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养的猪鸡鹅鸭以及鸡鹅鸭下的蛋被当成任务上交的年代
看了电视剧《老农民》里的一些情节,我忽然想起我小时候曾经经历过的一些事情。
在那个物资统购统销的年代,农民不仅种出来的粮食,棉花得上交国家指定的所谓定点单位,所养的猪、鸡、鹅、鸭以及鸡、鹅、鸭所下的蛋等一切农副产品也都得上交国家的指定的所谓定点单位,总之是猪、鸡、鹅、鸭以及鸡、鹅、鸭所下的蛋等一切农副产品不允许农民自己自由买卖的,不准农民私自在自由市场出售。而卖多少钱一斤,也得由那些顶着国家名义的供销社、粮食局、食品公司的人员说了算,就是价钱定的再低、再便宜,农民也得卖给他们。总之农民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反正定多少价钱都是他们说了算,甚至是他们看不上的,也就是他们定的等级以外的也不准你私自卖。还给各家各户都分配了上交农副产品的任务,而且分派给你上交的任务你必须得完成,否则拿你应分的口粮去抵。也不允许在市场进行交易,你若拿到市场上去卖,被发现后就被没收,并且给你扣上一顶投机倒把的大帽子。
我们村子生产队养着猪,猪的上交任务自然由生产队去完成,当然你私人想杀一头猪的话,就得上交食品公司一头,有了食品公司开的吊单才能够宰杀。但是生产队却没有养鸡,于是鸡和鸡蛋的上交任务就自然而然地分派到了每家每户了。
我爷爷一辈有弟兄两个,有三间四耳的一所老房子。房子也不知是那一辈人盖的,柱子都被虫吃空了,柱子表皮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虫眼,晚上甚至能够听见虫啃柱子的声音,我爷爷家自然是分得的房子的一半,而我父亲一辈有弟兄五个,虽然小的一个在十几岁死了,但还剩四个,因此对于居住来说,房子还是比较窄小的。
由于我爷爷奶奶的偏心,不给我家房子住,因此我的父母只能搬出去租房子住,而租的房子是原来人家卖陶器的铺子,只因那家的男主人在大城市当领导,所以全家人都随着迁移去大城市去了,才把房子租给了我家居住,但是租的房子是没有办法养猪和鸡的,因此每逢分派上交鸡和鸡蛋的任务,我父母都是急的团团转,到处借钱去买来上交,当然在农村是借不到钱的,那个年代的农民除了干部以外几乎是家家一般穷,所以无论是亲戚也好,朋友也罢,人家都没有钱借给我家。
好在我们碗窑村是个一半为工一半为农的村子,就是有一半人不是干农活的农民,而是烧制陶器的工人,也就是当时说的吃国家口粮的一群被称为人上人的工人阶级。那个时代的工人日子比起现在来虽然说不怎么样,但是在那个时代每个月好歹有几十块钱的工资可拿,因此比起那些个农民来说就是算是天堂了,因此那些不怎么样的工人都能够娶到农村里漂亮而聪明的姑娘做媳妇。而在那些工人中,有几个是我父亲的同学以及小时候玩的比较好的伙伴。当然也有我父亲除了会做农活以外还会做石匠活、泥匠活、木匠活的原因。其实对于我父亲来说,无论是盖房子还是打家具的手艺都不错,而且我父亲比较讲诚信,所以人家才愿意把钱借给我父亲,当然有的则是看上了我父亲的手艺,希望我父亲能够给他们家做家具或是给他们的房子找找漏直至修修补补,也有少数需要加盖房子的,毕竟随着每家每户的儿女长大了,原来的房子不够居住了,需要加盖房子了,因此有的时候借钱给我父亲就算是预支工钱给我父亲了,当然那个年代做工并不能明目张胆的大白天去做,白天得在生产队里干农活,所以做工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偷偷摸摸的去做,要不就成了走资本主义道路了,毕竟在那个年代的农村,并没有几个牛大胆的,我父亲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一辈子都是胆小怕事,就连牛小胆都不是,更别说是牛大胆了。