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电影《桃花扇》正名(康有山)
孔尚任原著《桃花扇》,是以以南明时期,偏安江南时期,复社名士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悲欢离合为主题,鞭挞了复社文人与阉党余孽马士英、阮大铖的矛盾冲突中,全景式展现出南明小朝廷“偏安一隅,醉生梦死”的历史画卷。如今,南京夫子庙前的秦淮河南岸钞库街有一座青瓦红檐、古色玲珑的花园小楼,据传为李香君寓所“媚香楼”旧址,栖霞山半山腰有一座“桃花扇亭”,据传是李香君和侯朝宗“久别重逢、扯扇绝情”之处。
康熙三十八(1624年)年六月,《桃花扇》脱稿成篇,轰动天下,一时,“王公荐绅,莫不借钞,时有纸贵之誉”。连康熙皇帝都惊动了,连夜索要一本去看,看后觉得很不爽,次年就随便找个理由把孔尚任打发回老家去了了事(《桃花扇本末》)。
《桃花扇》将沉痛的历史背景与离奇的爱情悲欢交织起来,感情浓烈,情节曲折,文采斐然,虽触怒了当权新贵,群众所喜闻乐见,“纵使元人多院本,勾栏争唱孔洪词”的局面。
由梅阡编剧、孙敬主导的,由以侯方域(冯喆饰演)与李香君(王丹凤饰演)的爱恨纠葛,描绘弘光帝的小王朝的偏安一隅。侯、李的际遇,这在当时是明末文人的一件风流韵事,也是复社和阉党余孽斗争的一个小插曲。孔尚任以此事作为全剧的开端,从一开始便将儿女之情与国家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以桃花扇为线索,让侯、李的一叶爱情之舟出没于南明王朝风云起伏的政治风波里,“南朝兴亡,遂系之于桃花扇底。
孔尚任反复强调的是“排场有起伏转折”,既要“独辟境界”,出人意料而又不陈陈相因,“令观者不能预拟其局面(设想不到的发展脉络)”,还要做到“脉络连贯”,紧凑而不可“东拽西扯”,“入口成歌,而词必新警”,同时不落俗套,“脱去离合悲欢之径”。在他看来,“离合之情,兴亡之感,融洽一处……而观者必使生旦同堂拜舞,乃为团圆,何其小家子样也”。孔尚任反对中国古典戏曲这种才子佳人同堂拜舞的“大团圆”俗套,在剧情安排上,他突破此前所有爱情剧男女主人公大团圆的结局模式,虚构了“入道”一出,用侯、李二人的爱情悲剧,宣告了一个封建王朝的历史终结;用一对情侣的爱情牺牲,来点染家国兴衰的完整感与现实性。“儿女浓情一笔销,桃花扇底送南朝。扯碎扯碎一条条,再来次血泪满扇开红桃。他们把这渲染成“反革命分子”吹响的“向党和人民反革命进攻的”号角。
国家已然灭亡,儿女情长又有何用,破镜重圆的喜悦不可能取代国破家亡的痛彻心扉。李香君和侯方域面对一片残破江山,终于割断“花月情根”,分头“修真学道”去也。向来好花枝不照丽人眠,两个小人物的爱恨情仇,在历史的沧桑巨变中,简直脆弱得不值一提。桃花扇上点点热血,换来的是冰凉春光,雪亮的红尘终究黯淡了下去,只有敲一声拍板温而厉,在结尾“余韵”一出,由苏昆生唱出“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的无尽喟叹。(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文化大革命之际,四人帮及其同伙们,以“借儿女之情,诉兴亡之感”为名大批《桃花扇》是大毒草,因此王丹凤也被株连,其实这也是一桩冤案。
首先,电影《桃花扇》是在1963年开拍的。当时的历史背景根本没有“再诉兴亡之感”的背景。那是在我们历经了经济困难之后,人民生活显著好转,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的大好年月。王力、关锋、戚本禹、姚文元之流,把历史背景大力前移,让后扣到了“兴亡之感”上,借以把他们的理由合法化。这是根本不存在的。要说有问题,就是他们的心怀鬼胎,无中生有。譬如说批“清官论”用“天寒地冻风萧萧,去思牵心千万条。海父南归留不住,万家升佛把香烧”就说成为封建官僚评功摆好。你这真是个荒唐的年代。有的红卫兵硬说是交通岗亮起红灯怎么能行啊,红灯不能停,绿灯才该停。真是荒唐得很!
其二是影片的主要思想不是为小朝廷招魂,而主要是鞭挞侯方域的“气节不忠”,正是因为这点,李香君才打呼“我好恨哪”,而撕碎了定情之物“桃花扇”。
其三是,这个剧原创是孔尚任,他是在乾隆朝时代写下的剧本,康熙皇帝之不悦主要是因为看到了孔尚任烂也送去的抄本,觉得他对对史可法、左良玉、黄得功等忠于南明的一些武将。
其三是该剧思想含量很宏大,它的主题思想既有对侯朝宗气节不保的鞭挞,也有对李香君气节不凡的褒扬,还有对马士英、阮大铖等奸佞的揭露,还有对史可法等重量人物的歌颂。我们当时正是在大学一年级,在座谈讨论时,持对《桃花扇》反对意见的,几乎没有。
所以说,把历史文学该换空间的做法,是一切反动派的惯用伎俩,是很没有道理的。所以,我断言:《桃花扇》还是一部不错的片子,到如今也是这个结论。王丹凤不该为四人帮躺枪。艺术就是艺术,不能信口雌黄。四人帮也因此必定倒台。
康有山2018年5月17日于哈外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