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校园情

05-19 作者:豫原

难忘校园情 (豫原 17.5.19 于天津)

1960年秋,我考入了我县商丘高中,从此,开始了我三年的高中学业。

商丘县地处豫东平原,是座千年古城。俯瞰城池,内方外园,形如古币。城四周筑有高大的城墙,城外有护城河,水面宽阔,碧水荡漾,护城河外,还筑有一道土堤,像一条巨龙盘亘在城河外,给古城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我的高中学校就座落在城东南角内,南面和东面紧邻城墙。校院很大,据说,这里原是镇台衙门旧址。在我的记忆里,校院里旧屋不多,仅有两道红漆大门,高大的门柱上绘有古色古香的祥云图案。旧时镇台衙门的官威可见一斑了。校院西侧筑有一座大台子,学校开会,领导讲话,师生演节目,都在这个台子上。

60至63,三年的高中生活,是我人生中经历最艰苦的三年,也是我学得知识最多的三年。当时,正直我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生活相当困难,吃粮由家里带。本来,家里的粮食就不够吃,还要供应我上学,爹娘和我的弟弟妹妹们就一省再省了。我家离学校30里,每周六下午回家,周日返校,返校时要背上一星期的干粮。或是粮食,或是蒸好的馒头,窝头,菜包子,约有20斤。虽不算太重,但要走30里的路,对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来说,也不是个轻活了。记得,每走三、五里就要歇一歇,到学校时,已是日落西山了。有时候路上遇到拉架子车的叔叔,看到我们吃力的样子,就叫我们把干粮放在他车上,让我们跟着走,遇有沟沟坎坎,帮他推推车。这对我们来说,算是遇见好心人了。

我所在的班,除几个县城里的同学外,大都是农村的孩子,同学之间非常友爱,犹如亲兄弟姐妹。吃饭时大家围在一起,你吃点我的,我尝点你的,看到谁没吃的了,你给个窝头,他递块红薯。有不少次我带的干粮不够了,就是在同学的接济下,才过了饥荒。而实际上,大家吃的也只有大半饱,没到吃饭时间,肚里就拉起了警报。(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学校领导,老师对学生很关心。为补贴学生吃粮不足,发动全校师生勤工俭学。将校院内十几亩荒地用铁锹翻了,清除杂草,平整打畦,种上大麦和蔬菜。春夏,校园里一片青绿,大麦成熟时金灿灿一片。我们的学校被誉为田园学校。收获的麦子和蔬菜也都补贴到了学校的伙食上。

同学们虽然在半饥半饱中生活,但心情还是愉快的。学习都很努力,老师也很尽职,兢兢业业地做学问。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教语文的老师,他是一位老学究,善长文言文,他讲的李白的《蜀道难》,非常精准,透彻,切绘声绘色,让人如亲临其景之感。以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成了同学日常的一句口语,凡遇到难事,就学着老师的样子仰天长叹:“难于上青天啊!”当时,校园的学习空气还是比较浓的。清晨,校园里的菜地边,操场上,都能听到郎朗地读书声。晚饭后还有一堂自习课。我和几个要好的同学,常常从校内沿城墙土坡登上城墙,看书,背俄语单词。还常常站在城头看日出,观城墙外的护城河。宽阔的河面上,一片片茂密的芦苇,在风中滚着绿浪。一条条打鱼的小船在河里来来往往。渔民们有的张网捕鱼,有的在收割芦苇,那情景,就是一幅画。

63年高中毕业后,我当兵到了天津市。我的同学也各奔东西了。在部队,我常常想念我的老师,同学。想念我的校园,如父母般的恩师爱,如兄弟姐妹般的同学情。一回回梦里回校园,一回回梦中见同学------。魂牵梦绕,是我扯不断的牵挂。

1967年,我第一次回乡探亲,第二天我就去看我的学校。当我走进校园时,我惊愕了。原来,学校已被改建成了内衣厂,学校搬迁到了别处。教室成了车间,菜地成了存放货物车辆的场地,读书声被隆隆的机器声所代替。我站在那里直发愣,呆呆地望着车间里来回走动的纺纱姑娘,望着出出进进运货的汽车,心里说不出啥滋味儿。在以后的几年里,我听说内衣厂发展很快,生产的针织品质量好,畅销全国各地。改革开放后,工厂改制。再后来,工厂变成了多家私企和个体。

去年,我回家看望老母亲期间,想了不少办法,联系到了当年的十几位老同学,一起去看我们的学校。学校已完全没了当年的模样。厂院里盖起了一栋栋楼房,当年的内衣厂的模样也看不到了。我和老同学们在院内边走,边看,边聊。多熟悉的地方啊,多亲切的教室啊,那里沉淀有我们的足痕,有我们的身影,有我们读书的声音。当走到原来食堂前一片空地时,我们都情不自禁地停了下来。大家回忆着,谈论着。当说起围在一块吃饭的情景时,突然都沉默了,好一会的无语。大家一定想起了在吃饭时,你吃我个窝头,我啃你块红薯的情景。大家被那纯洁、真挚的同学情触动了,动情了。同学的眼睛湿润了,我眼里也噙满了泪花。一切都在无言中------。

弹指一挥间,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学校虽然没了,但学校一直在我心中:那红漆的大门,那一排排教室,那一片青青的菜地,那古老的城墙,那碧波荡漾的护城河,还有关爱我们的老师,亲如兄弟姐妹的同学-----。

