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黄鳝
捉黄鳝
我上小学的时候,班里有个同学丁战国,他家是渔民,他是“门里出身”,逮鱼特别精,只要他围着水塘走一遭,就能知道塘里有没有鱼、鳖、黄鳝。开始我还不信,就和他打赌,你若能现场捉住一条黄鳝,我给你买一毛钱的糖果。他立即从书包里掏出一根捉黄鳝的钓钩,在附近的潮湿的泥土里掘出一条蚯蚓,套在钓钩上,猫着腰,顺着水塘边瞅,不大会儿功夫,就瞅着一个黄鳝洞,对我说:“这里就有一个黄鳝洞,你看我的,一准能钓出一条大黄鳝来。”只见他把钓钩插进黄鳝洞内,轻轻地搅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没有把黄鳝钓上来,我急了,说:“你瞎吹。”他做了个手势,要我别作声,并向我挤眉弄眼地笑着,意思是黄鳝吃钩了。又过了一会儿,他用右手轻轻地把钓钩提出水面,黄鳝一露头,他用左手中指、食指、无名指像钳子一般扣住了黄鳝头,任凭黄鳝怎么挣扎,都无济于事,还是被他捉住了。从此,我对他的捉黄鳝的技术,算是服了。
那时正值大饥荒,整日里饥肠咕噜,能吃到一点东西都是最大的幸福。而这位同学和我同桌,又很要好,他常常从书包里掏出点东西给我吃,有在上学的路上摘的豌豆角,有在路上拔的野蒜,最好吃的是烧黄鳝。那时候吃食堂,家家的锅灶都被生产队干部捣碎了,锅被搜去大炼钢铁了,想弄点东西吃是很困难的。
俗话说:“草棵里饿不死瞎眼鹌鹑。”有时候我的这位同学悄悄地跟我说:“放学了跟我一块捉黄鳝去。”我一听,就像邀我跟他一块下饭馆一样高兴。他捉黄鳝我拣柴,等我拣够了干柴,他就捉住了黄鳝。有时能捉七八条。他把捉来的黄鳝用刀子剖开,取出内脏,然后用黄泥包起来,躲在没人能看到的地方,烧了起来。为了怕人看见,我们俩一人烧,一人把上衣脱下来扇烟。等到把黄鳝烧熟了,掰开泥巴,顿时香味扑鼻,我们俩你一条我一条,香喷喷地吃起来,连骨头都舍不得丢,全都嚼碎了咽到肚里。
如今,野生的黄鳝基本见不到了,餐桌上的黄鳝大都是人工养殖的。不知是现在肚里油水多了,还是人工养殖的黄鳝味道变了,总之,再也吃不出当年那个黄鳝味道了。(安徽省阜阳市阜阳日报社闫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