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西方古典“庸俗”经济学的评价--曾绍奇

01-16 作者:向宁

西方古典和近代经济学,在15世纪末至17世纪下半叶,是重商主义时期,而西方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中叶的重商主义时期,结束于19世纪50年代。这个时期正是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之时,1646年英国最先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1789年法国接着又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这标志着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因此,西方古典经济学的任务就是为消灭封建制度,帮助资产阶级夺取政权。西方古典经济学的精髓是什么?或者说,这门科学是以什么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当然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和分配规律,这个规律也就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或创造规律。具体讲,西方古典经济学是以证明“按资分配”规律合理性的世界性难题展开的科学。紧紧围绕这个难题形成了两派相互对立的学说:一派是以亚当。斯密、李嘉图和马克思为代表的人类劳动创造学说;一派是以魁奈、萨伊、詹姆斯-穆勒、马尔萨斯和麦克库落赫等为代表的物劳动或自然劳动创造学说。前者为正统经济学,后者为“庸俗”经济学。前者的任务是为反封建和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开道,后者的目的是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辩护。

我们知道,剩余价值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出现,所谓封建“剥削”就是指奴隶主对奴隶,地主对农民生产的剩余价值的无偿剥夺。在西方,随着经济剥削的产生,人类对剩余价值的研究也就开始。此后,经济学家对这一理论的探讨从未间断。至21世纪初,当代经济学家对各派理论的研究和评价众说纷纭,其中不少是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应当指出,西方古典经济学家走向“庸俗”的道路有多条,但在本文仅就通过扩大“劳动”概念,并利用自然力(自然劳动)创造价值的重要经济学家做最精细和最后的评价。下面按出生时间先后录列如下:

一、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 1623-1687)

他是杰出的统计学家,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始祖。在《赋税论》中,配第最先提出商品的交换价值决定于生产它所耗费劳动的观点。他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并首次发现了价值。在商品市场上,一种商品受供求关系影响,有时昂贵,有时便宜,其背后必然有一个中心点,他把这个中心点称为自然价格(即价值)。而这个价值是由人的劳动决定的。其次,配第指出了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的关系。

他首次提出地租概念,认为,工资是劳动的价格,工资必须等于维持工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工资的高低决定于“自然肥力和因气候影响造成的费用大小”。 但是,配第虽然确定了工资的数量,而且意识到劳动日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但他没有揭示出工资的本质,认为工资是劳动的价格。(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他还发现工资与地租互为消长的关系。所谓地租,指“一个人能够用自己的种子和双手在一块土地上栽培物,他从收获之中扣除种子,自己食用和换取衣服的部分之后,剩下的谷物就是这块土地一年的地租。他还提出了“一般地租”的概念,即指经过丰歉若干年循环后,每年地租的平均数。

但是他的地租是实物形式,即可以用公斤、升来表示,如何转换成价格或货币形式呢?赔第的方法是:假如有两个人,一个人生产谷物,另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专门从事货币生产,这个人生产的货币除去自己的食用开支外,所剩下的货币数就是实物地租的价格。

关于土地和劳动之间的等价关系,他说:“一个成年人平均一天的食物,而不是一天的劳动,乃是衡量价值的共同尺度。对于爱尔兰的小房子,我是根据修建它们的人在修建它们时所花费的食物的日数来评估它们的价值的。”(《爱尔兰的政治解剖》58页商务印书馆1996年)

配第认为,一块土地的自然价值,相当于祖孙三代人同时生存年数(在英格兰约21年)的地租。因为土地的价值无非是资本化的地租。当谷物需求增长时,其价格也上涨,地租和地价也会随之上涨。

配第在地租这一形式上指明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剥削性质,即认为地租是人的劳动创造的。

配第还探讨了级差地租的两种形态。他发现,两块土质相同的土地,靠近人口稠密地方的土地,比距离远的土地能够产生更多的地租。他从土地距离市场的远近说明地租量的变化。属于级差地租的第二形态。他也发现,因土地丰度的不同也会产生级差地租。但他错误地把级差地租视为全部剩余价值,并说成是“自然的恩赐”。

配第从地租引出利息,以此论证利息量的高低和利息的合法性。他说:“人们对出借的货币而蒙受的不便所索取的补偿称为利息。”在一般情况下,利息的自然标准是至少等于用借到的货币买到的土地所产生的地租。”

应当说,配第的价值学说是“矛盾”的,因为他在提出了劳动价值论之后,又认为“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认为使用价值是由劳动和自然共同创造的。而且认为每种物品的价值都能还原为一定数量的土地或劳动,或同时可用二者来表示。因为价值的普遍尺度是一个成年男子每日平均的生活资料,而生活资料是由劳动和土地共同创造的。在配第那里,土地的价值可以用地租来计算,但既由土地的价值是自然劳动创造的,还是人类劳动创造的,配第没有考究。

