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堰
干 堰
我的村子叫孟家湾,是鄱湖边的一个小村。一条小河从村前自南向北流淌,最后汇入鄱湖支流的背后河,大人叫它门口河。这小河很有它的个性特点,夏季涨水,秋季开始干涸,年年如此。真是我行我素,从不失约。
我们的祖先,摸透了小河的脾性,在河湾造了一个池塘,筑起一条堤坝,形成河堰,利用河堰来捕鱼。呵,了不起吧。堰,是人工开凿的,当然是占了天时地利,有所归属,不存在争夺,这也是鄱湖人千百年来遵循的规矩。
进入秋季,河水渐退。人们也就开始作栅堰的准备工作。
我们村的小竹子最多,用竹子柴捆栅堰也很方便,又不花钱,只需一点劳力。在靠近堰的山峦里有的是小竹子。每户两个人,也不分你强我弱的,小村子,像一家人,而且祖宗也留下了祖训:河里弄鱼不分老少,意思是家里只有老的或是小的参与,也可以,只要你尽力了就行,大家不要计较。这就是一个“义”字嘛!
村里人都会斫竹桠柴,弯刀贴地面横扫,竹桩断面平整,不会扎脚,很安全。一天功夫,八九个人,就斫了好多的竹柴捆,足够栅堰的了。山峦到河岸也就几十来米,一会儿功夫,就把竹捆运到了河岸。准备工作算完成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栅堰是要掌握时机的。早不行,水域过大,不好栅;晚了,鱼随水走,收获不大。一般要在堰坝上仍有一米左右水深时,正好栅堰。
开始栅堰了。人们要在齐腰深的水中,把竹柴一捆一捆的沿堰坝垒起,还要打上木桩加固,把竹柴钉在堰坝上。最后就成了一条长长的竹柴堤坝,并且要高出水面一尺左右。河水照样流走,鱼儿却被拦在堰内。
大人栅堰,我们小孩是一定要看热闹的。栅堰是抢时间的活,栅得越快,拦的鱼越多。几户人家的小村子,全部出动。父母、伯叔、婶母通力合作。深水中是年轻的叔叔们负责垒柴、打桩,他们有的脚上套双破鞋,有的干脆赤脚;裤筒卷得高高的,裸露着大小腿,浸在冰冷的河水里(深秋,已经很冷了),是冲天的干劲,驱走了冰凉,一干就是大半天。岸上的妇女、老人,扛的扛,拖的拖,一路小跑,将一捆捆竹柴,传递到水中人手里。栅到大半时,鱼开始跳动,大家更是干劲倍增。我们小孩看见鱼跳,更是又蹦又跳,从岸头跑到水边,又从水边跑到岸头•••••
十来天后,河水彻底退走了。竹柴也变了样,竹叶没了,青青的竹子已成了灰白色的泥枯枝了。
人们早早吃罢饭,扛来水车,开始干堰了。以前是没有抽水机的,就是用水车。现在的年轻人还没见过水车呢。水车有三、四米长的车筒,分上下两层,一条环形带板(水叶)的木链,车筒两端装有轱辘齿轮,车头的齿轮是用车拐带动,原理跟自行车的齿轮传动差不多,自行车是用脚,这是用手(也有用脚踩的叫脚车)推拉;木链带动水叶,水叶将水送上(水叶相当活塞抽水)。古人太聪明了,水车很有科技含量呢。
三四乘水车,一上午,堰里的水干得差不多了。
吃完午饭,大家又在堰腰部掏水圳接车,即底部车车的水再由上部的车车走。水浅了,小鱼进车筒了,这时要用网罩装车筒的出水,以防跑小鱼。堰里的水越来越少,鱼儿争相跳跃。我们小孩一个劲地欢叫着,大人们更是来精神了,手底下一使劲,嘴里一串的呼哨:哟——哈哈••••••,车拐上下飞舞,水珠四溅,车筒里的泥水,像一条神话传说中的黄龙冲出。哗哗的水流声,叔叔的呼哨声,小孩的欢笑声响成一片,似一曲美妙的交响乐曲。
堰里的水没了,年轻人早就按捺不住,下去抓鱼了。提篮的,拿网捞的,大家乐乐哈哈的迈大步抢着下堰。
‘哈,这条大鱼。’
‘我这条好大!’
‘哈,好大的鲶鱼’••••••
一个堰,池塘大小,大小鱼有几箩筐。太阳落山也就结束了,大家欢天喜地抬着鱼回村。
分鱼了。每家人数也差不多,都是按户头分鱼。先把鱼分成几堆,大小搭配均匀,然后叫暗阄——一人在屋内答号,一人在外面指鱼堆问号。非常公正。
鱼分完了,各户又忙着洗鱼、杀鱼、煮鱼。掌灯时分,鲜香四溢,人们都沉浸在无比欢乐的气氛之中。老话说得好:辛苦捞得快活吃。晚上,全村都是煮大鱼吃 。妈妈亲自下厨掌勺,奶奶烧火。呵,鱼汤又辣又鲜,妈妈给我盛了一碗鱼和汤先尝。晚餐我几乎是吃鱼,只用了一点点饭。那个美哟,别提啦!
唉,以上都是我小时候的美好记忆。文革期,政府大兴水利,我这里筑了一条围堤,叫做‘献忠坝’,意思是向领袖表献忠心啰。哈。献忠坝归大队所有,我村的堰自然就没了。不过,这坝直接联通了河两岸的村庄,方便了两岸人的交往。本来我村与袁家相隔不到百米,河讯期却要绕四五里路远,极不方便嘛。
不过,至今那段干堰的记忆还在,每年的那晚,妈妈煮的大鲢鱼,又鲜又辣,味道绝对比过现在的任何一次!真的是还在我的味蕾里,怎么也跑不掉••••••
胡振金
- 谢谢。2018-03-20 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