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诗刊》为大搞诗歌活动披上美丽外衣
《诗刊》为大搞诗歌活动披上美丽外衣 (2017-05-20 09:15:28)转载▼
文:郑正西
“中国诗歌万里行”的口号多响亮:“以民族复兴和振兴中华为己任”,意思是,他们在响应中央号召,你反对他们就是反对民族复兴,反对振兴中华。《诗刊》搞的每次诗歌奖和诗歌活动,口号更是“堂堂正正”,甚至亮出“政治红线”,让你不敢触碰。例如他们去年底搞的“诗写三沙”,我揭了他们“挂羊头卖狗肉”,李满强之流出来“义正辞严”地威胁我,写三沙涉及捍卫国家主权,敢反对?我不反对宣传三沙,我是反对他们“来者不善”。事实结果不出我所料,劣诗获奖,情人获奖,获奖作品不敢公布。如此“诗写三沙”。
本月,5月4曰,《诗刊》又搞起了泸州酒厂“国际酒文化”诗歌大奖赛活动。你看他们打的什么旗号,他们说:
本次活动是一项响应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推广普及诗歌的公益性活动,由泸州市人民政府、中国作协《诗刊》社主办。
没错,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今年1月确实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我也详细读了这个文件。比如其中写有:(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二、主要内容
5.核心思想理念。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6.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
7.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是中国人民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滋养了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至今仍然具有深刻影响。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
三、重点任务
重点任务概括为四句话:“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展示好中国形象。”
文件写得很清楚,中华传统文化范围很广,《诗刊》怎么老是盯着名酒呢?无非是茅台、泸州老窖腰缠万贯。此前,《人民文学》搞了“茅台杯奖”,《诗刊》也跟着搞了“茅台杯诗奖”。中央巡视后,指出“为茅台酒厂做广告”,现在停办了。既然是宣传“中华传统文化”,为什么停办呢?说明,中央巡视组发现了他们打着正当旗号的谋私真相。停了茅台,又举起泸州老窖,而且又挂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有关文件招牌,用心良苦!凡是出现这样情节,我都会想起李少君,他最擅长伪装,会捞钱的诗坛“泰斗”商震“这点不如李少君。他们的名字都是“名片”:商震,从商的人才;李少君,永远的“君子”。商震与李少君搭配掌管《诗刊》倒是一对絶妙的搭档-----戴上君子的面具去捞钱。
诚然,我怎么会反对用诗歌去宣传传统的酒文化?我是说,用诗赛发大钱的方法是值得怀疑的。用一两首诗去讲好中国故事是不容易的,给10万元奖,给100万元奖也难以写出来,何况评奖人吹黑哨。
你不信吗?那就用事实说话:
2006年,《人民文学》的“茅台杯”奖,诗歌奖获奖者有汤养宗,获奖作品是《在汉诗中国》。
请读:
《在汉诗中国》
老天留眼,让我在自己的国度当个草民
让我在两条河流之间,看星星在树梢上摇晃
接受该来就来的雨水,也要和
脚下的蚂蚁说话,一些瓷器依然被我作为气体摆设着
街边,有人排着棋局,然后在一旁抽烟,直至天黑
村西有戏台,看戏的人将自己责难
墙角有花朵,片刻之后,就要放弃对谁的感激
在一切低处的物类中,有小脚不断踩到我
我认得一些汉字,会写诗
与自己祖国的母语一直热恋,对人说:
“哪怕你骗我,也幸福得要死。”
这首诗有“茅台”吗?与茅台酒文化有半根毛的关系吗?何况也不是什么好诗。
2015年,《诗刊》办的首届“茅台杯”全球诗歌征文,汤养宗又获奖,而且获的是10万头奖。他的获奖作品是长诗《举人》-----就是“举杯的人”简称。
这首诗很长,网上可以搜索到。洋洋万言写什么?这次和酒有关,可惜写些酒鬼的故事,节选一段:
(10)
在贤村,一个自称为酒神的人一个踉跄
就跌落在自家的猪窝里,拥着肥白的母猪
睡去,他的口水与母猪的搅在了一起
并梦见春风吹来,花开满地,河流
奔涌着红色的人群,这个欢乐的梦想家
梦中的事业正伴着母猪的哼唧声
与一江春水窃窃私语,忙的不亦乐乎
另一次,我拿着钥匙要打开对面的房门
轮番试过了每一把钥匙,每一把
都被拒绝,没有这家门与那家门是相同的
可那刻,因为迷醉,我被人狠狠骂了一回
虽然与酒有关,但与茅台无关,与茅台酒文化无关,更与国家“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无关。唯一与10万大洋有关。商震、李少君、林莽是主评委。难怪曾有人在网络诗选留言,说把10万元给他们的铁哥们了。
获得这次茅台杯次奖的还有一位山东的孙方杰,《诗刊》青春诗会“黄浦军校”学员,他的获奖诗叫《看见》。在网上搜索了半天也没看见,倒是搜索到他看见一只蚂蚁爬树。这水平让“黄浦军校”蒙啊羞!
