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花开
201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20周年的日子,国家主席莅临香港视察,香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项事业蓬勃发展,面对美丽的香江、鲜艳的紫金花,思绪万千。四十年来,美丽的香港时刻牵动着我的心,在我人生成长的每一个紧要关头,给我最好的滋润与给养。
青少年时期每年的春节、或者是寒暑假档期,家人与长辈都会给我展示香港的影视文化、通俗音乐,众多港籍明星就是这样认识的。他们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成为我们少年时代最易普及的热点与关键词。比如歌迷的偶像四大天王就是中学时代和同学们一起认识的,也是与伙伴们一起谈论的最多的话题。香港的繁荣,快节奏的生活,现代的都市文明,港商富豪的企业家意志与创业传奇故事,成为农业社会乡村的新期待。到东南沿海打工的乡亲与伙伴,谈及港资港企,大多讲述他们的勤劳与简朴。如在深圳置办工厂的港企业家打拼10年,回归香港时将企业交付给一名在企业工作10年的年轻人,原因就是这位企业员工的爱岗敬业。
记得在县城读书时,一个周日的下午上解放街购买换季的衣物,听到张学友“每天爱你多一些”的经典粤语歌曲,张天王歌唱的间歇旁白更是平易近人,如相识多年的近邻,一辈子的好朋友,一个天涯海角都不会生疏的家人,这也许就是香港人注重家庭、亲情、血脉的文化之根,是香港人长期以来热爱祖国的传统。
2000年上半年,在武汉洪山广场的一间写字楼里,一位依着体面的香港籍经理向我介绍说,他们的企业做基金定投,并且跟我同姓,愿意带我做好选股、技术分析的工作,希望我能在金融领域有所实践,并能分享收益。我想,大概因为经理是香港人吧,所以愿意给我机会,冥冥中注定的香港小生的命运。
......
2004-2014年间,我跑遍了北京18区县,北京的大、中、小企业都有我的简历,知道我做过什么、能做什么、可以做什么、将来会做什么,一位大众的北漂、一位民众熟悉的京语者。(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一个阳光和煦的下午,我来到CNR介绍的京民医院,接受香港国药基金的赞助治疗,两个月后终于临近康复,心中集聚的苦闷舒缓了很多。疗程完毕后,我给医生赠送了一面锦旗,医生收下后没有挂起,大概是因为我署名的缘故。院长说,“你的批次治疗是因为香港国药基金赞助”,“我们医院经常受到社会各界的赞助,因为我们有社会公益的行为。”再后来的日子国家就陆续有了新医改,北京大学医疗产业研究中心还向我发出调研信函,向康复一线了解详细的事实。
在北京工作的日子,恰逢国家新医改如火如荼的开展,我满心欢喜的向市卫生局建言献策,并列举一些细节,感念时令与市民的热忱,相信首都的明天更好。
如今,我就读中国医科大学的药学专业,到医药行业身体力行,对中国特色的药品质量管理与医药联合体有了切实的感受,如果第四次工业革命潜移默化的进行,医药行业是机器人最无法取代的,医者仁心,真正的医者父母心;香港的医者,如朝阳绽放的紫金花,开在患者的心理,慈悲御难的佛心。
感念香港,怀念香江,今日忆相逢;红日、夕阳,晓沟、满月,点点滴滴,似镜中花却非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