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艺术的兴衰

08-29 作者:沉思

某一天我居住的城市一条主要大街上在我上班的路上,看到了一幢临街大厦上面悬挂出了醒目的横幅,写着某某画家近期作品展。搞画展非常的新潮,现时学习画画的技能还是相当热门的,自然引起路人的特别注意,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也有一技之长,所以让孩子学画画的家长带着孩子去观摩画展。

这幢临街的高楼大厦的外观,在当时来说已经是十分的宏伟了,特别是有着艺术造型的楼体设计风格颇为讲究,可以从楼体的设计风格上看出那种层层叠叠棱角分明的立体图案的楼体框架彰显了艺术的气息,完全是一幢气势宏大标致性的楼体建筑,开放式的楼梯入口处设有几十个台阶,寓意欣赏艺术需要勇敢者的攀登。

我正巧路过举行画展开幕式的典礼现场,鞭炮在闪烁中炸响,一会功夫楼梯下面落了一层红色的纸屑,可惜的是周围没有围观的群众显得空荡荡的现场有些空寂和落寞,与这样的场合氛围极不协调,此时我抬头仰望台阶上面没有向上的攀登者,仰望拾级而上的台阶上的举办人站在洒落了阳光的台阶上惆怅寂寥的情景写满了寂寞,也让我陷入了时代的沉思默想中。

在改革开放的时代中,精神与物质的需求产生了边缘化的分歧,似乎人们已经从某种的桎梏中走了出来,开始注重生活的实际了,懂得了物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对于一些艺术形式的追求似乎步入了寂寞期;艺术家永远是痴迷的个体;可大众是聪明的有识别欣赏绘画与摄影艺术的能力,但是在如今现实的生活中似乎不在那么太重视艺术的形式了。

从消费形式上看一些艺术的形式被冷落了,如绘画等艺术光顾的顾客越来越少了。在高楼大厦艺术展览大厅一侧,有一家刚刚开业的美容城的美容是金钱的艺术,而修剪漂亮头发造型的价格,虽然昂贵却顾客却络绎不绝,如今生活艺术比纯粹的艺术形式更兴旺了。

斜对面的商场是纯粹的物质生活的卖场,此时门庭若市,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的人向商场云集,到处是喧嚣鼎沸的人声。观赏画展的人却寥寥无几,只有专业人员在欣赏艺术家的作品,艺术与时代艺术的眼光是相悖的,绘画艺术在大众的眼中逐渐的有了被淘汰的感觉,好像一点也不合适宜的艺术形式有些陈旧了,也不知道是绘画艺术失去了生命活力还是人群丧失了对艺术的欣赏力。街头人体彩绘获得了成功,敢于欣赏者不多想把艺术转化为商品的艺术家绞尽脑汁却没有获得艺术上的商机,人体彩绘是拾来的外国货,纯艺术脍炙人口的作品太少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艺术不是糟粕,要与时俱进,可搞纯艺术的人又学艺不精,不能糊口,没有用发展的眼光进行绘画艺术的伟大创作,所以选择艺术也就意味着只能在闲暇的时候玩一玩了,表演艺术在这个时代却锦上添花,有表演天赋的天才,成为了巨星或艺术家。

艺术界也有人提出:小说这种艺术形式也已经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力,某些僵化模式的小说框架的艺术,也会逐渐地枯萎将会被时代弱化,是否会有另外的艺术形式的出现。不过我想说小说的写作形式的生命力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阶段,文学如何创新,在小说与诗歌上不能雷同化,写者就要提高个人的写作和鉴赏力而达到融会贯通,首先写者要有与众不同的逻辑思维能力,其次挖掘艺术潜在的写作价值就不会变得枯燥无味了。

现代人推崇,玩摄影、书法、画展、古玩收藏、球艺的文化气息很浓的艺术氛围,无疑是官场文化的新艺术。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