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存的家族秘密

07-27 作者: 胡侃瞎周

 封存的家族秘密

      五四年,父亲25岁任东津区宣传委员,母亲20岁在相邻峪山区工作。认识后,父亲的英俊,能干;母亲的文化,聪慧。相互欣赏相恋。

      当时解放不久,征战多年的南下干部忙着成家。常以组织名义作媒,本地干部极反感。为此,母亲婚后写了篇《现在媳妇将来寡妇》的文章,受到通报批评。五五年,有个南下干部调省城前,让组织作媒对母亲说:愿意就同调省财政厅。东津余区长〈后县长〉是本地干部,知道后对通信员说:“去把小涂被子搬来”;又对父亲说;“今晚结婚,免得别人惦记”。父亲买了两块钱糖发给大家,两床被子一合结婚了。可第二天父亲上班后,母亲出走不归。

      原来父亲走后母亲整理衣服,见葙子里有个证。暗想真下功夫,人没来结婚证就办了,可细看是父亲的离婚证。区长解释:小胡是封建包办婚姻,结婚当晚出走两年没回,未圆房。母亲听后才回去,从此父亲落下了怕老婆的病根。

    婚后的父母互敬互爱,一生未红过脸,说过粗话。母亲襄阳五中名校毕业,字、文章写得好。父亲的讲话,报告很多都是经母亲的手。父亲患上当时的绝症肺结核,未听组织调动受处分后,常发病吐血,每年几次病危通知。母亲照料父亲,支撑着家的同时,还承受着“拖胡书记后腿”的非议。为避开世俗冷眼,缓解父亲心中压力,母亲远离人群,常带着一家人到田野上散歩。父亲心烦时,母亲常说:“咋,嫌我伺候的不好,叫麻子来”;我们调皮时母亲也说,叫麻妈来管你们。母亲说的麻妈是父亲离婚的媳妇。奶奶偷偷说,麻妈很漂亮只是脸上有几个白点。在母亲的精心照顾下,父亲无数次从死亡边缘活下来。文革后,父亲出来工作很多人不敢认,因为传死的次数太多,现在身体这么棒。父亲离休后和母亲行影不离,不见母亲,父亲饭都不吃;母亲血压高,父亲每天定量,按时发药;父亲修水库长期泡在水中落下的静脉曲张,母亲自制药酒每天给父亲擦推,八十岁的父亲还被母亲治好了。

      父亲七十岁生曰时,一次“危机”爆发。寿宴后父亲感概地说:“能活到70岁,都是你妈的功劳。”母亲说:“我哪有麻子好呀。”这时二妹夫诡异地说:“在火车站有个人跟哥很像。”父亲脸色巨变。经追问,原来妹夫是听姑姑的儿子说的。原来父亲跟麻妈有个儿子,大家都说快认回来。母亲说,顺便把你们麻妈也接来,我也休息,休息。父亲大发脾气:“莫瞎说”。第二天母亲就得青光眼住院开刀,医生说,急火攻心。(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找姑姑核实,姑姑说父亲结婚当晚出走两年没圆房是真,父亲调东津后,带信让麻妈去,半个月后麻妈回来对姑姑说:“你哥嫌我没文化。”便收拾衣物回了娘家。奶奶送去两担麦子,麻妈不久嫁人,婚后五个月生个男娃,当地叫带肚孩。父亲又让把土改分的牛送去。早年麻妈常带小孩给姑姑看,姑姑搬到县城居住后断往来。我问咋不认呢?姑说:“那时你父亲遭难,命都难保咋认?”好在麻妈的丈夫是大队书记,哥招工到铁路。现一儿一女。嫂子改革开放后,在新华市场批发布,是首批富起来的个体户。

      回来后我找到父亲说:“连我都瞒,两年都过了,半个月不能坚持,留下后遗症咋办?”父亲垂头丧气的说:“你妈就这样了咋认?再说,那边是一大家子,这事不光彩人家认吗?两家平静幸福就好!远远看着吧!”

  母亲有时候不搭理父亲,有一次对我们说:“我姓涂他姓胡,真是糊糊涂涂混成一家,气的我就没领结婚证。”我说:“这是非法同居,我们是非婚子女真难听。”两人一笑和好如初。但母亲还是常拿麻妈挤兑父亲。父亲去世后,每年清明,母亲同去给父亲上坟。烧着纸钱还说:“老头子有福气活着我伺候。死了有麻子伺候。给你送钱来了,盖个四合院好好过吧。”

     当我说要写这段历史时。母亲说:“写吧,认了也好,到时我跟你爸说,把你儿子找回来了肯定高兴。”可要认,问题来了。两位老人已作古。认,还要做基因鉴定人家不愿意咋办? 细想父亲说的有理,两家平静幸福就好!为啥要满足自己的欲望,让别人不爽呢?远远看着不也是一种亲情牵挂吗?

     哥是否知道亲生父亲是谁?是否也远远地看着?是否对父亲有怨气?和父亲是否接触过,有过约定?姑姑的话是否有水份?看来这些都将在历史长河中淹没,永久封存!

