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与杂话

05-09 作者:楚彀

本文是一篇既作为演讲稿、又作为帖子的杂文。因此请不要随时随地都在对号入座。

1 龙应台《野火集》

龙应台先生,可以说是中国第四位女先生,在其前面的宋庆龄先生、冰心先生和杨绛先生。有一位很好意思的网络勇者侮辱我道:——

“龙应台是女的,能不能看清再说!”

其后又意淫出来一个恶心的定义,其中包含四则条件——

“被称为‘先生’,起码应具备这样的条件:……三是家庭环境和谐,夫妻志同道合,均为专家……”(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并解释道:“她(龙应台)没有第三条吧。”

龙应台先生提倡“敢说”;这位初中生是“敢说”了,却是专制化、牢笼式的说法。可以说,鲁迅先生一生批判的三类人群中的“所谓学者文人”,也都是这样为专制独裁说话的臭腥爪牙!

“敢说”?现代人不敢说话,第一点就是“不能”,也就是很多现代人麻木不仁、自以为生活如此多娇,因此就不甚思考,从不培养自己的辩证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或许这话是我说的,那么就不被信服了;因为既然有“拜金主义”,那也必定可以说现代人也是“拜名主义”的,我也就郑重地以北大心理学博士和云峰教授的思想结论来说:批判性思维是人必应具有的能力。至于辩证性思维的必要性,则是我加的,因为现代人很不喜欢思考是非,才导致有很多愚民做出愚蠢的事。

现代人不敢说话还有一点原因,那就是归因于“不敢”二字了,也就是“不为”。孟子似乎以折枝和搬运巨山的事辩证过“不能”和“不为”的区别,所以“不为”者也实在是更令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了。但是他们的不敢是为了什么呢?比如所谓人民的团结,比如所谓政府的瘫软,比如所谓清廉者的结党营私、近墨者黑……因为敢说话的现代人被有权力、有势力的群生生物以及臭虫蛆蠕所迫害,所以我们现代人秉承着生物的本性——求生,所以有话不敢说!我在很多毛群里都能见到,只要有人因为毛而争吵了,那么网警这群愚民就会不由分说地封群;所以有一位很为群主着想的“光绪皇帝的小李子”说:“你有没有为群主着想?”于是就用自己的专制主义奴才心理把群主捧成了“光绪皇帝的老佛爷”了。

龙应台先生便是现当代作家中一杆果敢、坚定的笔!作为同样是台湾的著名作家,林清玄先生走的是一条沉默的路、是一淌清流,而龙应台先生则是走上了一条猛烈的路、是一团野火。然而,作为一个软弱的大陆学生群体,实在是难能有人知道龙应台先生;而在那些少之又少的知道龙应台先生的大陆学生中,又有多少是随波逐流地因为《目送》集才知道龙应台先生的呢?或者因为龙应台先生以“辞去台湾文化部长”而上过头条才知道龙应台先生?龙应台先生是因为《野火集》的第一篇杂文《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才像一团野火一般迅速在台湾蔓延、熊熊燃烧,以至于后来烧到了大陆青少年的心;如今却是因为《目送》集才为人所知甚至根本不为人知,实在是现代人的悲哀与龙应台先生的可惜!

所以我之所以是一定要第一个推荐龙应台先生的《野火集》这部书,也是一定在奢求着各位青少年们,希望你们有理、有志则说之,但请不要说这样的废话——

甲说:“荆轲是战士。”

乙大怒:“荆轲不是战士,荆轲是刺客!”

丙说:“对啊,荆轲是刺客,你傻吗?”

因为这种“敢说”的废话是实在可以作为我怀疑你是游戏五毛的依据。

2 上彊村民《宋词三百首》

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来说,小说是激发阅读兴趣的第一力量;可惜你们的考试上还是有类题目,叫“诗词鉴赏”。这道题就是由诗词鉴赏题目的学者专家做出鉴赏,而考生只要答得偏离这些诗词鉴赏题目的学者专家的鉴赏,那就一定会被扣分。我原来还曾不满于此,因为我原以为文无第一、百家争鸣,但是如今看来还是我目光狭隘了,因为高中语文老师有很多可都是诗词鉴赏题目的学者专家啊——他们可不是诗词学者专家呀,因为只有诗词学者专家才会去“文无第一、百家争鸣”哪!而可敬的诗词鉴赏题目学者专家们呢,一向都是“文有第一、一家独尊”的,是和平的;诗词鉴赏题目的学问怎么能与那种混乱的诗词学问相比呢!

