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

07-11 作者:懂之后~转身

今天是传承社会实践队在黄略许屋学校支教的第二天,我的工作是后勤组组长,兼任体育课老师、英文课老师,虽然忙碌,但充实、获益匪浅,旨在三味。

其一,平凡之味。作为当天后勤组的组长,第一件工作便是买菜。五点半便起了床,推开门,东方已泛鱼肚白。但见:雨后的清晨总是如此的清新宜人,凉风徐来,夹杂着些许水汽和泥土的淡香。许是这风是从不远处田野里吹来的,还夹带着若有若无的稻香。院子里的老树在轻风的撩拨之下,自然地骚自首、弄起姿来,时有雄禽鸣晓,四野里蛙声不断,远山灯火还依稀亮着。我喜欢这种将晨未晨的感觉,万物从黑夜中醒来,新的一天的故事即将开始,总能给我满心希望和对新的一天的期待。沿乡间小路步行到几百米外的小集市买菜,只见人流涌动,甚是热闹,有“王婆”自卖自夸其菜,有猪肉店主自擂自吹其肉,各种小贩不停招手拉拢顾客。小贩们倘若做成了生意,必然笑口相送,长作揖道“欢迎明天再来”;若是顾客只看不买,小贩们脸色不会太善,尽意游说之后顾客依然不买他的账,小贩们便冷眼相待,转身笑迎其他顾客。市集里,各种叫卖的吆喝声,激烈的讨价还价声,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虽然吵闹,但也不乏趣味。我窥视到这一瞬间,觉得这便是人的平凡生活中的事情,觉得这便是人间的喜和爱。

其二,授课之味。第一次作为一个老师站上讲台,紧张无可避免,但整个授课过程还是可以的。课后,我进行了反思。首先,要想上好一堂课,备课很关键。备课要在熟读、研究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写出自己对这堂课的理解,包括教学目标、知识点的讲授顺序、重点的把握、难点的突破。备课是上课的基础,一堂课备得充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堂课的传授效果。其二,要想上好一堂课,充分的备课当然必不可少,但在课堂上一定不要忘了调动同学的积极性。当前的新课改无一例外都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因此,在课堂上,可以多一些互动环节,互动既能让学生参与课堂,又能提高学生积极性。第三,上课要有激情。演员是舞台上的表演者,而教师则是讲台上的表演者,教师也需要表演艺术,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教师在讲台上的语言,包括肢体语言,前者要有幽默感,并且讲话时语速不宜过快,该慢下来时就慢下来,最好抑扬顿挫,该停顿的地方要停顿,后者要有丰富而恰当的姿势。再者,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多听取学生的意见。虽然备课备得很充分,但在课堂上不能一味地完全按照自己备课的思路来讲,而是要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情况灵活地调整授课思路。最后一点是要随时保持高涨的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其三,童真之味。小孩子虽然顽皮,但却天真无邪,活泼而好动。看着他们嬉皮笑脸在玩闹,看着他们纯洁的眼神,感觉就像是隔着一段时空的距离,看到了年幼时的自己,也曾有过如此的单纯和“天大地大我最大”般的天真,心中不禁怅然。

撰文/陈霖

撰文单位:传承社会实践队(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