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老袁

01-04 作者:向宁

在当今社会,私营企业家越来越多,他们走着各自的路。有的人因鸡犬升天而趾高气扬,有的人如老黄牛,勤勤恳恳为民操劳。有的人只为自己发财享福,有的人则富有同情心,能够帮助大家共同致富。

四五年前,我住在县城的中山街上,楼下有一个大厂房,厂房一共有五层,每层坐着二三十个工人。他们每天在这里上班,加工各种皮具(如皮包、皮鞋等)。它是一家私营皮革厂,老板姓袁。袁老板个子不高,一米六五左右。他人很温和,也很平易近人。不管大人小孩,还是穷人富人,只要你向他问话,他都会认真回答你。

袁老板最大的特点就是勤劳,他每天总是比工人早半个钟头到厂里,把厂门的锁打开,把地打扫好。把昨天做好的商品用纸箱包装好堆到一边,并安排司机去仓库装运皮革材料。老袁不仅指挥别人劳动,还亲自一天到晚忙个不停。他每天的工作除了包装商品,还要搬运皮革材料和商品,把皮革材料从汽车上搬下背到各个厂房,他总是累得满头大汗。有时货物太沉,两脚难上楼梯,他干脆唱起了劳动号子,哼唷、哼唷,苦不苦咯,想想红军二万五咯。哼唷、哼唷,累不累叻,八辈子不做有钱鬼叻。就这样,尽管货物比人大十倍,老袁还是一步步把它往高处挪去。工人徒弟反倒做着轻松的活计,老袁却干着重体力活。有时外地的货车来调运商品,他就得和几个助手干通宵活。他劳动时,身上总披着脏兮兮的烂布片。看来,这个老板当得实在太累了。

很多人做老板三四年就发家,可老袁做了十多年还住旧房子,睡狭小的工作室。他也没有豪华的汽车,他上班骑自行车,他的办公室里只有固定电话。他办公和接待客人也不抽烟喝茶,墙角只放两瓶白开水。

有人对老袁说:你这个大老板当得实在不值得。因为现在老袁的生意做得风光,他的商品都运到国外赚外汇,可谓发了横富,口袋里有的是钱。可是老袁的钱到哪里去了呢?老袁说:多年来,我赚的钱只买了一条生产流水线,使工人坐着不动就能搞加工。你问我的钱到哪里,都拿来给工人发工资和奖金了。

又有人笑老袁太傻,老袁反驳说:看到工人每天等柴米油盐,孩子等钱交学费,我不忍心。我和有些老板不同,他们只顾自己赚钱,只知道往自己口袋中装钱,却不顾工人死活,我不忍心。我们为什么要办厂呢?就是为了照顾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脱离苦海。我们做人不能忘了初心,要顶着压力走路。老袁简单的话语说得多有力啊!正如西方哲人托-富勒说的:“金子能够验出人心。”在老袁那里,金子照出了一颗美善之心。(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袁老板是高中毕业生,在中学时代读过一本政治经济学。马克思说不准剥削工人,老袁连做梦都害怕剥削工人。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把工人挣来的钱都用在工人身上。他甚至把工厂和厂里的一切财产都视为工人自己的。工人上班所用的一切物资都是工人自己的。老袁说:我为什么要积累资金,增购设备厂房?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乡下年轻人进城有工作,让更多的孩子上得起学。

老袁觉得自己虽然是老板,但必须自己靠双手养活自己。他每天起早贪黑地工作,就是为了养活自己。他从工厂领到的工资有时并不比工人高,那是他的血汗钱。他就靠着这点血汗钱买柴买米养活一家人。别人的老婆养得花一样,他的老婆却要操持家务和厂务,干完了家里的活,还要到厂里应便做帮手。

事实上,一个企业家能做到遵纪守法,并能履行管理人的职责就很优秀了。孔子说得好:“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做企业家最高尚的品德就是要有正义之心,和富于同情心,并看到邪恶的事情不为。看来,人的价值存在于他的观念中,观念正确了,人活着才有价值。(2019.1.4)

