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曦:别让“公款为私车加油”打开腐败入口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今日发布每周通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68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5月3日 人民网)
其中,兴隆县安监局办公室主任周兴霸违规使用公务加油卡为私家车加油问题尤为突出。周兴霸利用保管单位公务加油卡之机,分别于2016年12月29日、2017年1月6日,使用公务加油卡为自己私家车加油。
本该为公车加油的公务卡,却替自家女儿加油;本该自己捞腰包加油的私车,却搭公车进行“揩油”,这种“私车公养”模式,肥了个人,损了集体。无独有偶,类似现象虽不突出,但长期不温不火,2015年江西抚州一区干部套取公款为私车加油,广东官员用公车加油卡为私车加油85次……
“公款为私车加油”现象时有发生,除了少数公务人员思想素质不高,心存投机侥幸外,主要还是监管不力,信任代替了监督。当制度设计留下“漏洞”时,便会被人利用,沦为车轮腐败发育的温床。一些单位内部财务管理不严格,内部监督缺位,给少数人借公车“揩油”提供了可乘之机;同时,一些地方车改不到位,大多数人领取了交通补贴,对少数公车使用监管力度不够,导致一些公务人员私车搭上了“公车便宜”,打“擦边球”。
贪占点小便宜,揩点公家的油,用公款办私事,实属典型的 “微四风”、车轮腐败新变种。对公家的利益侵害虽不大,但由此带来的作风蜕变却不容小视。许多落马官员最初也是从不守规矩,不守小节,放任个人的“揩油”行为开始的,从品尝到一点“小甜头”诱发出内心的贪欲,堕落成腐败分子。如果公款为私车加油行为不受监督,不受控制,相关人员尝到“甜头”后,难免变本加厉,给公家造成更大损失,给社会造成更大影响。
作风问题无小事,哪怕是一分一文,都必须公私分明,绝不能将手伸向公款的“口袋”。实践证明,在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的今天,更需向视线和精力瞄准“微腐败”“微四风”,对“私车公养”“揩公家油”等行为零容忍,守住作风一道道防线,不被轻易撕裂“口子”。(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