村育龄妇女小组长、大龄男女青年等人群的多次座谈,初步分析农村待婚男青年多的原因如下
1、姑娘少了。直接表现就是男青年比女青年多,适龄男女比例失调现象。从我们的统计数据上可以看出来,全镇25到35周岁内男女待婚青年绝对人数相差227人,但座谈时村干部都说实际感觉上比我们统计的数字多。因为在城市里,男青年二十四五岁还没找到对象是很普遍的情况,而在农村,二十四五岁已经是大龄青年,找对象已十分不容易了。我们这有一个村的计生办主任平时偶尔也说媒,她说,“春节期间,她们村的一个姑娘一周时间能相7、8个农村好小伙。”
2、姑娘跑了。表现就是农村女青年流失严重,有融入城市、嫁入城市的现象。随着国家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男女青年涌入城市打工。说实话,农村女青年留在城市的成本较低,一般来说不用承担买房养家的重任,而农村男青年留下的成本太高,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多数人不得不折返回乡。再一个,农村女孩在城市待久了,眼光也就高了,对农村的好小伙也看不上了,而是选择嫁到城市或外地。本来农村待婚女青年就少,又往城市跑,其中优秀的又都留在了城市,使农村待婚男青年只以再用心“寻找”、再无奈“等待”心爱的姑娘了。
3、姑娘贵了。因为农村女孩少又往城市嫁了一些,从经济学上说,供给不平衡,造成农村结婚费用年年攀升,而且只有“牛市”没有“熊市”。
据入户询问,我镇去年彩礼标准尚有六万六、八万八的个别现象,今年已难下十万元,个别农村家庭兄弟较多、条件差些的已接近二十万元。象网上说的彩礼钱要“万紫千红一片绿(一万张5元的、一千张100元的、一片50元的)”、“三斤三两(100元的)”等等,我们这没有这个说法,但彩礼钱数额总体已差不多。除此以外,待婚男青年还要盖房、买车。我们这盖一处差不多的结婚用房约20万元,车一般也是买10万左右的。所以,一些家境不好的男青年婚姻大事只能继续等待再等待(只是希望不是永远在等待)。就是已结了婚的好多家庭,老人也为孩子娶媳妇而导致债台高筑,兄弟也为此争吵不合。
4、姑娘不急嫁了。因为女孩少男孩多,所以女孩子在选对象时,好小伙、好家门可以任其挑选。比如5名男青年都与一名女青年相亲,那么家庭条件好的男孩胜出的几率就大。有的农村青年为了娶上媳妇,还在城里买了小区单元房。而男孩相亲却不容挑挑拣拣,本来女孩就少,如果不快点“下手”,就给别人带走了,而女孩却不愁嫁。所以造成农村现在的婚恋状况是男急女不急。调查时发现一个现象,许多农村男青年为结婚都买了车,但很少用,一年难跑一千公里。
5、姑娘不要我了。在调研中,我们还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农村离婚率在逐年提高,新婚家庭的稳定程度较底。受现在社会风气、手机网络等因素的影响,现在农村女青年的家庭观念、婚姻思想等有了很大的改变,致使农村里一些好不容易结婚的男青年从已婚人群中不得不退出来又加入了待婚男青年的人群。而离婚的女青年还不愁嫁,且再结婚时该要的彩礼钱一分也不会少。
六、姑娘不知怎么找呀。存在问题就是农村缺乏一个平台,一个待婚青年认识交流、相知相爱的良好平台。现在农村搞对象或是亲朋好友介绍或是外出打工相识,也有网上聊天相知的。外出打工的相亲时间又多在探亲或春节几天,时间上也满足不了男女青年交流沟通的要求。目前农村的民间正规婚介所也还处在萌牙状态。因为平台的缺乏造成有些很好的农村小伙儿却找不到合适的对象。我觉得政府在这个方面可以做些工作,补上短板。
农村这么多待婚青年的存在,不可避免地会对社会风气、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等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多数待婚青年,尤其是男青年,正处于青壮年期,正是精力充足,活力四射的时期,但由于婚恋问题使激情岁月不能燃烧。其中一些遭遇了失败婚恋问题的待婚男青年,更是心中充满了深深的失落感、挫折感,从而对人生产生了迷茫,对工作衰减了动力。更有甚者,当他们生理和心理的能量无处释放时,有些待婚男青年会将这些能量到社会上泄愤,造成违法犯罪问题的抬头,从而影响社会秩序和社会安宁。
四、对策建议:“敢问路在何方”
针对农村性别比较高及待婚青年,尤其是待婚男青年增多的这个问题,我们很粗浅地提出以下几条对策和建议。
一是要做到有的放矢。我们的调查面窄,只是一个乡镇,而且由于水平有限,看问题广度和深度都不够。因此建议上级部门对农村存在的性别比失调问题和农村待婚男青年问题,组织专门队伍开展一次深入调研,从而找准症结,做到有的放矢。
二是要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尤其要下大力气抓胎儿性别非法签定问题。
三是要做好农村的宣传教育工作。宣教重点要放在解决农村中存在的重男轻女现象、择偶拜金现象、喜事大操大办现象、婚姻道德滑坡现象等方面。
四是要全面扶持农村经济发展,努力消减城乡差距。
五是要建立切合实际、形式多样的农村婚恋平台,为农村青年从待婚到已婚铺路。
六是要加强农村青年培训,为农村青年提供各种就业渠道和就业信息,全方面提升农村待婚青年素质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