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原创散文蛙声一片兆丰年
蛙声一片兆丰年
—— 泰山西溪暮春漫步
前几天下了一场春雨,这雨下的好潇洒,不紧不慢,微风飘撒,点
点滴滴,润入大地山川,淅淅沥沥下了一昼夜,正应了诗圣杜甫的诗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雨后的空气,清新透亮,走出户外,青山如洗,青翠欲滴。蓝天似(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碧,飘浮着几朵棉絮般的白云。此时已值春暮,争芳斗艳的群花,已经
消声匿迹。可那沉得住气,耐得寂寞的梧桐花,满树盛开。串串花序,
吐着紫色的火苗,热烈,激情。那浓浓的香气弥漫着半条街,温馨、可
爱。
通到天外村广场的傲徕峰路,由于已到泰山的旅游旺季,游人熙熙
攘攘,车辆穿梭往来。我信步前行,很快就来到山边,顺石铺的小路,
经大众桥,冯玉祥墓,石峡公园,登石阶俯瞰黑龙潭水库,水位已然大
涨,再有一场大点的雨,湖水就会漫坝而过,形成大片飞瀑,蔚成景观。
水库的来水,主要是西溪的供给。西溪之水发源于泰山主峰,水量
大,溪谷宽阔,旷秀。历来为登山者所喜爱。她敞开胸怀,以“一川烟
景 合,三面画屏开“的绝佳风光,向人们展示黑龙潭瀑布一泻银链的壮
美,百丈崖的奇险峻秀,长寿桥的古老巧构,扇子崖的陡峭险绝,傲徕
峰的崛立巅挺~~~,而使人最为难忘的还是西溪那一川春水。
西溪自泰山主峰而下,蜿蜒辗转,一路走来。她常年流水不断。夏
季水势湍急,势如奔马,裹石携沙,形成了一川奇石怪岩。冬季细流涓
涓,叮咚作响,似敲鼓弄弦。而到了春天,冰雪消融,水势渐大,流动
在石峡中的一溪碧水,弯弯曲曲,潇潇洒洒。时而如珠玉入盤,时而似
窃窃私语,时而少女爽笑,时而飞燕掠翅。那桃杏落花,那柳絮杨花,
她都一一承接,漂摇着送走这些过客。她的两岸和溪谷中汀畔上,长
满了青青葭草,还有各种鲜花,虽然没有牡丹芍药娇贵,那确是天然
本色的美,不加饰华的野。
这一溪春水悠悠地流着,娓娓地诉说着春的温柔,春的烟云,春
的故事,和春天的梦华。由于山高的落差,溪水终年的冲刷,在溪谷形
成一处处水汀,那汀中的水璇璇的转,深一点的又形成小小的湖,那水
就黑绿的深,仔细看去,清澈透底,黄黄的沙黑黑的石,游动着群群
赤鳞鱼儿,偶尔也可看到慢悠悠游动的螃蟹
因了最近这场春雨,这西溪水流就增加了很多,落差大的地方,
激起了阵阵浪花。平缓的地方,水势涌涌。而那些小汀小湖,就都增大
了面积,水里面就长出了翠翠的水草,随着流水的起伏,摇摆着身姿。
忽然,从水草的生处,我听到了青蛙的叫声,这声音洪亮,清脆,欢
快,悠远。“咯咯咯~~~”,久违的蛙声,我欣喜地走近水边去找寻,
可是,等我走近了,青蛙听到声音,就停止了叫声。我只好远远的离
开。“咯咯咯~~~,”这回是一群青蛙一起欢叫了,我静静地坐在大石
上聆听着一片蛙叫声。
青蛙的叫声,勾起我儿时的回忆。那时家在农村,我家大门口前面
就是一个不小的水塘。当地人不叫塘,而称作汪。又因为这汪的北面
座落着一座土地庙,故村人都把此塘叫作庙子汪。我们家也被称为庙
子汪上的。那时,每到暮春初夏,只要天降好雨,汪里蛙就会欢叫。叫
声此起彼伏,连成一片,就像一个大型乐团在合奏。声音越大,叫得
越欢实,作为夏粮的主要作物小麦就会丰收,整个年景就是好年景。所
以,人们总是盼望老天风调雨顺,总是喜欢蛙的叫声。
而今,四十多年过去了,我早已离开农村,搬到了繁华的都市。几
乎听不到青蛙的叫声了。今天,我在这泰山的深处,西溪的溪畔,又听
到了儿时熟悉的蛙声,我好兴奋啊!
不觉一首好熟悉的词句在脑海中打转,“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
蛙声一片“。是的,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词中的句子。哦,
看来,这蛙声真的是丰收的好预兆哦!古人也是这样来体验的。我站在
溪畔,不再去寻找青蛙的踪影,我心怀欢喜,盼望着鸡年风调雨顺,
今年的小麦丰收满满。我喜欢西溪的春色,更喜欢西溪青蛙”咯咯“
的欢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