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拿来主义
05-24 作者:刘素娟
也谈拿来主义
山东曹县砖庙镇李路相小学 刘素娟
鲁迅先生告诉我们不能光送出去,还要拿来。我们老师都谨遵教诲,尤其喜欢拿来。听说哪里的教学模式很好,于是马上抱着一颗虚心不惜跋涉几百里甚至上千里去学习。带着学习的心得日夜兼程地赶回学校,迫不及待地将虚心学来的别人的成功模式运用到自己的课堂,结果一用发现效果跟别人相差甚远,甚至还不如自己原先的老一套效果好,于是用了几次后又走回了老路。我想这不能怪别的模式不好,问题不是出在这里,而出在我们只搬来了别人模式,而忽略了运用一种模式要在一定的软性环境下才会有作用。我们拿来的只是别人表面的做法,对于别人和学生养成的默契感、师生关系的优良性、学生学习的欲望性、教师的个人素养等这些是搬不来的,而这些隐形要素恰恰是滋养别人教学成功的软土壤。橘生准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正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对别人的经验,不能光简单的拿来,如没有合适的生存环境,别人培育的再美的花到了自己手里可能就会成为枯枝败叶。所以我们最好不要生搬别人的经验,我认为最好的模式就是你结合自己的班级主动创造出来的,这才是最适合自己的,也恰恰是最有特色的。正所谓,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是自己的,越是实用的。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