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作者:亓方文

有很多文学艺术作品,很难懂,比如王家卫的电影《2046》,就有很多人说没看懂。其实什么叫“懂”呢,就是有理解、有共鸣。而这种理解的共鸣又是单向的,多边的,一百个人看红楼梦,就有一百个看法,谁也不能说谁就是错的。

记得流沙河曾经说过看不懂的诗不能说是坏诗,好象真实的意思是针砭某些诗人故意把诗歌写得晦涩,但前几年“梨花体”被骂那么惨,可见太浅白了也不行。

其实就像郭德纲力挺小沈阳时候说的“做艺人卖的是艺,怎么走是自己的事,有没有人看那都是业务上的事,”很多时候评论家都和我一样,闲着没什么事而已。

其实诗歌是不同于说话的,终究是有回味的。比如我曾经举例过的这一首:《剩下我一人》

我的侄子

刘又源(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他5岁半

和另外一个孩子

出去玩了

诗当然是大白话,但要注意的是题目:剩下我一人,这里边就有空间,也就有了诗意。

这是我的个人看法,想象一下两个5岁半大小的孩子在一起会是多么吵闹,他们出去玩,屋里会突然静下来……

回到那 《2046》,男主角坚守自己的狗屁信念,不投入进去,他是怕伤害谁,还是怕谁伤害到自己?回来回忆说“如果能放下过去,就……”那是对别人说的,更是对他自己。也就是说他最终也没能放下,而这没能放下的,却是从来都没出场的人物。

女主角们,有的也坚守,胜利了,出人意外的大转折;有的却还是失败,没规律可循的,这就是我们的人生。

爱因斯坦曾经给卓别林修书一封:“你的电影《摩登时代》,世上人人都能看懂。你会是个伟人的。爱因斯坦。”一周后,爱因斯坦收到回信:“我更加钦佩你。‘相对论’世上没人能懂,你已是一个伟人了。卓别林。”

我读《变形记》,读《尤里西斯》,像很多人一样,只看自己看懂的那一点,哦,更正一下,是自以为看懂了的那一点。

共 2 条文章评论
  • 形散神不散。 [问好文友] 2017-05-24 07:22
  • 回复@超越生命:谢谢朋友,问候!2017-05-24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