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进渠组诗.1)《山清水秀跃进渠》.姬云.
1954年,在安阳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上,世世代代饱受干旱之苦的都里乡马辛庄农民代表马吉梅,首先提出“引漳河水,灌安阳田”议案,引起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经过反复论证和研究,于1958年初,在全国兴修水利高潮中,中共安阳县委决定开挖渠道,从漳河引水,把解决老百姓生产生活用水,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于是,重新安排安阳河山的战斗打响,并且将这条大渠定名为“跃进渠”。数十万安阳人民,历经十多年艰苦奋战,于1977年11月8日通水。如今跃进渠转型升级,不断发展,山清水秀,美如人间仙境。
—— 作者题记
天上的星星数不清,
山里的石头没法点。
站在太行忆往昔,
旧社会百姓苦处说不完。(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山山岭岭张着嘴,
不知喊了多少年,
干裂的土地张着嘴,
不知喊了多少年:
安阳西部多旱灾,
老百姓时光辈辈难。
挑一担水要走一二十里,
年年不能痛痛快快洗个脸。
种地缺水粮不收,
只好野菜拌糠咽。
因干旱,
出外逃荒离家乡,
多少人愤怒骂苍天。
因缺水,
多少夫妻含泪而解散。
可是哪朝哪代的官,
能把穷苦人,
心声听得见?
缸也盼
盆儿也盼,
大雁飞过伤心不忍看。
何时咱山乡能有水浇地,
何时河水能流到咱身边。
这事儿,
只能在梦里看得见。
爷爷把水盼,
孙孙把水盼,
漳河也不知哭了多少遍。
只到来了共产党,
苦难百姓把身翻。
五星红旗迎风舞,
人们有了好靠山。
公元一九五四年,
那个艳阳天。
中华大地上,
殷都安阳县。
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场,
站起一个庄稼汉,
他叫马吉梅,
是个好青年。
来自都里乡马辛庄,
发自肺腑说提案:
“我们山区干旱代代苦,
在新中国一定要改变。
要引漳河水,
灌溉安阳田”
党委政府齐夸好,
会场掌声如雷贯。
一九五八年,
春风阵阵暖。
安阳县委做决定:
要把漳河水引上山,
让旱区人民脱苦难。
这条大渠要像飞龙,
谁也不能来阻拦,
定名叫作—— 跃进渠,
千军万马齐参战。
两下三上破难关,
群众力量大如天!
人民代表马吉梅啊,
他和十几万乡亲们,
终于盼来这一天。
那是一九七七年,
十一月八日这一天,
山也欢呼水也笑,
庆祝通水锣鼓喧。
漳河水奔腾到马辛庄,
世世代代梦想已实现。
家家户户福水流,
清清渠水灌良田。
五谷丰登果香飘,
干旱一去不复还。
如今赶上新时代,
山清水秀展新颜。
生态旅游笑声多,
转型升级大发展。
喜看未来跃进渠,
神奇故事到处传。
山山岭岭美如画,
人民幸福乐万年!
- 谢谢三位老师的热情鼓励。作者:姬云 2017.11.102017-11-10 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