卖瓜记

西瓜在古代就有种植,它的原产地在非洲。西瓜传入中国的时间和佛教传入相同。它的个儿和葫芦一样大,而且茎都是蔓生,因此,在植物分类学上,它同属葫芦科。但是西瓜的个儿因品种不同还是有区别,最大的如西红宝有十至二十斤重,中等的如黑美人有十斤左右重,最小的如小红衣只有两至五斤重。西瓜的颜色因品种不同而各异,有绿、黑、白和花皮之分。西瓜生长在春夏季,在南方各地一般5月份成熟上市,因此,西瓜可以从初夏一直卖到秋季以后。

宁都县城周边和各乡镇都有农民种植西瓜,夏季西瓜蜂拥上市,大街小巷都堆满了西瓜。由于西瓜供应量过多,西瓜价格很便宜,即使在高物价的这几年,西瓜在旺季时也只能卖到每斤4、5角钱。到了7月份,天气越来越炎热,卖不掉的西瓜越来越多,过上十天半月,烂掉的西瓜丢得满地都是,而由此引来的苍蝇蚊子闹闹嗡嗡实在怕人。连环卫工人见了都懒得去打扫。

于是,有人开始动脑子了。西瓜既然卖不出去,何不窖藏起来?等到市场上没有西瓜出售了,再运出去卖不就更赚钱吗?老张就是这样一个聪明人,他个儿精瘦且高,瘦得只见皮包骨,高得如风铃木藤。但他两耳如扇,大脸方正,活像红脸关公或像财神现世。他的两只三角眼如油灯闪烁,只要黑眼珠一转就会计上心来。看看他如何卖西瓜,便知其精明过人之处。听老张说起他的卖瓜经,就如诸葛亮献计《隆中对》。老张说,西瓜不能在夏季卖,而最好在秋冬季节卖。在夏季,人们都去卖西瓜了,而老张则在家藏西瓜。在炎热里,卖瓜人担挑手拉在街上胡同叫卖,一身汗水一把辛苦惹人笑,而老张则在田里溜溜路上瞧瞧,在家里躲荫睡大觉无人知。在热天,老张把别人卖不掉的西瓜都低价收购,运到山洞窖藏起来。山洞里的温度只有10度左右,西瓜不容易腐烂,因此可以藏储3、4个月不坏事。

西瓜本是用来消暑解热之良物,但在老张那里,西瓜的功用却改变了。他认为,这些年随着城市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于是西瓜对人的需求也改变了。在热天,人们用它来解渴,但在寒天,人们却用它来赏鲜和补充营养。因此,即使在下雪天,人们对西瓜也有需求。在这种观点的指使下,老张卖瓜的方法确实与别人不同。每到10月份,秋高气爽和金风瑟瑟之时,别的瓜农都因亏尽了老本,早已金盆洗手和作猢狲散了,

老张这才开始把窖藏的西瓜翻出来出售。他甚至发现,越到年关,天气越冷,西瓜的销路也越好。于是每到寒冬腊月,宁都街上行人稀少,人们却可以看到老张在街头巷尾,用板车推着一车西瓜在叫卖。去年春节,天上下着大雪,街上吹着寒风,老张却推着一车西瓜在走街串巷,因为人们都把西瓜当年货在置办,所以很多人围着他在讨价争买。问老张西瓜的行情何如,他答曰:小雪时每斤卖3元,大雪时每斤卖5元,立春时每斤卖8元。老张可发财了。

今年又到了年关,天空阴雨连绵,只听得寒风呼叫。可老张像往年一样,推着一板车鲜瓜在街上吆喝。“卖瓜了,买上一斤是小虾,买上五斤是乌龟,买上十斤才是王八。”他的两只手冻得通红,不能推车了,于是就把绳索套在颈脖上,一边拉一边唱:“你有我有全都有啦,红红火火闯九州啊!”听到买唱的红男绿女,为了赶时髦,并担心自己做不成乌龟王八,于是纷纷提着钱袋蜂拥而至。有时卖瓜累了,老张就独自到路边的小餐馆,独自喝上几两白酒。

老张真是卖瓜奇人!世上的奇人有多种,大者如科学家和文学家等,他们是神人下凡,但小奇人亦有可嘉之处。因为大奇人用大智慧可以发展谋大事,而小奇人用小智慧亦可以发家致富。

2011.9.22

摘野果

田村的西边是十万大山,方圆数百公里都是高山,最远的高山高与天齐。从远处看他们的山顶就像雪峰。因草木不长,沙山在白日映照下耀眼夺目。高山与高山相连,一条条山脉从西往东走来,仿佛翻江倒海的巨龙。它们在天地间飞舞得风寒地冷。山龙走了几十里,终于都在江背村田村停下了脚步,也低下来高贵的头。