在农业中,由于农作物有自然劳动帮助生产,因此,存在剩余产品即纯产品。纯产品的价值是如何确定的呢?配第给出的方法如下:“这种谷物或地租值多少货币,要看另一个人在相同时间内专门从事货币生产和铸造,除去自己费用之外还剩下多少货币。”这剩下的货币就是纯产品的价格。

那么,配第是如何证明农业中的“纯产品”是土地生产的呢?首先,配第认识到了土地和劳动在财富生产中的共同作用。这种观点应当是正确的。但配第进一步指出,因此农产品的价值也应当由人的劳动和土地共同创造。(詹东俊)他甚至把农业中的“纯产品”说成是“自然的恩赐”。配第说:“所有物品都是两种自然单位——即土地和劳动——来评定价值,换句话说,我们应该说一艘船或一件上衣值若干面积的土地和若干数量的劳动。理由是,船和上衣都是土地和投在土地上的人类劳动所创造的。(《赋税论、献给英明人士,货币略论》44页商务印书馆1978年)

如何评价这种观点?配第认为,因为土地和劳动一样,可以用作货币,可以与一切物品相交换。因此,“所有物品的价值都是由土地和劳动这两种自然单位评定的。”然而,土地要充当货币,它必须要有价值,而土地的价值正是它的地租。可以知道,配第仅仅依据土地可以与其它物品(如船和衣服)相交换,就断定土地也会创造价值,这是错误的。因为,一种物品可以与土地相交换,这就说,可以用土地的价值(或劳动)来确定物品的价值,即使土地的价值为自然劳动,也不能断定物品的价值就是自然价值。因为物品可以是人类劳动创造,更不能说物品的价值是由土地创造。事实上,配第只指出了农产品的价值可以用土地的价值来确定,并没有回答“纯产品”到底是自然劳动生产的,还是自然劳动生产的,这就自然不能回答“纯产品”的价值到底是自然劳动创造还是人类劳动创造。甚至,配第也没有回答土地的价值到底是自然劳动创造的,还是人类劳动创造的。

在他看来,一个生产要素只要会创造使用价值,它就一定会创造价值。这样,配第就把使用价值创造和价值创造两个不同的现象混淆起来了。

事实上,在配第那里,只论证了土地会创造使用价值,而没有论证土地会创造价值。然而对于前者,配第也只是猜想。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证,要到重农学派才有更深刻的演算。

二、魁奈(Francois Quesnay 1694-1774)

弗朗索瓦-魁奈是法国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也是重农学派的创始人。“纯产品”理论是重农学派的最重要理论。魁奈在《关于经济表魁奈给米拉波的信》中指出:“但是他们(农民)的劳动,由于土地的恩惠,能够生产出比他们的支出更多的东西。”那么,魁奈是如何论证“纯产品”是“自然的恩惠”呢?首先,在魁奈那里,由于没有正确的劳动价值论,而他的价值理论是“生产费用论”,即认为商品的价值决定于“生产费用”,正如我国经济学者赵凌云说的:“而魁奈虽然提出在自然秩序下,交换是按等价原则进行的观点,但他所说的等价交换实际上是指生产费用相等的商品相交换,即等价的基础是商品的生产费用。”(赵凌云《富国裕民的梦寻》73页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年)

其次,由于魁奈的分析工具是实物法,因此,这种理论的实质就是看不到人会创造剩余价值。例如,一个农民用10斤种子、100斤稻谷和3件衣服(折合20斤稻谷)生产出了300斤稻谷。那么,300斤稻谷的价值就为10斤种子+100斤农民消耗的粮食+3件衣服。然而,在交换市场上,300斤稻谷的价格远远高于生产费用,这个差额应为170斤稻谷。这就是“纯产品”,在魁奈看来,这个“纯产品”是“自然的恩惠”。

第三、魁奈将价值和使用价值混淆起来,“认为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具有价值。”(赵凌云)因为,在魁奈那里,用来衡量商品价值的东西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之数量。看来,魁奈的交换形式是原始社会的实物交换,而不是货币交换形式。

在魁奈那里,由于没有劳动价值论,因此他的“价值”或“价格”只能用所交换到的物质数量来表示。比如,一只羊与100斤稻谷交换,那么,这只羊的价值就是100斤稻谷。不仅如此,由于没有价值论,魁奈不可能发现人类劳动(农民)也会创造剩余价值的秘密。一个农民在生产中消耗了50斤稻谷的生活资料,当这个农民去从事农业生产时,他虽然生产出了500斤稻谷,但他所创造的全部价值或转移到稻谷中的价值却只为50斤稻谷。正因为如此,在魁奈的生产费用论中的“费用”只包括“工资”和“生产资料的价值”两部分。

