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手中线
慈 母 手 中 线
生于晚清的母亲,少时便练就了一手好针线活。与父亲成婚,有了一帮子女,我们从头到脚所有穿戴都出自母亲之手,针针线线都贯穿着绵绵的、深深的母爱。母亲年近四十岁生了我,身为男孩中的“老疙瘩”,我更有着刻骨铭心的感受。
从记事起,便常常有同一幅画面映入眼帘——母亲踮着缠足,忙完了一天繁杂的家务,点燃一盏青灯,便盘腿而坐,用她那双粗糙而灵巧的手做起针线活来。我呢,则喜欢坐在她身旁,看着她飞针走线。母亲一边做活,一边让我背颂父亲教我的《三字经》、《弟子规》,还给我讲“悬梁刺股”、“凿壁借光”以及“二十四孝”等很多故事……那时,母亲希冀的眼神,慈祥的面容,便深深地印在我的心头。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穿着母亲缝制的一件件衣服,聆听着母亲讲的一个个故事,一句句嘱咐,走过了一段段人生历程。
母亲送我上小学,看见教室里毛主席像两边的大红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嘱咐我:这八个字,抬头就见,更要照着去做。 我入队,当小队长,中队长,大队长……母亲追着我“长高”,做了一件又一件白衣服,将胸前的红领巾和臂上的一、二、三道“杠”,衬托得更加鲜艳夺目……
上中学,入团,担任学生会学习部长。中考,凭着包括作文滿分的成绩,被实验中学录取。有道是,儿行千里母担忧。望着从未离她左右的老儿子,就要到两百里地以外的省重点中学独立学习生活,母亲的眼神里有欣慰,有惜别,也有几许担忧……她把我唤到面前,从针线笸箩里找出软尺,给我“量体”,然后又踮着缠足,到百货商店买回一块“学生蓝”布,为我“裁衣”。母子连心,我深知:这件游子身上衣,是我慈母手中线啊……(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高三毕业,学校决定保送我到京城某学府政审条件极其严格的一个专业学习。我们老家在河北,所以母亲心里清楚:到北京去念书,那可有三千多里地呀。但她又为老儿子即将进首都求学而高兴。于是母亲特意为我做了一套“首都服”……
岂料世事无常,“文革”开始,高考停止,考生改名变知青,上山下乡去务农。这令一直鼓励我求知进取的母亲一时错愕。但历尽沧桑的她,又渐归平常之心:当农民就当农民,干啥都要好好干(父亲也说:宁叫身子受苦,不叫脸上发热)……但见母亲又从针线笸箩里找出软尺,又不声不响地给我“量体”,给我“裁衣”,做了一件对襟“蒜疙瘩扣”深蓝色便服,让我穿上,送我下乡。
穿着母亲千针万线缝制的便服,记着母亲父亲的嘱咐,真心实意、心无旁骛地当了农民。一年过去,被选为大队团总支书记。两年过去,被批准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第三年,时光老人又给了我一个“料不到”——我和其他几个知青被公安机关选调,当上了人民警察。
那天,我赶紧跑回家,拥着已经有些驮背的母亲,小声地附耳对她说:妈,您为养育儿子操劳了一辈子;我穿着您做的衣,记着你教我的理,正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儿地向前走着。从今儿个起,儿就要穿公家发的警服了,您不用再给我做衣服了。况且,妈已年近古稀,该歇歇了。母亲则郑重地说:穿着公家的衣,更要做好公家的事。妈再给你做件衬衣吧。
外着国家制发的警服,头顶庄严神圣的国徽(当时的警服帽徽就是国徽图案),内穿慈母缝制的贴心衬衣,铭记着母亲的谆谆教诲,尽心竭力做着公家的事……以此为开端,成为一名国家公务人员,直到退休。几十年间,无论岗位、职位、职级如何变化,慈母手中线给予我的温暖永恒,慈母给予我的教益永恒,慈母给予我身我心的养育之恩——永恒……
- 一抹斜阳文友:谢谢您再次对拙作的关注收藏!我更要向您学习!2017-05-10 16:07
- 一抹斜阳文友:您好!感谢您再次关注并收藏拙作。我更要向您学习!2017-05-10 16:12
- 多谢浪子狐文友的鼓励!也问您好!2017-05-12 11:16
- 欢迎各位文友光临指导!问各位好!2017-05-12 11:17
- 豫原:拜读佳作。母亲的恩情深似海,大如天。点赞,问好文友。2017-06-08 10:50
- 回复@豫原:谢豫原的鼓励,祝夏日愉快!2017-06-13 14:37
- 推荐阅读,崔勇(清心)执手问好。2017-06-15 21:23
- 回复@崔勇(笔名:清心):诚谢崔勇文友的鼓励,也祝您夏日快乐!2017-06-17 12:18
- 再读美文,问好2017-06-18 15:35
- 回复@崔勇(笔名:清心):诚谢崔勇文友再次鼓励!午安!2017-06-24 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