给人家做工的手艺人虽然也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但是无论是在古代和现在都是光明正大的,可是在那个时代就只能是偷偷摸摸的,否则就成了走资本主义道路了。当然那些生产队干部也没有人愿意当牛大胆的,他们整天叫嚷的都是形势一派大好,讲的是以阶级斗争为纲,才不管你社员(现在都叫农民)吃不上干饭的,只要他们吃得上就行,生产搞不上去,都说是地主富农搞破坏,反正你有饭吃还是没饭吃他们是不管的,他们只管每天分派你出工干活,即便是下着鹅毛大雪,水田里的水结成了冰,也分派你做水田埂子。当然也有的工人纯粹是借钱给我父亲的。当借到了钱,我父亲又得偷偷摸摸地去那些离城镇较远的村子里买鸡蛋或是鸡来上交,当然对人家是好话说尽并花高价才能够买到买鸡和鸡蛋来低价上交完成分派的任务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其实在那个年代,对于农民来说,吃的粮食都成问题,根本没有多余的粮食来喂养猪鸡的,因此每家每户养的猪鸡都不多。就拿我们村子来说,一年四季苦到头,平均一个人分到的粮食也就是百十斤,还是毛毛草草带水分,即便是百十斤也是年成好的时候才能够分得到。因此除了那些当干部的以外,大部分人家在粮食的时候扣除了粮食款和这样那样的款项以外反倒成为了超支户,所以除了那些干部以外,不仅粮食不够吃,更没有钱买小猪小鸡养,当然,也没有粮食喂养,因此养的猪鸡是少之又少。虽然一个人分给你两丈自留地,种点小菜都解决不了吃菜问题,所以根本没有猪饲料喂猪鸡的。而在分自留地的时候,由于我父母都在生产队里干活,而那个结巴队长还少分了一半的自留地给我家。
当然有的时候,我父亲也会托人在那些偏远的山村里买,当然那些村子里的大部分人家都是不愿意卖的,也不敢卖,否则被抓住白白没收是小事,说不给扣顶你个投机倒把的大帽子让你吃不完兜着走,所以经常是即便出高价也不容易买到,那些敢买的都那些在村子里有一定势力的,也就是和那些干部有一定关系的,干部们对自己的关系户当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了,但是价钱都比较高,往往是上交给国家的好几倍。
记得有一年是一个人上交十个鸡蛋,如果没有鸡蛋上交就一户用一只鸡替代,当然上交的时间是有规定的,具体时间就由村里那个烂广播通知。当然上交的时候也可以自己去城镇里的供销社里上交,没有去供销社上交的就由于供销社订一个具体时间然后由供销社人员来村子里收购,地点就在我们村里那块晒谷场上。有一个老奶奶头天也不知从那里买来了一只鸡,也不知是不是由于水土不服的关系还是什么原因,据她说她买的时候还活蹦乱跳的,可是到第二天早上老奶起来去抱鸡的时候鸡却死了,那个老奶奶在晒谷场上当着那些人抱着死鸡嚎然大哭,那伤心的样子让人不忍心观看,但是谁也帮不了她,那件事后来也不知道是怎么解决的,有没有免除了她的上交任务。
农民虽然每年都被分派上交那么多的猪和鸡以及鸡蛋任务。但是农民想买猪肉和鸡以及鸡蛋是买不到的,因为那个时代的猪肉和鸡以及鸡蛋是必须凭票购买,而国家发给农民的除了布票线票以外是不发放任何票据的,工人倒是一个月一个人发一斤猪肉票。
我的同事给我讲了他最高兴一件的事情竟然是那个年代,由于他食品公司有熟人,买了二十多个猪尿泡不要票的事情。原来由于他认识食品公司一个卖猪肉的人,有一天他拿了一个月的也就是一张一斤的肉票去买肉,那个认识他的人说,刚刚宰杀了二十多头猪,猪尿泡不要票,问他要不要,我的同事虽然是吃国家口粮的,但是他家里的其他人却是农村户口,他一下子差点就高兴得蹦跳起来了,这样的好事情那里找啊,当然是全部的猪尿泡都买了。讲的时候还洋溢着当时的那份高兴劲。
- 那个时代就向现在的朝鲜,计划经济,口号很响亮,最终受苦的是百姓2017-12-21 21:40
- 那个时候, 苦难是很多的;而可悲的是,很多的苦难是人为造成的。2017-12-25 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