如何理解重农学派关于工商业是不生产性的?魁奈在《谷物论》中说:“同时工业制品的价值,是和(工业)劳动者和商人所消费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成比例。因此,可以知道手工业者,只是把自己的劳动产物,作为生活资料而消费掉。”“所以在工业制品的生产中,并没有财富增加,因为在工业制品中价值的增加,不过是劳动者所消费掉的生活资料价格的增加。”魁奈在这里讲得很清楚,产生这种原因是因为生产条件是手工生产,即纯手工操作完成的商品生产。在这种生产条件下,因为没有自然力(如水、风力和畜力等)帮助生产,因此生产率非常低下,致使手工业者和商人在劳动中没有剩余产品出现。而且工商业者在生产中加到产品中的价值正好等于他们消耗掉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因为他们的生产纯粹是简单再生产。

魁奈的“生产性劳动”理论也是建立在实物分析法和“生产费用价值论”基础上,由于缺乏劳动价值分析,因此,魁奈的“生产性劳动”看不到人会创造剩余价值这个真理。

总之,无论配第还是魁奈,都不能正确回答“纯产品”到底是人生产的还是自然生产的。因为在农业生产中,既有自然劳动参与生产,也有人类劳动参与生产,正因此,他们不能做出正确区分它们各自生产的使用价值数量,只有到了当代自然经济学中,才能完成这个任务。

三、大卫-李嘉图(Ricardo David 1772-1823)

他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和杰出代表。亚当-斯密和李嘉图发现了劳动价值论,并因此找到了“工资”“地租”与“利润”相对抗的生产关系。但为什么说,他们两人还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呢?因为他们想通过劳动价值论达到反封建和为发展资本主义开道的双重目的。但是,劳动价值论在解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却碰到了难题。因为它不能解释劳动与资本不等价交换和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两大矛盾。

我们知道,劳动价值论(即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必须按等价交换,但在人类劳动力与资本的交换中,等价交换规律却打破了。这就意味着劳动价值论不适合资本主义的商品交换原则。其次,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为什么价值会转化成生产价格?这就意味着商品的价值不是由人类劳动决定,而是由人类劳动和资本共同决定。从利润率的公式可知,只有当投入生产中的物劳动资本为0时,利润率才会等于剩余价值率,商品价值才会由人类劳动决定。这也就说,劳动价值论只有在纯手工生产条件下才适用。当进入机器大生产的资本主义社会,它就不适用了。如何解决以上两个矛盾?这是自亚当-斯密和李嘉图就开始探讨的世界难题。

为了论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合理性,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对解决以上世界难题进行了最初的尝试。然而,正是这种尝试最终使劳动价值论遭到了解体和破产,也为后来的“庸俗”经济学开了方便之门。

四、萨伊(Say Jean-Baptiste 1767-1832)

让-巴蒂斯特-萨伊是法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创始人。萨伊是亚当-斯密“庸俗”理论的继承者,他在斯密庸俗理论的基础上,开创了“生产要素价值论”,即“三位一体公式”。认为工资、地租和利润的源泉分别是劳动、土地和资本。为了证明这个学说,萨伊又抛出了“效用价值论”。

针对土地和资本也会创造价值,正如马克思指出的:资本的物质实体和剩余价值“是一个完全不能公约的关系,一方是一个使用价值,一个物,他方是一个确定的社会关系,剩余价值。”(马克思《资本论》3卷1070页人民出版社1953年)针对这种矛盾,萨伊首先提出了下面的观点:“所谓生产,不是创造物质,而是创造效用。”在这里,萨伊用“效用”来代替“使用价值”,即物质产品的躯体。正如马克思说的:土地和劳动是不可公约的两个量,前者没有劳动力不可能创造价值。这就是,萨伊并没有回答各种生产要素创造价值的主体(即劳动)是什么,但到了麦克库落赫那里才得到了回答。

总之,萨伊学说存在两个致命的缺点:一是不能回答土地和资本是怎样创造价值的,也没有回答它们内部的个体劳动怎样转化成社会劳动,以及它们如何转化成商品和社会关系,也就是没有回答价值的表现问题;二是效用一般不能比较大小。因为效用一般是抽象的,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它不能比较大小。因为不存在统一的价值尺度,所以,效用不是价值的最终源泉。应当指出,由于使用价值的大小存在不可比较性,因此,萨缪尔森提出的“使用价值一般”的观点是错误的,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是正确的。

