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碾子和磨的变迁

03-21 作者:雨季

说起农村碾子和磨的变迁,我算是个见证人!在我的老家,要论对农民生活影响最大、能深深扎根在老一辈儿人心上的,无疑是家家户户都离不开的这两大宝物了。

过去简直就是个“石器”时代,石头和我们太密切了,除了碾子和磨,还有打场的滚子、饮马的水槽、休息用的石桌、石凳……连房子、围墙、道路,差不多所有的穷家底都跟石头相关。对此我还曾产生过疯狂的胡思乱想:“史学家定论的人类文明起源能否有误?不该是从使用石头开始的吧?”

经过数次的大小变迁,碾子和磨等石器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似乎在今天仍能嗅到当年留下的余香,它就像和我们有过一段并肩前行的那一位蹒跚老人,怀着无尽感慨,正一步一步与我们分道扬镳……

在生产队的年代,农村落后是人所共知。我的老家由于地处偏僻,国家电网进入的又比较晚,这就更加剧了落后。就别提全面机械化、现代化了,你半点什么“化”的影子都看不到。人力、畜力是没有其它任何可替代的唯一动力。生产手段的传统原始,现在看来的一些最平常不过的小事都可能是一件很麻烦的大事。

人总是要吃饭的,那时米面加工就不像如今只是举手之劳。碾子和磨是必需的设备,既笨又慢,一天最多能加工一百来斤粮食,俗称“两斗”。把粮食磨成面倒是不复杂,可那一遍一遍没完没了地“磨”,没完没了地“筛”,就跟这正在拉着磨盘一圈一圈转的驴子,没完没了地循环往复,这何不是对一个人意志的考验?

加工米就忙活人了,工序也多,碾子碾、筛子筛、风车风、簸箕簸等等,其中“碾”这道工序绝对是个技术活儿,尤其是高粱米是最难碾的,一般人干不了,碾轻了碾重了都碾不出来米。能碾得恰到好处的成手全屯儿也就几个,我父亲是其中的之一,好多人家都求过父亲。(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碾子和磨本身没有动力,用时就要靠牲口来拉动,常规是马拉碾子驴拉磨。马不能拉磨的原因是磨盘直径小,牲畜划的圈也小,马个头儿大划不过来,所以就得用驴来拉。

牲口拉碾子拉磨跟拉车不一样,使用它还有点说道,就是必须得给它戴上蒙眼儿。扣在牲口两只眼睛上的碗状蒙眼儿是用玉米棒子的外包皮盘成的,螺纹感极强。牲口戴上它使我很容易联想到电影和电视剧里算命先生佩戴的那副高度数眼镜。

不给牲口戴蒙眼儿它就干不了活儿,年轻人可能不懂得,牲口在一个小的地方划圈儿划多了也同样会眩晕,戴上蒙眼儿的它就不知道是在一个地方划圈儿了。

我想假如牲口也有头脑的话,它一定会琢磨,琢磨这一夜咋这么长?琢磨还要走多远才能到达终点站?可它哪里知道,它不停歇地绕碾盘磨盘转来转去,不管怎样加快步伐都不能走出这个小小的作坊。

春秋农活一忙凡能出力的牲口就全上主战场了,没办法在一般情况下不论是使用碾子还是使用磨都得用人来拉。干这活儿人手少了不行,大人找不到,就找一些半大孩子来帮忙。几个孩子一伙儿,一气儿一气儿地推。他们高兴劲儿过去了,干累了,就夸奖夸奖、鼓励鼓励。小孩儿怕夸奖,一夸奖劲儿就上来了,有时竟能把碾子和磨推得飞转。我小时候这活儿就没少干,孩子们在一起像闹玩儿,不但帮助了别人的困难,还感受到了做好事后的快乐。

每年一到新粮下来、或者快到过年的季节,就是碾子和磨最忙季节。全屯就这么一套“家活什儿”,谁家都想抢前,为争先就难免产生矛盾,队长还得从中协调。后来就用了一个最干脆的绝招,抓阄!谁都别争别抢,凭天由命,抓到哪天算哪天,有白天班,有晚上班。碾子和磨不需要维护保养,这样就可以全天二十四小时不空挡地“连轴转”。谁说农村的夜总是黑色的?这里就有一盏不息的灯……

会不会使用碾子使用磨这事儿在人们心目中太重要了,因此姑娘们找对象都把它作为衡量小伙儿够不够格的一个必须标准。媒婆给姑娘说媒介绍小伙子这方面的能力是不能缺少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条!

没有记载是哪年哪月,我们生产队马车上的木头轱辘都换成了胶皮轱辘,大概又过了若干年,马车干磨的钢轴又都装上了轴承。仅仅这一换一装赶车老板子就兴奋得不得了了,“这车……不颠、轻稳、还没有研磨车轴的声响,做梦都没梦到能赶这么好的车!”

胶皮轱辘马车拉得多,跑得快,运输能力强了。周边有些的地区也先行一步通了电,使用上了机械,我们屯儿就赶着胶轮大马车到他们那里去加工粮食。几车粮食一两天就加工完了,效率高,质量也好。跟随去的人回来讲那的机械如何如何神奇,“闸刀一推,机械‘轰’的就转了,上边添粮食,下边米和面就出来了,都不敢相信眼睛了。”他们说那真是妙不可言,我听了也不可思议。

到后来我们屯儿也通电了,电灯照亮了每一个农户人家,那是我第一次见到电灯,它可比我家视如宝贝的玻璃罩大保险灯亮多了。从此我们告别了煤油灯,米面加工也用上了机械,屯儿里还开了粮食加工厂。老祖宗发明的碾子和磨也终结了它的使命,被列为是一个文化遗产送进了博物馆。推碾子拉磨成了我们亲历的人一段抹不去的记忆,不会碾米、磨面的小伙儿子再也不用愁娶媳妇了。

社会在进步,农村也在巨变,从祖辈儿到父辈儿的全部梦想都变成了现实。“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豪华车、柏油路、大广场、小别墅。”“用名特、吃绿色,喜气洋洋,安居乐业。”超市、歌厅、酒吧、文化、卫生应有尽有,这就是我见证变迁后的家乡,一片让追赶潮流人垂涎、向往的土地!

已经离开我很久很久的碾子和磨,我仿佛看到它依然在转动……

共 10 条文章评论
  • 顶!!!!!!2019-03-22 08:30
  • 永远的记忆2019-03-22 10:32
  • 石头未变,时光在变;碾磨未老,行径袅袅------2019-03-22 10:48
  • 回复@胡侃瞎周 :谢谢老朋友的支持!2019-04-02 12:08
  • 回复@岱青山:谢谢光临!祝好12019-04-02 12:22
  • 回复@陌岸的鱼:好文字,谢谢!2019-04-02 12:23
  • 回复@云海沐禅:我们一代人的亲历,总是难忘!也问候你好!2019-04-02 12:25
  • 推荐阅读,问好老师2019-04-03 21:42
  • 回复@崔勇(笔名:清心):谢谢老朋友光临和一如既往地支持!2019-04-15 13:14
  • 好文2019-05-09 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