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一处不立处处能立

03-30 作者:智慧启蒙

一处不立 处处能立

高旷

摘要:一处不立 处处能立;亦即任何角度与立场都不立,任何角度与立场都能立;俗语云:以不变应万变,什么山上唱什么戏;亦即:随缘应物,靡不周全;佛家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不动。这既是矛盾对立统一的另一种极致表达,这更是佛教智慧在语言文字上的哲学表述。

关键词:角度 立场 世界 立处即真

论证与说明: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通过物理实验证实,大多数哺乳动物都是色盲,如牛、羊、马、猫等,它们几乎不会分辨彩色。周围环境反映到它们眼睛里的色彩,只有黑、白、灰三种基本颜色,也就是说,它们看到的是一个黑白灰的世界,它们活在黑白灰的世界里!(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在狗的眼里,世界只是呈现黄-蓝-灰三种颜色,狗分不开人类眼中的绿、黄、橙,这三种颜色,在狗眼里这三色显现的是深度不一的黄色。而蓝绿色在狗眼里则是灰色,蓝色、紫色成了深蓝色。

研究还证实,人由于多了一种视锥细胞,看到的周围世界比其它哺乳类动物要绚丽许多。

然而,人类眼睛里看到的世界并不是最绚丽的。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生活着的许多鸟类,它们眼中的圆锥细胞比人类多得多,它们可看到至少5种光谱带。它们可以看到的是一个远比人类更加色彩斑斓的世界。

例如,蜂鸟,还有其他一些鸟类,它们能够看到许多人类看不到的光线。这些光线被人类称之为紫外线和红外线。

例如,鸽子能够分辨出数百万种不同的色彩,被认为是地球上最擅长分辨色彩的动物。鸽子还有一种本领,就是能够感知磁力线。它们就是凭着对大地磁力线的“相貌”分布的记忆,一路循迹,千里归家。

事实上,地球上一般生命所“看到”的东西,只不过是极其有限的光线波段 。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是在嘲笑井底之蛙的孤陋寡闻、限于井口,岂不知人类的视域井口也就是370-740nm那么大!听域井口也就是20~20000Hz那么狭!

再想想您身边患有色盲症的同事、朋友或家人,您很可能没意识到:世界的样子在不同族类生灵(生命意识体)的眼中会有这样大的差异!

但,事实就是如此,不同的生命意识体对“世界”的感知是不一样的,乃至于说是迥然不同的,甚至于说,同一种生命对相同的信息感知也不尽相同。硫化氢气体对人来说是致命的毒气,但对于某种深海生物来说可以是生命不可或却的“氧气”。粪便的气味对人类来说“臭不可闻”,但对于蝇、猪、狗来说可能是“香气四溢”。

因而说,有着怎样的感知功能,就会获得怎样的“实体信息”,就会获知或认可怎样的“世界”;怎样的“世界”对于他们来说,就是真实的、正确的、客观的!(立处即真)。

佛经载,龙看到的水是漂亮的宫殿,地狱的渴鬼看到的水是脓血!

就是这么有趣,不仅仅是人类在为“世界”立法(世界是怎样怎样的),其它生命意识体也概莫能外!

《道德经》记载了老子“道”态下的“恍兮惚兮”世界;佛经更是描述了无量无边的不可思议生命世界;物理科学告诉我们有一个原子层面的世界;物理学家则猜测世界是弦结构的;通过声、光、电与人类记忆的条件反射建立的虚拟网络世界,等等不一而足!

世界毕竟应该有自己的真相与标底,为什么各种生命乃至于说相同的生命对世界的观察与解读是如此的迥然不同呢?

这是因为,任何一个具体的生命意识体及群体,不管是人或者非人(其形态、智慧高于人或低于人),怎么思维、怎样表达、有着怎样的行为,都有其固化的物理、生理、生化、心理基础,都有其固定的与之相匹配的时间、空间、物相环境,亦即存、活环境(种种状态世界);他以及群体的见、闻、觉、知、识,以及由此而建立的各种上层建筑体系(包括所谓的科学、哲学、宗教、文化、伦理、道德、法律、典章、制度等等),都是建立在与他(或他们)各自生理、心理功能特点相适应、相匹配基础上的,都是相对于他或他们的权宜、相对适用与正确而已!