五、麦克库落赫(Mac Culloch John Ramsay 1789-1864)

约翰-雷姆塞-麦克库落赫是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李嘉图经济学的庸俗化者,资本主义制度的狂热辩护士。自亚当-斯密和李嘉图学派以后,无论是反对李嘉图学派的人,还是追随李嘉图学派的人,他们在各自的理论探索中最终殊途同归,这就是都走上了“庸俗”经济学的道路。前者如托伦斯、萨缪尔-贝利和马尔萨斯等,后者如詹姆斯-穆勒和麦克库落赫等。

麦克库落赫继承了萨伊的“生产要素价值论”,并对萨伊没有完成的课题,即生产要素如何创造价值进行了理论创新。这个方法就是,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作用或操作称为“劳动”,即把各种生产要素(如机器、厂房和原材料等)称为“劳动力”,通过扩大劳动范围的方法来达到论证目的。

西方古典经济学家如詹姆斯-穆勒和麦克库落赫等,对在地窖中储藏的葡萄酒,为什么也可以挣取利润?或者在这里,为什么劳动价值论不起作用?他们各自有不同的解释。其中穆勒的解释是:因为葡萄酒在窖藏期间继续“吸收劳动时间”,即使是过去的劳动(物化在酒和地窖中的人类劳动)在继续创造价值。而麦克则认为是地窖身上的自然能量在“劳动”,或称“合乎愿望的结果的作用或操作”。

而这个“劳动”在萨伊那里则被称为“资本的生产性服务”或“土地的生产性服务”。麦克“把商品(或称物劳动)变为工人“之后,这些“工人”在生产中除了自身的价值外,对它们的“操作“或者说”作用“也必须付给工资。这种工资是“积累劳动的工资”,换句话说就是利润。麦克说:“这就证明,相等的资本提供相等的利润,是直接从价值决定于劳动时间得出来的。”

麦克的“劳动”观点,在萨伊那里还是“作用”,萨伊说:“价值是由人的劳动作用,确切地说,是由人的劳动作用,同自然所提供的各种因素的作用以及同资本的作用结合起来产生的。斯密不懂得这一原理,所以他就不能提供有关机器在财富生产中所发生的影响的正确理论。李嘉图对这个观点进行了批判,他说:“同亚当-斯密的看法相反,萨伊先生……谈到了自然因素赋予商品的价值”,“但是,这些自然因素尽管能够大大增加使用价值,却从来不会给商品增加萨伊先生所说的交换价值。”(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原理》334-336页)“机器和自然因素能大大增加一国的财富……但是……它们不能给这种财富的价值增加任何东西。”(同上)因为,把人的劳动,与作为使用价值商品的物理等作用等同起来,这就“把劳动概念本身都丢掉了。”

总之,麦克库落赫的学说还存在以下问题:(1)把具有社会意义的人的劳动同生产要素的作用等同起来,没有把自然力的作用上升为创造价值的社会意义,土地和资本虽然创造出了使用价值,但它们的个体劳动还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即没有解决价值的表现问题。(2)对人类劳动与自然劳动没有进行等同性的论证。(3)对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发挥何种作用缺乏科学认识,即对每种生产要素如何创造效用和价值缺乏认识,从而找不到人类劳动与自然劳动在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也就是找不到价值创造的最终源泉或抻价值实体。

应当说,利用科学方法消灭剥削,最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自然劳动创作价值法,二是效用创造价值法。从本质上说,这两种价值创造方法是统一的,因为“效用”也是由劳动创造的,离开了劳动就不会有效用。所以说,效用价值论的基础是劳动价值论。关键在于,各种生产要素(如人、机器、厂房、原材料、运输机械、仓库、管理、科技和信息等)在生产中共同生产一种商品,但各自创造的效用却不同,如机器是用来加工原材料的,仓库是用来保管商品的。但是,不同的效用是由生产要素上的人类劳动创造的,还是由“自然劳动”创造的,这是一定要区分清楚的。因为只有自然劳动创造的效用才可用来消灭剥削,这就从根本上说,只有自然劳动才能消灭剥削。

在自然经济学中,生产要素上的过去劳动(即物化的人类劳动)是不会创造价值的,因为在生产前后,它“不改变原有的价值量”(巢峰)。因此,生产要素如工人、管理者、科学工作者等活劳动力,他们在生产中虽然提供了劳动,但不能用来消灭剥削。唯有物劳动要素如机器、仓库、厂房等,所包含的自然劳动才能利用来消灭剥削。在给商品定价时,要对各种生产要素所提供的效用加价,因为效用是自然劳动创造的,因此,给效用加价就是给自然劳动加价。(2018.1.15)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