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是寻找还是逃离
导游小柴说旅游就是从自己呆腻歪的地方到别人呆腻歪的地方,好像真是这么回事。
也有人说旅行是轻装上阵的去寻找自己的前世今生,文艺青年的想法也对。
而我觉得旅行更像是逃离,逃离常态,逃离困顿,以陌生的人的状态闯入陌生的环境企图改头换面的说些真实的话,可是旅行未必能寻找到解困的灵丹妙药。
我要去旅行,因为有些闲钱,有点时间而已。
导游一路上说的最多的词就是“信仰”,当地的藏民如何的有信仰,言下之意就是内陆的人比较俗气。那你会不会气愤不服?不会,但我也不太认同。环境早就生活方式,方式促成眼界和思想。那样的天地巍峨的纯良环境,车行几个小时才见几户人家的居住情况,漫山遍野除却绵绵青山就是胖云,牦牛,羊,马比你人都多,若是这样你还能生出靡靡之想,你也算是个人才。
我们只是过客,是这旷远天地的一颗小草。那里的天地不会记得我们,而我们也只会梦回此地,所以何须惆怅,何须嗟叹,一次相遇而已,能够铭记足矣。留在那里需要勇气,需要信仰,而我早已在俗气人间浸淫许久,实在怕污了那里的山山水水。(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那里的山水是女神,不可亵玩。
同行的大爷觉得最震撼的是车从黄土高山到绵绝的青山的路上,就好像面黄肌瘦一下子变得肤白貌美一般。嗯,认同。
那里天不与云伍,各行其是,云不与山眠,不相伯仲。绵绵不绝的青山,千军万马的云朵,碧空如洗的苍天,这自然的调色给了没见过世面的内陆人关于震撼之美的定义。
抬头捏云摘星,低首曲河踏青,这便是自然的馈赠。
那人呢?他们生活的很积极,又很腼腆。高原草甸上放马的女人,自家空地抬手灌篮的少年,景区山坡上售卖饮水的女人,超市里温柔腼腆的微笑女,小饭馆里现买现做母女三人,这一个个的生活剪影都会促成你对这个地方的认识。
那男人呢?黑红的皮肤,眼睛很亮,卓卓有神,很倔。(基于第一晚入住的藏民旅馆的老板)年轻人很先进,中年人比较温和,老年人很怡然自乐。年轻人喜欢骑摩托车,呼呼的生风,也喜欢拍照,生龙活虎。
红袍僧人随处可见,藏庙佛塔经幡更是一路不绝。导游说藏民会把收入的百分之八十捐建佛事,而我们同行的一位大姨听后啧啧摇头,我不禁莞尔一笑。
有时候我也会想我们这样的闯入他们的生活到底是幸运的文明开启,还是不幸的原生破坏呢?
我们在这密密麻麻的行程中不断的前进,不曾疲累,充满期待。
可是生活呢?
- 好文笔!!大赞2017-09-19 1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