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应该感谢你的人,是我

05-07 作者:闫振田

最应该感谢你的人,是我

1999年,我在市委宣传部工作了10年之后,领导找我谈话,让我到基层去,我毫不犹豫地选择回阜阳日报社。我觉得叶落归根,阜阳日报是我的根,阜阳日报有恩于我。

让我感恩的首先是阜阳日报培养了我哥哥。早在50 年代,我哥哥就读于阜阳一中时,就在阜阳日报发表了诗歌、散文。放假时,他把刊登了他文章的《阜阳日报》拿给我看。后来,他高中毕业回乡务农,仍坚持给阜阳日报写稿,有的还登了一个整版。除了写新闻报道,他还坚持文学创作,写小说,写剧本,写曲艺段子,成为当地有名的“作家”。可以说,《阜阳日报》是哥哥成长的“摇篮”。

那时候,我把给阜阳日报写稿看得很神圣,能在报上发表稿子是件了不起的事。从此萌发了“当记者”的愿望。正是在这个愿望的鼓舞下,在三年大饥荒时,80%的中学生辍学,我坚持到底,考上了高中。后来参军,到了部队,我一边学军事,一边写文章,积累了一定的写作经验,所以,我1978年转业,1980年阜阳日报复刊时,我就被调到报社,实现了我的“记者梦”,阜阳日报为我一生的写作事业提供了最好的环境和条件。

女儿闫红14岁那年,学校举行“向14岁告别”的仪式,让家长参加。每个学生都朗诵了自己向14岁告别的文章。女儿朗诵了她写的长诗《妈妈,我要远行!》这首诗写得很有激情,听得我都感动了,我甚至惑疑不是她写的。当她把草稿拿给我看后,我把这首诗送给《阜阳日报》副刊编辑王秋生同志,王秋生看后,连称“不错,不错。”我问:“能在报上刊登吗?”“当然可以。”这首诗的发表,让闫红一发不可收拾,从此迷上写作的道路。为了写作,她如醉如痴地读书,读古典文学,读世界名著,《红楼梦》中的诗句,她大都能背下来;为了学习写作,她到乡下她舅爷家体验生活,忍受蚊虫的叮咬,忍受不卫生的环境;为了写作,我们父女俩常常讨论到深更半夜,她妈妈说:“你父女俩是一对呱呱鸡。”有一次,王秋生问我,发那首诗好不好,会不会让她“‘误入岐途’,迷上写作这条路?”我说:“迷上这条路又有什么不好?”也许正因为她对文学事业的热爱、着迷,才陆续出版发行了8本畅销书和她的文集,100多万字,受到我国著名作家王蒙的称赞。闫红为我实现了作家梦,而这个梦的实现,多亏了阜阳日报,因为闫红的写作道路是阜阳日报为她开辟的。

儿子大宇17岁那年选择职业时,我让他选择新闻摄影,因为我认为阜阳日报的摄影记者都是摄影高手,都可以教他。果然如我预期的那样,在老师们热情的指点和帮助下,他很快成长起来,《阜阳日报》不断有他的摄影作品见报。在他从事新闻摄影的10年间,发表了1000多幅摄影作品,其中有的还发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上。后来他开了影楼,从事人像摄影,他的人像摄作品参加全国比赛时获得了金奖,他被评为全省十佳摄影师,还当上了阜阳市政协委员,成了阜阳城家喻户晓的“大宇叔叔”儿童摄影师,儿子为我实现了摄影家的梦想。饮水思源,让我不能不感恩阜阳日报,感恩那些帮助过他的老师们。(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常常想,一个人的成长不是一代人能实现的,甚至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和文化积淀,在成长的过程中,还需要良好的成长环境。而阜阳日报社为我兄弟的成长,为我两个孩子的成长提供了这样的环境。阜阳日报将哥哥从文学青年培养为作家,从哥哥身上,我受到了文化薰陶,使我走上了写作的道路。而我的两个孩子自幼在阜阳日报社长大,浓厚的文化氛围,优秀的老师指导,又为他们的成长打下了基础,所以我说:阜阳日报,最应该感谢你的人,是我!(安徽省阜阳日报社闫振田)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