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去吧

05-09 作者:楚彀

中国青少年,生在这样的中国传统文化戏班子里,陶冶着贵族迷信的儒教荣耀,现在终于完全地在泥沼里虚脱了起来,大多都是超脱自负的,毕竟实力是不言而说的。

青少年不读书,或者可以说是不能读书和不爱读书。不能读书,是由充满着崇高的、敬爱的热忱的中国教育所致,我于今也本不想论述它的可恶;我只能依旧怀着一种想法,便是各自为政地为政。孔家店的话,说得于今毫无裨益了,大体去信仰的人,那就去盲从吧,譬如去为“丧三年”说。

其实更有“不爱读书”者,大都看不到真切。只得说,美好生发于心,而心声产自物质。也罢,“不知者无罪”可以作为自卫的理由,还有儒教的“宽以待人”;总之,还是去搪塞的好,因为竟然能够有放得下勇气和怒气的人,果真还是心中有了“念”啊。那么青少年“不务正业”也不像常人所说的,总是还有秘密私会的“勤者”啊。

像如在娱乐化的信息时代,今天,有人定型了,有人定性了;于是做些无畏的无谓的吵闹也只能算是无为而无味的。有人正是不喜好读书与学习,那又还要做些什么“爱好”的伪装呢;于是便愈演愈烈,我见过有人将鲁迅的书弃掉、以及嘲笑文学与哲学的行迹。我时常好奇的是,垃圾站里的耗子会不会读了“弃书”便能成了“奇鼠”呢?而至于后者,我也只有聆听悲凉的“笑声”罢!

没错,那就去忍耐、去克制,去伪装;我们做好掩饰,再等后人验尸。其乐融融的,我们生之而来的那些都形魂俱灭,关于所造就与活世的,有了粪便就好,恰巧在中国大地上的粪便终于会成为农作物蒸蒸日上的美好:感谢生活的一切,感谢政府的一切;做好自我的生活,倚仗儒教的过活。

畸形的“严以律己”之后,定会有“海纳百川”的真善,不如加个“忍”字就去做李洪志的走狗罢;反正中国人有的是伪装,在畸形的世界里做着麻痹的善良人,于是你所欲的、你所不欲的便都会来到。自然而然的,麻痹的纯善是天生的,所以读书教会你能够和人生的人一样,学会思考而非“拷司”(cosplay)。(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在中国的现教育里,拷司与矛盾不乏为一种生活的技能,可以躲避到大多的不易;但是作为儒教的信仰者,总是铁定自我的卑贱和可笑,却总还是义无反顾地奔向顾反无义。自信自我生而无力,我自信自死而无遗;倘若不,那就读书去吧,或是罢去书读。

我在沉默,也在默瞋;还是“读书去吧”的好。

楚彀

三月二十三日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