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竹子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我喜爱上了竹子。那个时候小,不懂得竹子本身的竹文化,仅仅只是喜欢她的颜色和竹叶的形状而己。后来我长大了,又喜欢读书,渐渐的也知道了竹子的内在文化和历史渊源。古代文人骚客,以竹子本身高风亮节,清高孤傲和自由,或多或少与文人身上的性格特点有大抵相似,故而惺惺相惜,才有的:宁愿三天无肉,不可一天无竹的雅寓。传说王羲之的孙辈某人,一次去友人家少住几天,却自己忙从别地移栽竹子与窗前,惹得邻人笑话。而王羲之孙子却振振有词道:君子可以三天桌上无肉,也不可一天眼中无竹。可见,竹子在文人墨客中的特殊地位。

我还记得,当初张大千大师在巴黎,第一次去见毕加索的时候,大师挥毫画了一幅墨竹送给毕加索,显然,画竹子最能体现中国艺术家的高贵与大气。此墨竹,我在四川博物馆亲眼见过复制品,简单几笔,活灵活现,无不佩服大千大师的神来之笔。既然历来名士雅客,都喜欢门前屋后栽竹种竹,我也喜欢附雅从趣。虽自住楼上,也想尽办法,取土栽种从下乡挖来的竹子,可偏偏养不成活,自己也非常气恼。虽然无奈之下,自己在宣纸上,也信笔学郑板桥画竹,颇有点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尓东西南北风的骨气!

幸好,去年友人送我一佛竹,养到现在,还算成活下来,当然我一会放在客厅,这竹子盆里,我特意放进我从四川映秀捡来的石头,乍看竹子石头,略有还原郑板桥墨竹怪石之画也,颇为好看。有时又出现黄叶,我又恐三慌四的从客厅,小心翼翼地搬到阳台,过了三五天,竹子好似接地气一般,叶子又绿盈盈了。如此几番倒腾,也不嫌烦。文竹我也养过,很娇贵如兰花,不太容易存活,虽枯枝,我却依依不舍丢掉,依旧让它占在属于它的花盆内,让它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现在我家,栽有三盆竹子,都是土生土长的,巳经适应了我家环境。我有时看书久了,放下书本,随后习惯的望着窗台上或客厅的竹子,会有一种诗情画意的愉悦,还会有一种文人骚客自诩的陶醉,我以为我爱竹子,就自然成为文人了,当然,不会象叶公好龙那样矛盾。

哦,竹子虚怀坦荡,君子情怀也!

我,不得不爱,因为我是子君,君子是我矣!

子君写于《鹤舞堂》(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共 1 条文章评论
  • 多谢前辈2017-11-23 1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