夸完了诗词鉴赏题目学者专家,我便来夸夸现代上彊村民的“现代宋词三百首”。毕竟是现代人的书,那就一定要符合现代人的胃口——喜欢看故事。所以“现代宋词三百首”这书中在每首词后面都会附有很多关于这个词人的故事,包括苏轼骂秦观、晏殊骂柳永、晏几道骂苏轼、黄庭坚骂晏几道、欧阳修的亲家骂欧阳修、苏轼和佛印对骂;秦观追求苏小妹、张先八十岁娶十八岁妻子、赵明诚与李清照的青梅竹马故事、苏轼追忆已故妻子、姜夔追忆已故妻子、李清照追忆已故丈夫;晏殊春色满园关不住、秦观的女婿跟别人“拼老丈人”、欧阳修发明击鼓传花、王安石大战司马光、王安石大战范仲淹、王安石大战苏东坡等等精彩的两宋八卦故事。而我个人最推荐的还是——周邦彦、李师师、宋徽宗的三角恋打情骂俏系列故事,其中还包括周邦彦与李师师私会被宋徽宗抓个正着的故事,妙趣横生。想必不喜欢诗歌而喜欢小说和娱乐新闻的青少年们一定会动心了吧?不用谢我,这都是标题党的教诲啊。所以看完这本真的很好的书后,各位不妨也感谢一下微信公众号和垃圾新闻的编辑者;多亏了标题党,所以我们才能够见识到“……已有3亿人转发”的伟大文章、“震惊!3岁小孩竟然能够做到这些”的惊人视频、“什么?原来喝牛奶有这些坏处……”“快传给你的朋友和家人:你不知道的饮食危机”一类“所有人都不知道”的自然科学常识、“一定要让朋友看!太感人了!看哭了”的感人行为……种种,实在太多了;因为这些伟大的标题党,我们终于知道了3亿的真实大小、知道了3岁小孩子竟然能够说话、知道了喝牛奶有喝多了会腹胀的坏处、知道了不吃饭会很饿这个饮食危机、并且为“小男孩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后把它交给警察叔叔手里边”的壮举而感动。啊,生活真美好啊!

3 郁秀《花季雨季》

作为一位青少年来说,这本书似乎是不可或缺的名作;因为这本书讲述的是一群在深圳特区念高中的男生女生的生活故事,在其中也是围绕着几个基本的具有辩论价值的社会问题做出了不言而喻的讽刺或评断。譬如“分数定胜负”、“父母的长远目光”之类的传统理念。譬如书中的一位学神希望高考考到北京,但他的家长们根据长远的目光来看,还是一致要求他考深圳大学;因为深圳作为特区,是举国瞩目的宝地,很多人希望获得深圳绿卡都获得不了,那原先便是深圳的居民为何还要去北京呢?

然而我最担心的还是很多青少年会以此作为一本恋爱宝典来阅读,毕竟书中也有很多关于爱情的思考和恩爱的例证;照现代青少年发春效率的逐步提高,大约会是教初中生越来越会追求爱慕之人、大学生越来越会爱慕追求之人、而高中生的量词则变成了“双”,就会出现一种有趣的现象——

家长问:“老师,贵校这一届招几双学生啊?”

招生处的老师说:“三百双。”

多好啊,这样马云就再也不会发起“双十一”促销活动,而会发起“2•14成双入对巧克力促销活动”和“3•14成双入对白巧克力促销活动”了。那么作为中国人来说,基本上只有牛郎和织女还没有成双入对,而其他高中生们都可以在春天里成双入对了。多好啊!

4 鲁迅《鲁迅全集》

这套书,作为其作者的读者为这位作者所做的作品整理集来说,是我目前唯一所热爱的。因为《鲁迅全集》里是囊括了鲁迅先生所有小说、散文、杂文、诗歌、书信、日记和书账,所以基本上都是近千的价格;而能够享有这种一套书数百元的净利润的出版社,那必定也只有人民文学出版社了。故在此推崇几家出版社,买工具书首选商务印书馆,买古书首选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和岳麓书社,买外国作品值得考虑译林出版社,买名家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买儿童文学作品值得考虑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明天出版社和未来出版社。在下只能做出最简单的推崇,因为这是在吻合“拜名主义”呢;同时也在做一个实验:没有拜名主义者的光顾的出版社能长存吗?

《鲁迅全集》的作者是鲁迅,可是你知道鲁迅是谁吗?不知道;可以说,青少年们知道很多很多,比如游戏技能效果、比如西方文化、比如发春谈恋爱……但是在很多方面上,已经不是在单一地指明是文学上,你们知道的除了课本之外还有什么呢?你们知道的那些东西,如果的确是人文常识或者科学知识的话,那么你最终要用它来做什么呢?

有人提倡“寓教于乐”,但是有学者还是肯定的——学习是项艰苦的工夫,怎么能够只有快来呢?那么,作为一个有文化的知识分子,你的知识和常识是为了什么呢?为了……因为拥有知识而愉快?为了……可以抓牢一个铁饭碗?其实不然,倘若连目的都朦朦胧胧,倘若连愿望都平平淡淡,那么我不敢不同意北大教授李零先生的“大学=养鸡场”定理了。

可是不是必须每一个青年都成为思想家的,因此我只能随心所欲地胡说几句。毕竟不能够有多少人会因为这些读书演讲而收获的,多数人都不过是在走排场;而鲁迅的文章,既然有很多希望为骚赛撑腰的大诗人也都不满,并且还要说出“那是打仗年代,现在不一样了”、“你又不是国家主席,不是你的事不用管”、“文学是用笔去表现美的,而不是去批判的”之类的话,那么我希望等近百年后这样的人都去世后,都先要保护好脸蛋子,不然我担心会在阴间挨到来自各个国籍的耳光。

最终地,我实在也是想要自负地说,作为“名人的崇拜者”这一通性的群体来说,粉丝就是脑残粉,因为粉丝是fans的音译,而fan的汉译则是“狂热的崇拜者”,那便是个愚昧不堪的人;而黑粉更是可耻,按照心理学来看也便是“黑暗四人格”之一了,也可视为心理变态;据我所知道的,是还有毛粉和蒋粉,前者天天喊着口号:“文革万岁!”后者则张口闭口:“蒋公做了多少好事啊?”难道前者在对他们的偶像说话,而后者则分不清“大陆和台湾”吗?而实实在在的,做一个学习者,譬如有智商的鲁迅的崇拜者都是以“学鲁”自居。这并不是在掩饰自己的愚昧,而正是在说到即做到啊。

楚彀

三月十八日夜至十九日晨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