孙方杰:《一只蚂蚁来到树上》
一只蚂蚁来到树上,
这是立春之后的第一只蚂蚁,
它为大树送来了春天的消息,
喊大地从冬眠中苏醒。
一只蚂蚁来到树上,
它和大树有了一个秘密的约定。
每棵大树都有飞翔的理想,
才从大地生向天空;
每一只蚂蚁都渴望看得更远,
所以才来到树上,频频地
目测树梢与天空的距离。
恍然间,我看见了自己
童年和少年的我,向着一棵树的顶端
奋力地爬着……而今
我已人到中年,仍没有爬到
一只蚂蚁所爬上的高度。
《诗刊》社这次又在搞泸州老窖“囯际酒文化”10万元诗歌奖活动,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获奖作品是怎样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佳作。
------------
有人又在吐槽伊沙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7-05-20 07:20:53)转载▼
杨洪昌再荐:伊沙上“中国当代无耻诗歌榜”
2017-03-22 杨洪昌
有人又在吐槽伊沙
杨洪昌,诗人圈今日说特邀作家。
诗说杨洪昌
杨洪昌再荐
伊沙上“中国当代无耻诗歌榜”
请先看伊沙选入《新诗典》的一首诗和他的“百字评述”——
《书的妙用》
——大九
每次穿过二轻巷回家
一排排小旅馆暧昧的门窗内
按摩女敲击玻璃的暗示
会渐次响
起
我在一次偶然中发现
只要在腋下夹本书
那些撩人的暗示就会自动凋落
2017.2.15
伊沙:空谈理论很无聊,咱们都别揣着经验装糊涂,什么是现代诗?这就是现代诗!这就是作者大九来自的内蒙古最缺的一种诗!毫无疑问,大九是内蒙古最现代最先锋的诗人,他仅凭这一首诗就可以超过我尊敬的歌王腾格尔半生的歌,因为前者是创造,后者是重复。由此看来,写出优秀的现代诗就是对故乡、对国家、对民族最大的贡献。
【这是杨洪昌的】我之所以再荐,是因为在未满编选的《中国诗人村》里,他已位立榜单。
再荐理由如下:
一、这么一首诗,也成了典,而且“超过”了“腾格尔半生的歌”!
实事求是讲,这首诗是有些机巧或者干脆叫技巧的一一它以“书”——力不可敌的东东——为依托,战胜了色诱。咋一看,不得了!但事实上,诗人其时应该是吃饱了的,否则,老母猪都是双眼皮的时候一一可能吗?我有个教授朋友有一年去河口,逛“越南街”的时候,人家别人不拉,专拖他一一他也说,我是个读书人、是教授,不干这个!戴眼镜的最厉害,就要你!人家的汉语半点儿不含糊!
二、 “由此看来,写出优秀的现代诗就是对故乡、对国家、对民族最大的贡献。”
言之凿凿!
但我要说,前提既然不成立,那么这个悼词似的评语就一定不成立。
伊沙本人及他的这个“典者”和其他“典者”,我承认:其智、其才,比我不低——但他,以及他们,在这个时代都做了什么呢?
——在这个过街老鼠的时代——他没喊打——他们自然也就不会喊打。问题是,他还代表他们说,咱们的诗歌“已达到初唐的高度”!单从诗意或诗艺来讲,他要这么说且由着他,可他把这首诗——也就是他所代领的诗歌推向这么个高度,就太不要脸了!
见过不要脸的——脸比他大,但他的表情更丰富。
——推荐——
有人又在吐槽伊沙有人又在吐槽伊沙
- 看来获大奖的诗,未必是上乘之作,里面藏有不可告人的秘密,真是厚颜无耻,亵渎了诗歌的灵魂,误导读者,害群之马。欣赏阅读,推荐阅读!2017-05-20 20:02
- 看来获大奖的诗,未必是上乘之作,里面藏有不可告人的秘密,真是厚颜无耻,亵渎了诗歌的灵魂,误导读者,害群之马。欣赏阅读,推荐阅读!2017-05-20 20:02
- 哎无语,我要移民了2017-05-20 23:00
- 阅读2017-05-27 22:07
- 外衣 精神外衣 物质外衣2017-06-07 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