                                   完稿于二零一七年三月二十日

f

共 50 条文章评论
  • 真人,真事,真感情2017-07-27 11:45
  • 豫原:拜读文友的好文章。真情实感,令人感动。点赞,推荐共赏。问好了。2017-07-27 12:27
  • 拜读!欣赏!幸福的一家人,比什么都好!点赞!推荐阅读!2017-07-27 12:39
  • 为佳作点赞,曙光问好,顺致夏安!2017-07-27 13:22
  • 2017-07-27 14:52
  • 照片好帅气!拜读!点赞!真情实感,令人感动!推荐阅读!2017-07-27 15:42
  • 赞真人,真事,真感情!敬仰真善美的风尚!问好老师!幸福安康!2017-07-27 20:03
  • 欣赏,实实在在,难能可贵。赞。问好,荐读!2017-07-27 20:48
  • 扣人心弦!欣赏,点赞!2017-07-27 21:16
  • 回复@豫原:谢谢!我是以写历史的态度写文章,决不虚构,欢迎大家多提意见!2017-07-27 21:26
  • 回复@山里:谢谢!我是以写历史的态度写文章,决不虚构,欢迎大家多提意见!2017-07-27 21:26
  • 回复@红彤彤的曙光:谢谢!我是以写历史的态度写文章,决不虚构,欢迎大家多提意见!2017-07-27 21:27
  • 回复@星宇翔蓝:谢谢!我是以写历史的态度写文章,决不虚构,欢迎大家多提意见!2017-07-27 21:27
  • 回复@长江之水:谢谢!我是以写历史的态度写文章,决不虚构,欢迎大家多提意见!2017-07-27 21:27
  • 回复@建梁洲:谢谢!我是以写历史的态度写文章,决不虚构,欢迎大家多提意见!2017-07-27 21:27
  • 回复@吴小虎:谢谢!我是以写历史的态度写文章,决不虚构,欢迎大家多提意见!2017-07-27 21:27
  • 欣赏,好!2017-07-27 22:03
  • 回复@赫书芳:谢谢!我是以写历史的态度写文章,决不虚构,欢迎大家多提意见!2017-07-27 22:58
  • 2017-07-28 08:30
  • 想起那篇《父亲进城》(激情燃烧的岁月),老一辈的岁月情感! 另外“葙子”应该是“箱子”吧,问候老哥!2017-07-28 09:30
  • 回复@北方:谢谢!我是以写历史的态度写文章,决不虚构,欢迎大家多提意见!2017-07-28 13:03
  • 回复@亓方文:谢谢!我是以写历史的态度写文章,决不虚构,欢迎大家多提意见!2017-07-28 13:03
  • 感人的故事,问好老师! 2017-07-28 18:00
  • 回复@草木白雪:谢谢!我是以写历史的态度写文章,决不虚构,欢迎大家多提意见!2017-07-28 18:43
  • 欣赏,问候好友,推荐阅读!2017-07-28 20:16
  • 故事感人,情感深挚,语体朴素却韵味深沉!欣赏胡老师的新作!我是您的忠实粉丝哦!2017-07-28 21:09
  • 回复@玛格丽特:谢谢!我是以写历史的态度写文章,决不虚构,欢迎大家多提意见!2017-07-29 06:11
  • 回复@荟琄幽人:谢谢!我是以写历史的态度写文章,决不虚构,欢迎大家多提意见!2017-07-29 06:11
  • 读出了人间的真善美!点赞!2017-07-29 19:57
  • 让人感伤!2017-07-29 21:27
  • 欣赏老师佳作,学习受益了,问好朋友,推荐阅读2017-07-29 22:33
  • 回复@九江邓世潮:谢谢!我是以写历史的态度写文章,决不虚构,欢迎大家多提意见!2017-07-30 05:42
  • 回复@杨林雪:谢谢!我是以写历史的态度写文章,决不虚构,欢迎大家多提意见!2017-07-30 05:43
  • 回复@独步:谢谢!我是以写历史的态度写文章,决不虚构,欢迎大家多提意见!2017-07-30 05:43
  • 雪,能写出来是勇气,能够面对是人性的最真态度。这篇文章体现了作者的生活太度,真诚,尊重历史。远离了浮夸,看到人性的美。推荐。2017-07-30 11:46
  • 点赞!推荐并问好!2017-07-30 12:24
  • 2017-07-30 13:00
  • 回复@雪:谢谢!我是以写历史的态度写文章,不会写假大空的文章。欢迎大家多提意见!2017-07-30 13:25
  • 回复@王平如是说:谢谢!我是以写历史的态度写文章,不会写假大空的文章。欢迎大家多提意见!2017-07-30 13:25
  • 回复@心静如水:谢谢!我是以写历史的态度写文章,不会写假大空的文章。欢迎大家多提意见!2017-07-30 13:25
  • 欣赏!推荐阅读!2017-07-30 16:30
  • 赞赏之余,祝幸福安康!如意吉祥!2017-07-30 16:36
  • 分享点赞,推荐阅读!2017-07-30 17:33
  • 回复@墨妍::谢谢!我是以写历史的态度写文章,不会写假大空的文章。欢迎大家多提意见!2017-07-30 17:53
  • 回复@九江邓世潮::谢谢!我是以写历史的态度写文章,不会写假大空的文章。欢迎大家多提意见!2017-07-30 17:53
  • 回复@秋实黾园::谢谢!我是以写历史的态度写文章,不会写假大空的文章。欢迎大家多提意见!2017-07-30 17:53
  • 欣赏佳作,点赞支持2017-07-30 20:56
  • 拜读!欣赏!至少应该是个中篇。2017-07-30 21:33
  • 欣赏佳作,问好文友!2017-07-30 21:36
  • 品读学德。推荐阅读2017-07-31 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