在高山之间是盆地,盆地早被祖先开垦出了稻田。尽管山谷中气温比平地低,只能种一季晚稻,但无论哪块山间盆地都没有浪费,它们都被山下的村民利用来生产粮食。

我们寒暑假砍柴常去的深山老林主要有:高山、老虎岽和七岭屾等。这些大山山高林密,白天走在山路上,二十步开外也会不见人影,因为山路大都被灌木丛林所蔽。有时走着走着,就被野兽捕获了。只听得身后“噗哧噗哧”的悶响,你还以为是同伴落在后边。走近一看才吓得不轻,原来豪猪拿着白箭逼着你带路。野兽也有迷路的时候,就像鬼子进村把你抓住。

有时站在很远的山腰上,就能看到山谷中收割的田野里有野猪、豺狗、山羊、山獐子、山狸、山鸡和野鸽在觅食拾稻遗。白鹭、林鹳、山雀、田雉、乌鹑、黄鹂和画眉等,是深山里的常客。它们或住在树上,或住在田岸草丛中。只要有人经过,它们就会从灌木丛中飞起,或大声叫喊。它们有的在招呼同伴离开,有的则是为了向路人问好。

到山中砍柴是非常艰苦的体力活,我们这些同学一般每天能砍两担柴。中午下午各一担,中午砍木棍柴,下午砍叶柴。木棍柴以杂木为主,也有松杉。我们很少砍生树柴,因生杂树较重。我们以砍干柴为主,干柴是山上的树木老死自然倒地晒干的,它一般躺在山涧溪岸上,或山场丛林下。山场位于很远的山中,它是古代先民居住的地方,早已人走屋倒。如今在草坪边缘或树蔸下,还能见到过去的石墙石脚。山场的地面一般比较平坦,有的能容纳几百人,有的只能容纳数十人。

有时砍柴能碰到野果。在暮春时节,山上的杨梅成熟了。杨梅有红的、黄的和白的,它们都生长在大山中的山谷或山腰上。只要杨梅成熟了,我们这些砍柴郎都会在砍柴间隙,上树摘杨梅充饥。有时在山上摘,有时在溪边摘,真有点像“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味道。

在夏季,山路旁随处都能看到米米酸和吊坨子,甚至还有牛卵坨等难见野果。只要我们挑柴放担息肩,在路上就可伸手从树上采摘到米米酸和吊坨子。过去我们农村人家里穷,在外只要肚饥,就可用以上野果诳口。尽管我们每个人都像托钵僧一样心情黯淡。米米酸酸甜如饧,吊坨子色黑汁甘,吃完后嘴巴如用墨水染过一样。

到了秋天,山中的野果都成熟了,如野柞子、李粘子、林斤子和野荔枝等。但它们由于年年被人采摘,树枝被人拗断,所以山中的野果所剩无几。只有在人迹罕至的深山中还有少数野果。所以说,能碰到野果,那种心情就如捡到了宝贝,尤其珍贵的野果,更是人们所渴望的。

有一年的秋天,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我们来到了七岭屾的大山中砍柴。由于秋天日短,过了正午还没有完成砍柴任务,于是我们继续寻柴。我顺着乌鸦的欢叫声,来到一片无人到过的山场,只见山场里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松骨柴。这时几只乌鸦飞到我的头上轮番大叫,我感到一股不祥的悲凉直透心底,背上的汗渍也顿时全消了。

我拖了一会柴骨后走到山场边缘,突然,我眼前一亮,因为我发现一株野荔枝树,它就站在不远的对面。而在不远处的荷树上,许多乌鸦和八哥,它们争吵和欢闹声使人振聋发聩。当时天上没有一点云,天风吹得山茅呼啦作响。下午的阳光昏沉而寒冷。原来,野荔枝树上的果实成熟了,雕鸟们也到这里来开宴会。有的果实落到地上的草泽里,我捡起一颗放到口中一尝,果肉香甜多汁。实在太诱人了,于是我呼同伴过来饱餐了一回。

砍柴生活虽然艰苦,但也有乐趣。摘野果就是一种很好的乐趣,它在我们贫寒的心灵里放进了一把火燧,从此增加了不少光明和温暖。

2019.10.30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