启福

共 44 条文章评论
  • 当说起围在一块吃饭的情景时,突然都沉默了,好一会的无语。大家一定想起了在吃饭时,你吃我个窝头,我啃你块红薯的情景。大家被那纯洁、真挚的同学情触动了,动情了。同学的眼睛湿润了,我眼里也噙满了泪花。一切都在无言中------。 弹指一挥间,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学校虽然没了,但学校一直在我心中:那红漆的大门,那一排排教室,那一片青青的菜地,那古老的城墙,那碧波荡漾的护城河,还有关爱我们的老师,亲如兄弟姐妹的同学-----。唯有真情最动人,大赞!2017-05-19 17:33
  • 当说起围在一块吃饭的情景时,突然都沉默了,好一会的无语。大家一定想起了在吃饭时,你吃我个窝头,我啃你块红薯的情景。大家被那纯洁、真挚的同学情触动了,动情了。同学的眼睛湿润了,我眼里也噙满了泪花。一切都在无言中------。 弹指一挥间,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学校虽然没了,但学校一直在我心中:那红漆的大门,那一排排教室,那一片青青的菜地,那古老的城墙,那碧波荡漾的护城河,还有关爱我们的老师,亲如兄弟姐妹的同学-----。唯有真情最动人,大赞!2017-05-19 17:33
  • 豫原:感谢馨儿的赏读和赞赏。让我们共勉。问好文友!2017-05-19 20:49
  • 诚请文友们赏读,指导。感谢!2017-05-20 08:31
  • 拜读老师佳作,老师原来是商丘的啊,我们还是老乡呢,我是新乡的,拜读了,学习受益了,问好老师2017-05-20 15:08
  • 商丘还有古城墙吗2017-05-20 15:08
  • 我拜读了你(独步)的几篇佳作,收益匪浅,没想到真的遇到老乡了。我是商丘的。商丘是座古城,古城墙至今保存完好。旅游景点也不少,有空可去看看。问好老乡。让我们共勉吧。2017-05-20 15:24
  • 感谢大三毕业,相心,两审编委的赏读和审核。问好!2017-05-20 21:18
  • 谢谢鲁振中、倚石老人、醉死了算球,三位推审委的赏读和审核。向你们学习,问好!2017-05-21 22:26
  • 感谢芙蓉秋水推审委的赏读和鼓励。向你学习!祝好。2017-05-22 16:34
  • 谢谢东湖聚李胤德推审委的赏读和支持。向你学习。问好!2017-05-22 16:59
  • 十分感谢白云深处、和谐永远、雪、火淼,四审委的赏读,审核,鼓励。问好!2017-05-22 20:04
  • 谢谢清澈的蓝审委的赏读和鼓励。向你学习。问好!2017-05-22 20:43
  • 欣赏,赞2017-05-22 22:30
  • 欣赏佳作! 推荐阅读!2017-05-22 23:44
  • 欣赏佳作! 推荐阅读!2017-05-22 23:44
  • 感谢她山玉的赏读和鼓励。祝好。2017-05-23 04:58
  • 感谢墨妍文友的赏读和推荐。祝好!2017-05-23 05:05
  • 2017-05-23 11:21
  • 豫原:谢谢胡侃瞎周文友的赏读和鼓励。问好!2017-05-23 13:22
  • 难忘的高中校园生活。文字很流畅,真情实感向您学习,问好!并致创作愉快!2017-05-23 14:53
  • 豫原:谢谢魏兵文友的赏读和鼓励。让我们相互学习,共勉。祝好!2017-05-23 15:24
  • 看到您的求学经历,我也深有感触,我虽然比你好一些,但上学时期也一样艰苦,虽然老妈给了米粮和菜钱,但是当年长身体,每一餐都吃不饱,本来就不多的生活费,还想着省下一点买点自己需要的东西。当年,学校里的荤菜从来没有买过。感谢作者的大作!!2017-05-23 16:19
  • 豫原:感谢二妹子的赏读。看来文友在求学路上与本人有相似经历。实际上,那个年代上学的孩子都很艰苦。想想过去,看看现在,没法比呀。问好文友!2017-05-23 17:28
  • 深情的回忆,朴实无华,拜读佳作,祝创作愉快!2017-05-24 10:18
  • 豫原:谢谢杨林雪文友的赏读和鼓励。向你学习。问好!2017-05-24 17:24
  • 时光虽老,情意永在2017-05-25 16:23
  • 豫原:谢谢灵芙醉客的赏读,鼓励。问好文友。2017-05-25 16:42
  • 美文,点赞,推荐阅读!2017-05-26 10:17
  • 谢谢赫书芳文友的推荐和鼓励。向你学习。文好!2017-05-26 11:59
  • 欣赏佳作!推荐分享并问好!2017-05-27 22:14
  • 豫原:谢谢崔勇文友的赏读和推荐。祝好!2017-06-02 10:21
  • 阅读问候,推荐!2017-06-02 19:38
  • 谢谢秋实黾园的赏读,推荐。问好文友!2017-06-02 23:03
  • 情深意浓,感人肺腑!欣赏,点赞!2017-06-06 15:05
  • 豫原:感谢吴小虎文友的赏读和点赞鼓励。隔屏问好文友。2017-06-07 15:29
  • 弹指一挥间,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学校虽然没了,但学校一直在我心中:那红漆的大门,那一排排教室,那一片青青的菜地,那古老的城墙,那碧波荡漾的护城河,还有关爱我们的老师,亲如兄弟姐妹的同学-----好文笔,欣赏、点赞!2017-06-14 20:53
  • 谢谢雨季文友的赏读和点赞。隔屏问好。2017-06-20 14:52
  • 迟赏佳作!赞!2017-06-21 13:41
  • 谢谢白云深处的赏读和鼓励。隔屏问好。2017-06-21 14:31
  • 赞!2017-07-04 11:11
  • 感动!点赞!2017-07-07 17:07
  • 谢谢山榆文友多多赏读和鼓励。问好。2017-07-07 17:27
  • 谢谢山里文友的赏读和点赞鼓励。祝好。2017-07-07 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