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人物—人贩子
现代人越来越会美化生活、美化环境,越来越有经营头脑。随处可见的公交车吊环扶手也是这样,有的精致异常充满爽心悦目的艺术气息,有的植入广告充满商业味道但也方便了大众,坐趟公汽就能发现商机或方便购物。
出差陕西宝鸡,发现这里所有公交车吊环扶手上植入的全是公益寻人启事,心中顿时充盈满满的感动。从其中简短介绍中得知,有自己走失的,有遭拐卖的,年幼有之,年老亦有之,于是勾起了记忆深处那个黄土岗上的人贩子……
人贩儿姓王,瘦高个儿,黑脸庞,带着老婆和三个孩子,经常往返于他乡与我老家之间,闲下来的时候,也与人唠嗑叙叙家常。
王贩儿平常穿的不怎么样,吃的倒挺好,基本上天天从他家中飘出肉香。那时候家家户户都还烧柴燎灶,他家用的却是煤球炉子和煤油炉子,相当于镇上端铁饭碗的人家的日常起居。
由于他“劳苦(往返数省、跋山涉水)功高(解决不少单身男人结婚无门的问题)”当时还在我们那里落了户。后来随着国家严厉打击拐卖人口犯罪活动的开展,才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拖家携口仓皇而逃。
我的家乡,那是怎样一个民不聊生、蛆不繁蛋的穷地方!全村三四十户人家、二百多人口,有一年人均17斤麦子。全村有约莫20来个新媳妇 13个媳妇都是人贩子带来的。最小的来时17岁,身上还背着书包,最大的40出头;最便宜的300元,最贵的7000元。7000元是什么概念!那时候一头牛也就是三五百块钱,全村也不过10来头牛。(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这些拐卖来的媳妇当中,有一个是放鸽子的,待了约莫一年光景,趁晚上村里放电影,卷起钱财跑了。其余的,算得上个个吃苦耐劳、勤奋能干,而娶了她们的男人们除了穷点儿、岁数大点儿,也无可挑剔,个个朴实憨厚。
眼瞅着就要打光棍的儿子们终于娶上了媳妇,当爹当妈的那个欣喜、那个高兴,简直没法儿形容。他们唠叨着感谢天、感谢地、感谢王母娘娘,感谢祖宗八辈儿,感谢的语无伦次。说到底他们不就是在感谢王贩儿们吗!感谢那也被千人诅万人咒的人贩子吗!
这些外来的媳妇们除了1个有些智障的外,其他人后来都与娘家取得联系,恢复往来。
时间长了,慢慢有些压心底儿的事儿就说出来了。有的因为家里穷专门儿想跑出来,有的因为嫁人不善,想换个活法。当然也有确实是上当受骗,说是找活儿干,结果哭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给弄到这儿嫁人了。
犹如一张纸的正反面,天使与魔鬼仅一墙之隔。无论如何,无论你信或不信,事实就在那儿搁着。据说革命成功以后,为了解决军队老干部、老战士们的婚姻大事,曾经从四川、陕西等地招募大批女兵到部队。一律按官阶大小由官至兵进行选妻。
你说组织的力量是可怕还是伟大?你说这个时候自愿与非自愿之间的界限该如何区分,那可是专门有做思想工作的政委的部队!当然,那也是个崇拜英雄、嫁人要嫁兵哥哥的年代!
又据说,文化大革命时,这些基本上可以说拉郎配的夫妻们都经受住了大革命的考验,没有一个抛弃栽了跟头的糟老头们。
不是想为王贩儿们美名,更不是想为人贩子们翻案。在那个特殊年月里,这个让人心痛的事实竟也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有人从此离开了穷山沟沟、有人摆脱了恶魔样的丈夫,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最美乡村女教师河北曲阳郜艳敏的故事,应该人尽皆知,这位最美乡村女教师最后被人锲而不舍的扒出来那心酸的过往,她竟然是被人贩子卖到此地的,她的故事以前还拍过电影。
人贩子拿她来赚过钱;丈夫的一家人拿她当过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工具;导演、剧组、制片人们拿走了她的故事;现在人们又拿她当茶余饭后的谈资,唯独没有人问一问她同不同意、愿不愿意!
围观的群众们大都主张她与丈夫解除婚姻,去法办她的公婆、丈夫等人!到后来这位可怜的最美乡村女教师不得不出来哭求大家住手, 请大家饶了他们、放过他们吧!
事情的结果弄得宾主又尴又尬,事情的主人公撕开的伤口血流不止的难受,试图伸张正义的人们更是有苦难言,心痛自己的好心被当做了驴肝肺。
有时候,大可不必完全用今天的标准去审视昨天的生活!有时候,再十恶不赦的恶行也可能暗藏福音、结出善果!
让我们一起,为这些惨遭拐卖或自行走失的孩子们、为郜艳敏们祈祷、祈福,祝福他们今后不论是平安归来还是在异乡生根,都能幸福的生活,也期盼大家不要再在他们已经伤痕累累的身心上抹盐。
尊重过往、尊重选择!
人心的温暖不一定需要钱财、不一定需要篝火,但一定会需要尊重和理解、包容和安慰!依法惩办也好,不溯既往也罢,如果说他们已经有个苦难的开始,何苦不给他们一个随遇而安、随缘而走的选择!
- 谢谢一抹斜阳赏读!2017-04-19 08:55
- 谢谢盛夏!写作愉快!2017-04-19 0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