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别人没教养,才是真的没教养
偶尔会看到一些关于“没教养”的公号文章,比如“没教养,比没文化更可怕”“你是没教养,不是性子直”“你就没教养,装什么真性情”“没教养和随性是两码事”。
每当看到这类文章,我总觉得可笑之极。
弱弱问一句,当你们写下这类文章的时候,难道就没意识到自己也很没教养吗?(算我一个)
我并不反对他们写的那些“没教养”的行为,我只是反感他们拿着“教养”的棒子乱挥乱舞。
上面提到的几位写手,基本都已过了而立之年。冒昧问一句,难道你们都分不清“教养”和“修养”的区别吗?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用“教养”,什么时候该用“修养”吗?
我并不是有意“咬文嚼字”,只是看不惯你们那副自以为很有“教养”的嘴脸。(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既然你们这么不介意,为什么不用“没修养”来指责“熊孩子”呢?
我们所说的“教养”,主要来自于他的父母,而“修养”则来自于自己。
当你指责一个人没教养的时候,无疑也在指责他的父母。
试问一句,你是活到了哪种“老不死”的境地,居然有如此大的“勇气”来行使你的有“教养”的特权呢!
谁给你的权利?
你们到处指责别人“没教养”,真的好吗?
我的父母从没告诉过我,在洗手间洗完手不要乱甩;
没告诉过我,去图书馆不要穿拖鞋和高跟鞋;
没告诉过我,午休的时候不要在办公室里接打电话;
没告诉过我,坐公交的时候不要吃气味大的食物;
没告诉过我,在图书馆内不要卿卿我我聊个不停;
没告诉过我,在公交车上看电影不要外放;
没告诉过我,在狭窄的人行道上不要和同伴并排走;
没告诉过我,在讲座会上要把手机调成静音;
没告诉过我,等电梯或公交的时候,要先出后进;
没告诉过我,上下班高峰期乘坐扶梯要靠右站立;
他们没告诉过我的还有很多,然而我却并未因此而受到别人的指责。
这些在我年少之时他们没告诉过我的,我都在成长中通过不断学习和修炼来获取。
成年之前,你可以说他没教养,可以归咎于他的父母;但成年之后,你还说他没教养,甚至怪罪他的父母。那我觉得你可真是太有“教养”了。
我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并不懂得许多道理。每日辛劳的工作,也让他们没时间把精力花费在我身上。
而那些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家教”本身就是一件极其奢侈的事,就更别谈“教养”了。
在我的同学、朋友、同事里有很多这类人,但他们并没有给我很没有“教养”的感觉,反而是他们的温文尔雅、礼貌谦逊让我觉得这是一群很有“修养”的人。
更无语、更悲哀的是,有些人居然把“没教养”和贫穷扯到一起,却把“有修养”和家庭富裕相挂钩。
难道你的世界就真的这么狭隘吗?
写到这里,我也不是要为那些你们所说的“没教养”的人做辩护,也没什么好辩护的,破坏了社会准则、违背了规章制度,就应该接受共享群体的指责,向来都是。
我只是想说,他们明明是“修养”欠缺,你们为什么非要归类为“没教养”。
回到开头那些公号文章,如果把“教养”改成“修养”,好像也没什么不好吧!
其实这本是一件小事,无需浪费笔墨大动干戈,可我就是看不惯你们这些写手一口一个“没教养”往外喷的嘴脸。
我用知乎有条准则,即“不与人撕X”。所以在我写这些的时候,我依然奉行这条准则,不撕你们的X,我单撕你们的脸,就要看看到底有几层?
写到这里不由得冒了一身冷汗,你们说他们的行为“没教养”,那我说你们说他们的行为“没教养”的行为,也是“没教养”。
既然同是天涯“没教养”人,那就来吧,谁怕谁,看谁更不要脸!
来啊,让我们红尘作伴,互相伤害啊!!!!
(PS:不以偏概全,也不扯社会现象,只是看到几篇跟“教养”有关的文章,看得心口堵得慌,所以闲扯几句,仅此而已。)
- 哈哈!好犀利的一片辩论文!2017-05-16 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