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过则喜
03-16 作者:芙蓉莘莘学子
孔子说:“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我们且不说改正错误,但说知错,便已不易。对于别人提出的批评,你是恼羞成怒,还是虚心接受,对别人表示由衷的感谢?
闻过则喜,是种美德,它可以成就一个人的事业。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罗勃,初任校长之职时,流言四面八方席卷而来。这位年仅三十岁的年轻人,出生低微,阅历浅薄,顿时成为舆论的众矢之的。面对那些如山崩落石般的打在他头上的批评,他没有灰心丧气,更没有恼羞成怒,而是认证收集那些批评他的话语,反省自己,一心扑在芝加哥大学的管理工作上,终为该校历史上最著名的校长之一。试问,假如罗勃面对这些铺天盖地的批评退缩,怯懦了,或是冲动恼怒了,那么他又如何能名垂青史,成为芝加哥大学的骄傲?面对批评,我们应有的不正是这样一种谦逊的低姿态吗?
是的,我们每个人就要乘着闻过则喜的信念去投入漫漫的人生路。
当你朋友指出你的缺点,但你根本不认同时,你会立即反驳,找出他的问题回敬。我觉得,这样的做法无比糟糕,会扼杀掉真正有意义的信息。以后得到的箴言的机会就越来越少,而你付出的代价将越来越大。应该心存异议,并追问:“对我为何有这样的看法。”及时反省自己,改正自己!这样我们会得到更多。
谁都有缺点,谁都会犯错,记住,人无完人,所以后天都要修炼。我又能认识自己,勇敢的面对自己,方可完善自己。闻过则喜,还记得一位老师曾对我说:“剖人需智,剖己需明,更需勇。”至此,我也铭记在于心,不曾磨灭的记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闻过则喜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胸怀,中国作协主席,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面对《咬文嚼字》的纠正所表现出的,不就是闻过则喜的胸怀吗?闻吾过,心窃喜,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文人所崇尚的道德修养。
闻过则喜,祝你在人生道路上走的更稳,行得更远!
作者:许娜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