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的游击战与阵地战
翻译的游击战与阵地战
这个说法是萧乾先生提出来的。
在翻译界,由于种种原因,有的译家是遇着什么就译什么,犹如东打一枪,西放一炮的游击队;有的则是选准一个阵地,仔细侦查,充分准备,精心部署,持续奋战。前者之中,有些人译了一两篇、一两本书以后便销声匿迹,有些人译作等身,但精品寥寥,也有人篇篇都是精品,可惜总量太少。后者之中,则名家甚多,如朱生豪之于莎士比亚,傅雷之于巴尔扎克,张谷若之于哈代,李文俊之于福克纳,草婴之于托尔斯泰,英若诚之于阿瑟•米勒,当然还有不少名家,均是选择一个目标,专心致志、深耕细作,对原作研究之深、译品质量之高,后人极难超越。
对阵地之理解,不要太偏狭。范围可大可小,例如,有人专攻报刊文章及新闻类,包括新闻评论;有人专攻法律文书类;也有专译诗歌,或散文小品;一个作家的全部作品是一个阵地,但某一类别或某一系列的作品,也是一个阵地,如此等等,可以类推。
自然,在学徒阶段,必须各种题材体裁都要练习,其他各个领域也要尽可能涉猎,有所了解,有所实践,译者本身就应该是“杂家”不可一开始就局限于某个领域!文学作品的特征本来就是综合性地反映社会生活,而长篇小说则是生活的百科全书,三教九流、世相百态,无不囊括其中,译者不仅需要广博的知识(当然也需查阅也需请教他人),更应该具有丰富的人生体验!
因此,译者最好是根据自己的个性气质、人生经历、专业优势,更重要的是爱好,选择一个阵地,深挖战壕,广集弹药,详解敌情,终生不懈,纵使不能成为大家,亦必有所成就。(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就我自己而言,当初译完《谋杀鉴赏》以后,便已下定决心,力争于有生之年,译完莉比•赫尔曼的主要作品,并且也得到了作者大力支持。于是,由我本人独自翻译或参与并主持翻译的赫尔曼作品便统一编号为:
汪译赫尔曼:01《谋杀鉴赏》,02《另类间谍》,03《谜案鉴赏》,04《加倍偿还》,05《面纱与革命》,06《录像之谜》,07《绝地反击》,08《点燃黑夜》;即将推出09《加倍偿还前传•毒性》,10《弥天大罪》;敬请期待。
限于精力与水平,也由于文学翻译本身的属性,不同的读者肯定会有不同的感受与认识,译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恳请读者与方家不吝赐教,笔者还会不断修改译文,力求不断改善。
古人云: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其是之谓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