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盖(随笔)

06-15 作者:小全大

配 盖(随笔)

作者:赵建全

一个很偶尔的机会,在上海某公司老总处喝茶,老总知道我是宜兴人,特别客气。他从自己的储藏柜里,拿出一件包裹很好的物件,打开,我才看清楚是一把紫砂壶,无盖。这位老总说,自己很喜欢紫砂壶,这把缺盖的壶用了多年,不小心把盖打破了,一直想找宜兴做壶人配一个盖,这次遇到我,想问一问是否可以帮他将壶带回宜兴,请人配个盖。

  我一听就知道遇到难题了。虽然我对于紫砂陶艺是门外汉,可自小生长在丁山这个制陶的世界里,耳闻目睹,也算对紫砂有些了解。而且成年后还常常混迹在紫砂界做壶的一些老师身边,听到、看到、了解到一些紫砂的基本知识。遇到这样要求配盖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但每次解释总觉得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而且不论你怎么解释,对方都将信将疑,用疑惑和失望的眼神看着你,仿佛自己就是个大骗子。

  这次还是如此。我先询问了一下这把紫砂壶的来历。这位老总到很坦率,说是几年前一个宜兴籍的生意合作伙伴送的。当时一下子送了几把,自己看中了这把,就自己用了,还有几把就转手送人了。这是许多紫砂壶拥有者最常见的壶的来历途径。我仔细地看了壶的造型和制作者的印章,壶到是一把全手工传统仿鼓造型,做功、泥料也不错,但不是名家制作,我自己认为没有专门配盖的价值。

  我习惯性地和这位老总从技术上解释紫砂壶配盖的难度。首先从泥料的选择上,想要选配到一样的泥料基本不可能;在制作上也有不小的难道……由于自己本就是外行,确实很难说服他,最后只能靠惯用的息事宁人伎俩,说下次来一定带一把同样款式的紫砂壶送他,并且保证收藏价值高于他的才罢休。(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前几天,有幸和宜兴紫砂界中青年名家陈岩老师一起外出,在镇江住夜,饭后应镇江一媒体朋友之邀,去茶室喝茶,两巡茶过后,茶室主人知道我们来自宜兴丁山,而且有做紫砂的老师在场,急急忙忙拿出一把壶,无盖,同样提出是否能够配盖。我们一起同行除了陈岩老师,还有两位媒体人,一位作家,一位宜兴当地的民俗学者。我很有自知之明,今天根本就轮不到我有资格开口。当然还是媒体人机灵,马上把这一问题让给了陈老师。

  我看到陈老师很自然地接过这把壶身,认真地看了一会,不紧不慢地和茶室老板说:如果你真的很喜欢这把紫砂壶,认为在自己手里玩了多年有感情了,也不一定要去再给他配个盖。当然,一把完整的紫砂壶,我们可以在手中好好把玩;同样,这样的残缺品照常可以把玩欣赏,你可以把它当成品茶的公道杯用,如果有一天不小心把这壶把又碰坏了,还可以继续玩,你就把它当成花插或者花盆,插上几株花,放在显眼的地方同样可以欣赏它的残缺美,就是摔烂了,它的紫砂陶片还可以把玩,让你欣赏紫砂的内在结构与陶片的乐趣。紫砂所以神奇,就是它可以多方位领悟与欣赏……老师就是老师,一席话让我听的醍醐灌顶。

 陈老师既没有提这壶值不值去修复这样尴尬的话题,又没有说配盖如何复杂这样让普通人难以理解的话题,更没有说帮不帮配盖这样难以拒绝的话题,只是从正面去引导一个普通紫砂壶爱好者,如何更好地去了解、欣赏紫砂陶艺,把对方的注意力引向了另一个方向,而不是拘泥于修配一个壶盖。这时刻我是从心底里佩服陈老师的大智慧。一个真正对紫砂艺术有着独特见解的陶艺工作者,对紫砂艺术的理解和挚爱——“天地本不全,残缺也是美。”

  (2017年6月)

共 5 条文章评论
  • 欢迎朋友们指点!2018-06-15 12:53
  • 欣赏友文,曙光问候朋友!2018-06-19 23:59
  • “天地本不全,残缺也是美。”是本文的主旨,也是我们看世界的另一种角度。欣赏,问候老师!2018-06-23 15:33
  • 回复@红彤彤的曙光:谢谢朋友的关注,问好!2018-06-27 08:01
  • 回复@旭姗:谢谢您的点评,希望今后能够多多交流,问好!2018-06-27 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