不可否认,他或他们的见闻觉知识以及由此而建立的上层建筑,都必然有各自的局限性,都只能是相对的,而不可能是绝对的、无限的普适与正确。

也就是说,不同等级的生命,因为他们之间的生理、心理需求各不相同,必然导致他们各自所适应与遵循的生存环境、规律、立场、观点互不兼容;但是,站在他们各自的生存、繁衍、秩序、上层建筑的立场上,我们绝不能武断地说谁是谁非,谁对谁错!

任何生命意识体的见、闻、觉、识、知都只不过是立处即真(非立处即假)的觉知与反映;都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合理的,乃至于说自娱自乐地认为自己是最成熟的、高级的、智慧的!

而事实是,任何生命意识体的见、闻、觉、识、知都是偏执的、偏狭的、幼稚的,都是某种偏见、边见、隅见、角度见、立场见,而不是遍见、正见。

是以,《佛藏经》云:舍利弗,于圣法中拔断一切诸见根本,悉断一切诸语言道,如虚空中手无触阂,诸沙门法皆应如是。又,《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若有所住,即是非住。亦如,香严禅师悟道时说:“去年贫,无立锥之地;今年贫,锥也无”;

因为,有所住,即是有所立;有所立,即是有执;凡有所执,必有取舍;若有所取,则其它尽舍。如同无垠的大海,不论取一勺、一碗、一盆、一缸、一池塘,不论取得有多大,但有所取,即便放弃了整个大海。

所以,一有所立,就极易落入身见、隅见、角度见、立场见、边见、建立见或诽谤见。是以,应无所住(立)。

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知、所得等等,都是有所取、有所立;无所立,即绝对,显现一切,照明一切,明澈一切。

说有说无,表真论假,执是执非,执虚执实,表功责过等等,也是一种立;有无之间、对错之间、虚实之间、是非之间等等矛盾之间的所谓中间(统一),也是一种立;凡所有思、有想、有言、有为、有相都是一种立!

夫唯不立(身、语、意皆不立),则知一切想当然(唯心)的立处;夫唯能契时、当机的立(入),才能与立(迷)者沟通,助其产生大智慧,解脱于不立(迷、痴、执)!

一处不立的意义,就在于不为任何物、事、理所左右;处处能立的作用,就是要能站在任何生命意识体的立场与角度上去理解他们、帮助他们、救渡他们、解脱他们。

任何物、事、理都是即之则迷,离则无用。明白此理,就是要能即能离、即边即中、知其是知其非是。

一般来说,生命的各种状态都是进得去出不来,提得起放不下,或者是进不去妄谈出,未提起奢言放。

只有做到“任何角度都不立”,才可能以获得总相智(空性慧);做到“任何角度都能立”才能获得无量无边的别相智、器世间智;做不到先决的“不立”,就根本做不到“都能立”,所谓空则能盛,虚则能容;其空也无限,其容也无限。

也可以这么说,只有不被任何物、事、理所左右,无所缠缚与掣肘,才能公开、公平、公正地评价其它;这对于进入“人”窠臼或是其它窠臼的生命意识体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甚至是不可思议的。

佛教认为,任何生命境界(种种世界)都是虚妄分别、业力牵引所成,都是智见狭隘、立处即真的结果,人类也不例外。

现代物理科学理论与实验证明,器世间的一切物质(包括人物)都是能量的集聚。从一切皆是能量的角度上看,没有一切众生与世界,更不要说意识了。(无一人可与语,无一众生可渡)

从广义相对论上来说,器世间(现象世界)的任何物、事、理,都是相对真实、正确、合理(立处即真)的(我绝不否认这点);但,我同样也不会否认,没有任何物、事、理在绝对层面上是完全真实、正确的;从世间法的角度上说,相对正确与真实当然是不错的。

如果真正明白了一处不可立(执、痴、趣)的道理,同时也就能明白处处都可立,处处能转身,处处能下足,处处能着手,处处皆道场,处处皆是方便,非是戏论诤胜;科学技术的成果,也不仅仅是生活的方便,也可以是开启智慧的大方便!

本文虽然提出了一处不立,其实,已经立了!立在了哪里?立在了中国汉族语言文字上,立在了哲学上。如是真正一处不立,则一语一字也不提了,是谓无诤三昧。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