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父亲

07-24 作者:同学中年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18年了。

父亲是突然去世的。从父亲去世到出殡的6天里,我日夜守护着父亲的灵柩,没有感觉到他已逝去。出殡的那天,我才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是个没有爸爸的孩子。现在我的儿子都18岁了,我还经常想,要父亲还在……他是会经常嗔骂我的愚蠢和顽劣的。

父亲是我们兄弟姊妹10个人的爸爸,而父亲自己,却从来没能叫一声爸爸。

父亲先天不足,2岁的时候还不会说话,祖父就已只身逃荒。父亲6岁时,才知道祖父早已去世。身体羸弱的父亲和曾祖母、祖母、伯父相依为命,找泥水匠、篾匠学手艺,要么师傅不收,要么祖母可怜父亲年龄太小、身体太差,怕也像祖父一样有去无回,都没有去成,最后找了个裁缝去当学徒。临行前一晚,祖母给父亲缝补衣服,父亲一觉醒来,发现枕头都被祖母的眼泪湿透了。母子抱头痛哭,决定再去读几年书再说。那个裁缝师傅十分蔑视父亲母子毁约,说:哎呀,读书好啊!垃圾堆里的竹笋好像都很粗壮啊----要读出来我给你扫三年地!

父亲从四年级直接去读六年级。第一次月考除语文都不及格,学校劝退。父亲痛哭之余,哀求老师再给一个月试读,第二个月,总算门门及格。小学毕业,全县统考第二名,当时的县政府还给他颁发了一块银牌。

父亲读完师范,就已经成为县里年轻人中的佼佼者,人们钦佩于他的博学,崇拜他的书法。解放后,加上世代贫农的身份,年轻的父亲似乎春风得意起来。但是,随后的政治运动,由于母亲的出身,他前途暗淡。很多领导和朋友都劝父亲离婚,不要因此牵连,埋没自己,更不用担心找不到更好的老婆。父亲坚定地说:人家在我贫困的时候嫁给我,我不能背信弃义!父亲的事业从此江河日下,任职单位也从机关到学校,从县到乡,从乡到村,从中学到小学。退休前为了养家糊口,还曾经情真意切地申请做个邮递员。(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当时我很小,很为父亲没能申请到做一个骑着自行车的邮递员可惜,根本体会不到父亲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提出这样申请的痛苦。后来慢慢长大,才知道这是怎么样一种残酷的人生!

父亲为了养育我们兄弟姊妹10个,家庭负担沉重,经常向人借贷,有时是一斤米、半斤油,甚至是半篓已发酵变酸的番薯丝;人口日益繁多,父亲经常在有限的假日进深山砍柴、捡取废弃木材用来搭建房屋;经常看着别人吃白米饭,自己吃野菜红薯……改革开放后,父亲经常感慨地说:没想到这辈子还能吃饱饭!

父亲一生穷困潦倒、事业衰败、职位卑微,奇怪的是四方八面的人都很敬佩他,甚至很多人认为父亲是当地最好的人。老少妇儒都知道有一个卓松材老师,可怜他时运不济,说他最有水平,说他是个好人,说得到过他的帮助,说他写的字怎么怎么的好。很多人口口传颂他的故事,有些人甚至收藏他的字迹,认为会带来好的福气。在父亲最艰难的岁月里,也正是这些人从方方面面接济父亲,帮助父亲。父亲也经常要我们记得,正是这些人的帮助,我们兄弟姊妹10个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才没有饿死。

父亲如果没有去世,现在应该85岁了。我们知道父亲在天国一定会过的很安好,会和在世间一样受人尊重。但是我们还是非常思念父亲,希望父亲能听到母亲朝夕的叨念;希望父亲能听到我们10个儿女异口同声的感激;希望父亲能听到他去世时还不满百日的孙子在清华园里对“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解读……

共 9 条文章评论
  • 我的父亲离开我们三年了,姐妹三人也是非常的想念,父亲只有小学文化,凭着自己的力气供我们三个读书,母亲的身体不好,全家的重担全压在父亲一人身上,我们三个马上出人头地了,他却离开了我们,好心酸,好惭愧。2017-07-25 09:30
  • 感动2017-07-25 16:58
  • 为什么看不到评论?2017-07-27 19:01
  • 我当然喜欢这个文章,为什么我看不见别人评论?2017-07-27 19:02
  • 喜欢文章的朋友估计都曾经感同身受,奇怪我看不见朋友们的评论。2017-07-27 19:04
  • 回复@洋流:感同身受2017-07-27 20:13
  • 回复@茱孄:谢谢2017-07-27 20:13
  • 本文写于2013年4月2017-08-01 19:01
  • 感念父亲的伟大,那个年代的人真能吃苦,值得敬佩!2020-08-16 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