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汤,已不是原来的那个味

07-24 作者:爱鱼的懒猫

今年春节回家期间,母亲照样抓了只自家养的老母鸡,父亲宰杀洗净,放在高压锅里。一个小时后,一碗飘着黄黄的油的鸡汤放在了我的面前,吹去上面的浮油,用嘴嘬了一口冒着热气的鸡汤,有了一种心满意足的惬意。母亲特意在我的碗里放了一只鸡腿。拿起鸡腿的就啃了起来,半碗鸡汤下肚,却怎么也找不到小时候的味道。终于忍不住还是问了母亲;“妈,为什么我吃不出来小时候的味道?”。母亲嗔怪的看了我一眼“你是现在好的吃多了”。父亲在旁边看都没看我一眼,悠悠的冒了句“现在什么都变了”。我吓的没敢再接下去,是啊,现在什么都变了。

小时候,农村人是会在自家院子里或屋前屋后放养几只鸡鸭的,平时鸡鸭是舍不得吃的,鸡蛋鸭蛋卖了可以买点糖,盐等日用品。只有到了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杀一只自家养的鸡鸭来改善伙食,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多的调料,也没有高压锅一类器具。只有一个小土罐放在烧柴的小土灶上,就把洗干净的鸡和水放进去炖。因为要炖的时间长,所以塞柴火的事基本上都是我和弟弟的。一般要炖四五个小时。记得那时候,我很乐意干这个活,可以借着看鸡肉有没有熟的机会,把鸡皮撕一小块吃掉,是不敢撕很大块的,怕爸妈知道会挨骂。有时候撕了几次就不敢再“试吃”了,就趴在土罐旁边闻着香气,留口水。到了晚上,父母干活回来,母亲照例在灶台上把鸡块分好,也会照例微笑的说一句“我们家的鸡只有一半鸡皮”。我或弟弟肯定会不好意思的低下头。母亲每次分鸡肉几乎都是一样的,我和弟弟每人一个鸡腿,父亲的是鸡的那两块胸脯肉,而她的碗里就一个鸡头和少许鸡杂。很小的时候,母亲一分好,我和弟弟就马上端起自己的那碗到堂屋吃去了,最后碗边的汤渍都要用舌头舔干净,母亲每次都会微笑着让我们不要把碗吃了。慢慢的长大,我们知道了母亲的良苦用心,每次分鸡肉的时候,家里都会大战一场,每个人都会把最好的那块放到母亲的碗里,一般要在每个人的碗里轮回好几次,结果都是母亲假的生气了,还是原来的分配方案。母亲的理由是;父亲要干重体力活,我和弟弟要长身体,都需要营养。而她不喜欢吃鸡肉。这个理由,我们也假的相信了整个少年时代。

现在早就过了那个物资贫乏,经济拮据的时代,想吃鸡汤是件很简单的事,可在也没有那个“味”了。

现在的心灵鸡汤也很多,在朋友圈泛滥不堪,令人生厌。一直认为心灵鸡汤泛滥的年代,就是精神最空虚的年代,就是行尸走肉的年代。记得读书的时候,书本上周总理的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激励了几代的少年,为几代中国人的骨骼补了“钙”。这才是心灵鸡汤的原味,才是心灵鸡汤的作用。现在呢?粘贴,复制,转发……编辑的人在求点赞,转发的人看都没看,每个人都可以一夜间变为哲学家。曾与友人笑谈,现在什么东东都可以熬成一锅心灵鸡汤。我想问一句,你看了吗?你入心了吗?你补骨了吗?你身体力行了吗?

变是为了延续,不该变的是那个“味”!

共 1 条文章评论
  • 为佳作点赞!2017-07-26 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