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禅一味,腊八梅花

01-24 作者:煮茶听鸟鸣

今天就是中国传统的节日,腊八节。

昨天家里让我去买菜,准备今天过节,我却买了一盆绽放的腊梅花回来,孩子们见到这么漂亮的腊梅花,高兴的忘了让我去买什么菜了。我想的是菜 ,心里老是有这一首诗: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所以过节赏梅花,喝茶便不同。

腊八节传说很多,但是跟佛教的关系最受人感悟,佛教出生于印度,发扬与中国,但是中国的佛教有不同于印度的佛教,你看印度现在基本上除了与佛教有关的寺庙建筑和佛教的文化艺术,已经很少的本土人信奉佛教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中国人在世界上是比较善于接纳的,有人说中国没有信仰,其实是不了解中国人的信仰规则,中国人讲究的是修身修心,讲究的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治国平天下。不是拘泥于每一种的思想的约束的。

所以我们没有信仰本身就是一种内心的信仰。

据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修行深山,静坐六年,饿得骨瘦如柴,曾欲弃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罢盘腿坐于菩提树下,于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公元1世纪佛教传入中国后,为祭祀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各寺院在这一天都要念经,煮粥敬佛,即腊八粥。后演化成纪念佛祖释伽牟尼成道的宗教节日。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

所以有腊八粥我想到了茶。

茶与佛教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很多人谈到了禅茶一味,可是很多人不知道禅茶也是佛语,禅是一种静修,是没有任何 功利的坐禅,就像释迦牟尼坐禅而得道一样,因为茶具有解困的功能,而且茶具有让人平静,让人清醒,让人在静修的过程中,知道了什么是生命的意义。

一个人不能拘泥于一个教派,不能认为一个教派就可以拯救自己的精神,而是要自己去思考,佛教讲静,儒家也说静。

《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切要归于止,他是静的基础。老子也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所以一个人过的有没有意义,不是看你信仰什么,而是看你有没有知止的能力,而今天就是腊八粥,我们想的不仅是喝粥节,还有禅茶一味。

新沂郇明春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