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说《论语》·连载31
02-01 作者:张关林
张说《论语》·连载31
2.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白话文)孔子说:“只是学别人的知识,不用来思考自己的问题,就会迷惘,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只是思索问题,但不学别人的知识,会出现无法解决问题的危险。”
(张说)学与思是学习过程的两个必要阶段。学知识是手段,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学而不思,是指一味学知识,把手段当目的,不借以思考自己的实际问题,学的知识对解决问题不起作用,肯定会迷惘,无所适从。但如果忽视学知识这个手段,一味思考自己的问题,那只能凭自己有限的经验来解决问题了,显然是难以解决的。学与思,无论侧重哪个侧面,如果不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都对解决现实问题产生障碍。
在孔子眼里,为引用而学知识是毫无疑问的。而一味学知识,目的不是引用,是获得学历等级,那是后来出现的为了提高自己社会身份的途径,跟孔子说的学知识已经不是一回事了。由于这一原因,学与思的脱节愈演愈烈。因此,孔子这句话更有现实针对性。
两者的长期脱节,逐渐产生很大的弊端。做学生的,容易“学而不思”;不是学生的,容易“思而不学”。于是,学生文凭到手,但派不了用场,还得实习,去“思”一下;不是学生的,“思”了半天也思不出名堂,只好求人。社会的进步靠什么?靠传承。所谓传承,就是两个阶段:继承和发扬,说到底,即“学与思”——学上一代的知识成果(学),用来解决我们这一代的问题(思),社会才能进步。(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