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福宽:我的青春往事——套兔子
我的青春往事——套兔子
作者:臧福宽
推开记忆的大门,走进昔日的过往,许许多多的事情都被岁月的长河洗刷殆尽,唯独套兔子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它不仅满足了我的味觉,更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我是70后, 八十年代中期,我就读于逊克农场三分场中学。听老人们说,三分场建场时,中国与苏联正处于最紧张时期,逊克与苏联仅一江之隔,那时的苏联还没有解体,和现在的美国一样是超级大国,在世界上都敢横着膀子逛,当时对我边境总是剑拔弩张,为了安全起见几经考量,就将逊克农场三分场场部建在了距离国道12公里远,四面环山比较隐蔽的山沟盆地里,这里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满山的柞树、桦树、杨树……,狍子、野兔、野鸡随处可见。
秋季这里木耳、猴头、蘑菇、榛子,还有那些能叫出名字的或叫不出名字的药材应有尽有,可谓物产丰富。我的家里兄弟姐妹多,大哥大姐都已成家,生活都不太宽裕,三姐三哥小妹都在念书,母亲又是家属,父亲一人工资维系家用,还要将大部分节省下来,寄给远在山东年迈的奶奶治病,家里的拮据可想而知。冬天每日的饭桌上周而复始的重复着萝卜、白菜、土豆。家里没有养猪,偶尔有杀猪卖猪肉的,母亲也会买上1或2斤肉给家人打打牙祭。
物以稀为贵嘛,每次吃肉都觉得不过瘾,感觉没夹几片肉就没了,总是在想要是天天都能吃肉该多好啊。(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饭后,我站在家门口眺望前方不远处被大雪覆盖的南山,想到这山里有很多野兔,于是我决定学习套兔子,来改善家里伙食。
周末学校放假,写完作业,我就到离家很近的南山,仔细观察野兔的生活规率, 经过几周的查看,我发现野兔有个习惯,只要不受到惊吓就会天天来回走老路觅食,雪地上被它们走出一条溜光的小路来。
了解了野兔的习性,下一步就是做兔子套。听朋友讲,做兔子套得用细铁丝,做成一个个比兔子头稍微大一点的套子,拴在兔子经常走的小路的小树上,这叫下死套,调整好铁丝套的高度,大约离地面4、5厘米高。
如果兔子来回走小路上没有树,就砍倒一棵小树,找一段兔子常走的草比较多的兔子道,把小树插在兔子道边固定好,把铁丝套拴在那个小树上,这叫下活套,调整高度用草稍微遮掩一下,兔子脑袋钻进套里就被套牢了。被套牢的兔子一根筋,只会拖着那棵小树往前跑,直到小树卡在其他的树间,再也跑不了了,兔子拼命挣扎结果越套越紧直到失去知觉死去,它都不懂得后退一步就能松套保命。
掌握了要领,激动的我开始按照步骤实践了,先到商店买来细铁丝,做好兔子套来到南山,满怀期待的在兔子常走的每条小路上都拴上2到3个套。可每次遛套时都能看到兔子在套子两边绕过去,就是不上套,让我感到很奇怪。
为了能套到兔子,我向跑山高手王力请教,王力大哥告诉我,新买的细铁丝是银白色,夜晚月光照射到套子上会反光,兔子绝对不会往里钻了,会从两边绕过去,或从上边跳过去,要用火烧褪去细铁丝亮光晚上才不会反光,兔子才会在不知不觉中撞套。下兔子套还要分上半月和下半月,上半月有月光套子要拴稍高些,因为有月光时兔子都是仰头走路速度要快些,下套要用自己拳头做尺子,把拳头立起来,让拴的套子距离地面立起拳头那么高。如果是下半月没有月光,兔子走路会低着头走的慢而小心,下套时要把拳头放倒做尺子,距离地面4、5厘米。
套个兔子学问这么多,我按照王力大哥的方法开始了新一轮的实践,我终于“套”到了兔子,可兔子挣脱铁丝跑掉了。跟着雪地上兔子逃跑的痕迹,我发现烧过的铁丝虽然不亮了也不反光了,可它变软没有钢性不抗拉拽了,断了的铁丝还拴在树根处或卡在树缝间的木棍上。这次没有成功,拴在树上的死套活套都被撞套的兔子拉拽断了。
虽然再次失败,我毫不气馁,坚信把铁丝套褪色这项工作做好就一定能套到兔子。经过反复实验,我发现用桦树皮点着熏黑的铁丝硬度够强。于是,我用这样的铁丝套再次布阵。这次是真的成功了,居然套到了4只大兔子,把我美的一蹦三尺高,用手掐脸感觉到疼 了,这才相信是真的,我用木棍拴好4个肥大的兔子,扛在肩上唱着《打靶归来》,趾高气昂的走进家门,当时我感觉自己就像英雄似的,那个自豪、那个开心啊,用语言无法形容的愉悦。
母亲把4只兔子都收拾了出来,还夸奖了我,让我成就感爆棚,开心了许久。晚饭,母亲拿出2只做红焖兔肉,香喷喷的至今难忘。
套兔子不只是冬天,秋天上山采木耳、蘑菇、榛子时,也可以下套,兔子在无雪的季节也是只走一条道,时间久了就会踩出一条依稀可辨的小路来。兔子大白天出来觅食,看到人也不会快速逃跑,还会蹦蹦跳跳的觅食
。没有准备套子也不要紧,我解下鞋带试着做了个活套,用草棍支好套,悄悄绕到兔子后面,大声喊叫,兔子受到惊吓,什么也不顾了,顺着它常走的兔子道向前逃窜,这样就会撞到鞋带做成的兔子套里。这样,我左手挎着采摘的蘑菇,右手拎着顺手套来的兔子,凯旋而归!
在那个艰苦岁月,我通过套兔子,既解了馋,又改善了家里的生活,更使我明白了任何事物都是有规律的,不能急于求成。大千世界真是奥妙无穷,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懂得更多。