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纠正干部“摆拍”的假动作
有些干部开过会、讲过话、发过文、批过示,看似每个流程都有,实际上是一种“摆拍”行为,是“撸起袖子不干活”。(5月10日 人民网)
在5月8日举行的济南市领导干部会议上,山东省委副书记、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指出:“我们过去反对干部乱作为,现在既要反对不作为,也要反对假作为。有些干部表面看,袖子撸起来了,身子也扑下去了,开过会、讲过话、发过文、批过示,就算干完工作了。看似每个流程都有了,实际上是一种‘摆拍’行为。这是一种假作为现象,是‘撸起袖子不干活’。”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占着位置不干事,那是懒政行为,会造成单位人浮于事;既占着位置不干事,还要进行“摆拍”,就是“懒政+造假”问题了,还有形式主义、官僚作风作怪,不仅导致工作推进乏力,还会污染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干部工作中“摆拍”,不同于简单的不作为、踢“皮球”,他们也会做一些事情,比如开会、讲话、发文件、安排工作,但忽略了干事的“最后一公里”,把“落实”环节交给了别人,或直接忽略省去,至于效果如何,当然无从保证,更无从得知。
“摆拍”行为滋生,源于其极强的隐蔽性、迷惑性。表面看,他们一天也在忙,忙于动嘴,安排工作。实质上,这只是给懒政穿上了“皇帝的新衣”,用形式主义应付工作,走“假大空”路线。
无论是把工作落实到会议上、文件中,归根到底,就是与自己撇清关系,将责任转嫁于人,安心当“太平官”、“甩手掌柜”。如果大家以此效仿,“动口不动手”,能安排别人的,绝不自己干,嘴上侃侃而谈、反复强调,心里并不认可,没有行动,落实工作便无从谈起。(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尽管“摆拍”干部制造的“勤政”假象极具迷惑性,但日久见人心,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假象终究会被拆穿,丑相迟早会暴露。只习惯安排别人的“摆拍”,同事有意见;发文落实的“摆拍”,群众不满意。指望“摆拍”让自己不干事,还能树勤政形象,注定是自欺欺人、徒劳之举。
一方面,应倡导雷厉风行、快干实干的工作作风,让“摆拍”者脸上无光;同时,还需加强考核问责,对“摆拍”干部进行问责,破除混日子的假作为心态。
- 拜读美文,推荐阅读!2017-05-12 0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