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朝圣}
一个人的朝圣
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读书习惯,不知道别人是怎样,我却是多唯书名而择读。书的名字似乎有着极大的诱惑,在浩瀚的书海中,我总会凭着一种特有的直觉,就象默契的多年老友般,远远地就一眼相中了它。每每读罢总能让自己感慨唏嘘良久。
/
《一个人的朝圣》就是这样亮相于我眼前的。哈罗德·弗莱,一个在酿酒厂干了四十年销售代表后悄然退休、不曾升迁、无友亦无敌,再普通不过的一位老年绅士(当然英国男性多有绅士情结)。他跟隔阂很深的妻子住在英国的乡间,生活平静,夫妻疏离,日复一日。忽然某一天,一封来自二十年未曾谋面的老友的告别信,打破了他寂静冷清的生活。震惊、悲痛之下,哈罗德写了回信,在寄出的路上,他经过了一个又一个邮筒,越走越远,最后,他从英国最西南一路走到了最东北,横跨整个英格兰。87天、627英里,只凭一个信念:只要他走,老友就会活下去!虽然一路之上不断地有人怀着不同的目的加入朝圣的队伍,但却无人能懂得他朝圣的初衷,虽然一路之上有挫败有动摇有着近乎崩溃的时刻,但仍有关爱、帮助和人情,哈罗德最终还是抵达了目的地,用那份纯真的友情抚慰了老友最后一程。
哈罗德千里跋涉的故事,固然感人,但我更为关注的是,从他脚步迈开的那一刻起,与他六百多英里旅程并行的,是他穿越时光隧道的另一场旅行。回忆——无孔不入的回忆贯穿了他整个行程,哈罗德只是一个普通人,他的错误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可能会犯的错。在路的彼端,在时光的尽头,在人生的末尾,拂去岁月的蒙尘,那一点一滴的遗憾,正是普通人的渺小与孤独鼓动起我内心的波澜。回过头来检点下自己,每天做的事不就是不断将一只脚放到另一只脚前面吗?!这样的日子暗淡无光、机械重复、形影相吊;然而身边的人又是怎样的呢,表面看多为如此,但实质上每个人的生活又是独特的,每个人都走在自己不同的朝圣之路上。
/(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哈罗德的妻子莫琳,她起初很茫然愤恨,因了儿子戴维的死,她已经恨了哈罗德很多年,而随着哈罗德的突然离去,莫琳痛苦、迷惘、挣扎,她第一次试着站在哈罗德的角度看问题,小说最后一段:“两个身影就这样拉着对方的手,站在海边,在笑声中摇晃。”经过这样一场风波,他们又一次牵起对方的手。小说结尾是这样明快、自然,就象他刚走出门准备投寄信件时一样:哈罗德继续沿着新住宅区走下去,温暖的阳光覆在他脑后、肩上。
/
读罢掩卷,我陷入沉思,人各自都有各自的朝圣路,而我的朝圣之路该如何走下去呢,朝圣,心灵的磨砺,脱胎换骨的蜕变,人生的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升华......,我这样想着,天已近午,阳光尤其明媚。
- 非常感谢心静如水老师!祝快乐每一天!2017-07-03 12:11
- 非常感谢七月老神仙老师!祝快乐每一天!2017-07-03 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